回答数
8
浏览数
746
没有明天2
昨天偶然在山东电视台看到一期情感调解节目,节目主要讲述了一对母子之间的矛盾。我没从头看,只是了解了个大概,儿子控诉母亲太强势,总是干涉他们的小家庭,现在媳妇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母亲则埋怨儿子没主见,啥事不管对错都听媳妇的,却不听她这个当妈的。 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通过主持人和嘉宾一步步地探究与追问,终于揭开了这对母子关系的根源所在。 原来在儿子一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拉扯大,因为是单亲妈妈,母亲不得不变得独立和强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母亲是成功的,她把儿子教育的很好,儿子很懂事也很听话,给她省了不少心。但是她没有考虑到,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母强则子弱,母亲强势的性格势必造就儿子软弱的性格。所以儿子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就听母亲的,和媳妇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就听媳妇的,至于有没有自己的主见则无所谓。 这让我想起以前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时老师讲的内容,老师说,如果你的老公不懂浪漫,不会花言巧语,那么你应该感到高兴和庆幸,因为他对外面的女人同样不懂浪漫,不会花言巧语,反之如果你的老公天天嘴上就像摸了蜜似的,那么你要小心了,因为他对外面的女人也会如此,因为人的性格具有一致性。 如此看来,把孩子教育的太听话了也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如果他们现在很听父母的话,将来也会很听另一半的话,除非他们患有精神分裂症。 这期节目让我不自觉地开始思考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我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是比较强势,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的要求来做事,孩子现在真的被我培养的很乖巧、懂事,一般不会进行反抗,遇到事情时常会来征求我的意见。我曾暗自窃喜过很多次,感觉自己的教育很成功,现在看来,自己高兴的有点早。 我特意百度搜索了一些“如何培养孩子有主见”的教育方法,和大家共勉。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既懂事又有主见。 无戒写作训练营 齐悦梦想社群
人模人样
母亲太强势孩子易受负面影响 “我儿子最近出现忽悲忽喜的奇怪行为,做什么事都没有主见,甚至连自己想吃什么都没有个准主意。是不是得了什么抑郁症?我该怎么办?”周三上午,家住凤城四路的张女士向本报打来求助热线。有关专家就此表示,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抑郁症,需要长期治疗。 专家分析说,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妈妈,自己在工作中做事强硬干练,事业上是很成功的,因此,她们苛求孩子也做到最好,一旦孩子没有做好,就可能就会遭到母亲的责骂,这种“强势”的情绪严重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约束多让孩子失去自我 每天早上6点半,5岁的齐齐已经在唱英文歌;晚上10点钟,乐乐练习的钢琴曲还在不厌其烦地奏响,可生活“充实”的齐齐却整天郁郁寡欢的。“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母亲在家庭中一种急于自我实现价值的表现。”儿童心理专家指出,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母亲的言行,对孩子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起着相当重要和直接的作用。但如何正确地引领孩子健康成长,却是现实生活中很多母亲所欠缺的一种技能。 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了自我实现的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一名优秀的人才,她们常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上,子女成功是她们的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的失败。所以,很多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到其子女身上,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 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的约束中变得没有自我。 过分苛求事与愿违 “现实生活中,妈妈强势的现象很严重,后果也很可怕。”儿童心理专家介绍,可以说,严厉的妈妈都有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痴心,只是因为沉缅在对儿女前程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她才会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然而一味的要求、一味的打击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从根本上说,是在慢慢毁掉孩子的自信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长动力,来自心理上不断做出的自我肯定,过分苛求造成年幼的孩子失去an全感,心理压力会增大,会有被抛弃的恐慌。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意识到自己再不合妈妈的意,妈妈都要抛弃自己时,向上的动力也会消失,这个时候孩子就会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 恋母情结伤害孩子 “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这样强势母亲的家庭里,父亲的角色极少被提起,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入了过多的关爱,孩子意识到生活中只有自己和母亲,因此孩子已经6、7岁了甚至更大还和母亲同床共眠,甚至在一个被子里。”我市著名心理学专家高春鸿表示,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基本上是缺失的,可有可无的。父母虽然都爱孩子,但无意中忽略了父亲的作用,所以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失了一个认同的对象。 事实上母亲强势,受其危害的不只是孩子。因为从实际的交谈中,我们常常发现母亲更离不开孩子,母亲会因为自己精神生活的空虚而将儿子作为“替代配偶”,作为情感的依托的惟一对象,这同样也是强势母亲对孩子带来的心灵上的伤害。 父亲作用别被忽视 “要注意的是这个“强势”的程度,如果是将孩子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方式都强行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我认为这个关系就有些畸形了。”高春鸿坦言,这种决策过程不应忽视父亲的作用,只有双方积极地参与到家庭事务的管理,更多地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夫妻双方共同商量,才可以避免一方的盲目,做出更理智的选择。就孩子上培训班这一事而言,对于子女需不需要上培训班,上什么样的班等决定,都应由家庭成员包括子女共同商议得出。
对方永远只是一部分
很多人都知道,母亲对于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娶一房好太太富三代!但是一个强势的母亲对于家庭来说却是毁灭性的,这是为什么呢?1、妈妈越强势,儿子越懦弱,女儿显霸道强势女人不等于女强人。我们所说的强势,更多指的是性格上而不是事业上。很多女强人工作中是“铁娘子”,回家就变“小娘子”,反倒婚姻很幸福。相反,有些女人事业未必做得很大,但脾气很大,气势很大,特别喜欢在家里说一不二,我们把这种在家里喜欢做“女王”的妻子称之为强势女人。心理咨询发现,一般来讲,当父亲在这个家庭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之后,母亲就会变得日益强悍甚至说一不二。从孩子总会向同性父母一方形成认同这个角度来看,女儿就会向强悍的母亲认同,久而久之,女儿也会变成强悍的女儿,很多家庭中,关系紧张的母女往往就是性格相同的母女,那就是厉害的母亲一定有个厉害的女儿;脾气暴躁的母亲,一定会把脾气暴躁的毛病遗传给自己的女儿,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现象,当女儿反抗母亲的专制时,女儿也在偷偷地继承母亲的这种专制,并会顺理成章地带到她将来跟她女儿的关系中。强势母亲四大悲情特质:①自以为是②颐指气使③指手划脚④吹毛求疵强势母亲四大惯常行为:①必须要听母亲的,凡事母亲说了算。②严密监视小孩的一举一动,对其行踪和行为了如指掌。③小孩的一切活动得向她汇报,必要时行为前还需得到许可。④对小孩的生活盲目指点,横加干涉,无端操纵其公、私生活。强势母亲三大心理溯源:①外强中干,没有安全感,不独立,自我价值需要不断地被外界事物证明。②强烈占有欲,恋女情结,将所有的感情重负压在女儿身上。③从小到大,以自我为中心控制与操纵成为习惯性行为。2、约束让孩子失去自信,孩子情绪不稳定,没有主见,事事都过分依赖父母。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容易抹去孩子的个性很多母亲把培养子女当成自我实现途径,如果能成功地把子女培养成名优秀人才,她们常把自己价值依附于其子女身,子女成功是她们成功,子女失败是她们失败。所以,很妈妈不得不把这种压力转移其子女身,把自己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而孩子则在这种种约束中变得自卑。过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压力增,这个时候孩子就变得疲沓,任何批评都无法触动他,变得底气皆无,碌碌无为。在强悍的母亲面前,女儿选择无条件认同,那儿子呢,则会出现另一种情形,那就是无条件逃避。因为,当母亲总是指责、批评丈夫时,其实是在指责、批评一切男性,儿子作为男性必然会跟他的父亲一样躲在无人的角落。所以当一个性格过于强势的妻子喜欢嘲笑、奚落她懦弱的丈夫之时,她其实也等于把这种嘲笑和奚落同样甩给了她的儿子,所以,强悍的妻子,必有一个懦弱的儿子,她越指责她的丈夫懦弱,她的儿子也就越懦弱。3、强势母亲会让儿子没男子气现在的母亲,有许多是非常能干的。在统御和支配家庭上,往往也是靠母亲的意志和领导。这样的结果,是使父权无法体现自己的领导地位,如果一家想维持相对和谐,对于母亲的意见和建议,父亲只能是“坚决拥护”,否则就是争吵或冷战。于是乎,弱势的父亲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家庭领导地位拱手相让。在这种母系家庭生活的男孩,确实是很不幸的。孩子小时强势的母亲还显现不出问题,等到幼儿期和童年期时,由于父亲的懦弱,且无法阻止母亲对孩子的过度干涉,孩子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一:男孩难于男性化。孩子对男性力量认识较少,会出现“父爱缺乏综合征”,缺乏阳刚之气,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发育较慢,并存在诸如焦虑、自控能力弱等情感障碍,在性格方面也会变得懦弱、胆小、孤僻、自卑等。当未来进入社会后,会出现各种不适状态,无法按自己性别角色规范行事,喜欢找强势的女人结婚,无法成为值得依赖的丈夫。问题二:使孩子不敬重权威。父权丧失的家庭,会导致孩子不仅不能从父亲身上学到尊敬权威、明白等级,而且还会认为男性就是和父亲这样的。同时在功能不完善的家庭中,孩子面对强势的母亲,往往会本能的讨好“强者”,尤其是男孩,他们也会跟着母亲,在不知不觉中反抗父亲,不重视父亲的意见。问题三:使孩子受到过度保护。母亲过于强势,是其安全感不足的表现,会使其成为一个典型的保护者。害怕自己担心的问题会在孩子身上出现,只要是不利于孩子的事情,都想过滤一下,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避免发生。于是,母亲包办所有事情,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都要求孩子跟着她走,最终孩子就会什么都不会,完全依赖母亲,更加印证了母亲的想法。问题四:给孩子过多的压力。强势母亲往往是能力出众和是完美主义者,会把培养孩子当成自我实现的方法,苛求孩子做到最好。于是在无形中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也把自己的价值依附于孩子身上。不能否认,这些强势母亲付出很多,但恰恰是这些“付出”,使孩子感到压力,容易造成孩子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成年后造成孩子心理上的自卑。问题五:让孩子难于独立。强势母亲不仅丈夫面前强势,也在孩子面前强势,不容许孩子说“不”。长期处于母亲的强势控制下,自然忽略孩子的特性和感受,孩子在生活中独立做决定的机会不多,一切都由强势母亲教导、指挥、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放弃自己的承担,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和面对生活的能力,形成对母亲无条件的服从和依赖。问题六:孩子学会消极抵抗。强势母亲使孩子失去自我,感觉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母亲,内心无法产生做事的动力。孩子在强权压力下,知道抗争是无用的,虽然内心在说“不要”,但也只能表示表面上的顺从,这也是孩子感觉只有靠消极抵制才能有自主权。于是,孩子面对自己不能掌控和不愿意做的事情,往往采取消极态度,磨洋工就出现了。问题七:孩子难于学会社会交往。父母是孩子最早认识的同性和异性,和他们的友好相处,能让孩子习得长大后与同性异性朋友相处的方法,这决定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在强势母亲的管理下,这种社会性的交往变形,使孩子害怕遇到否定和拒绝,习惯于隐藏自己的内心感受。这种防御模式,使其有被社会孤立的倾向,难于融入社会。问题八:强势母亲会导致“恋母情结”出现。强势母亲由于投入的爱越多,期待的收获也就越大,母子联结也越深,甚至还会把儿子当作“替代配偶”,作为情感依托的唯一对象。最后有可能渴望占有儿子,以至于渴望分享儿子所拥有的一切。这样使孩子难于摆脱母亲影响,获得真正的自我。这在成年后,使男孩难于认同其他的女孩,更加依赖于自己的母亲。
我本薄情之人却恋你成痴
其实你的自卑和没有主见都源于你的不自信,我能够明白你的心情,因为我小时候我的家人也是这样,所以根本就没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使是自己喜欢也要听家人的意见,我现在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拿主意,自己已经是成年人了,明白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好,能够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任
预留在我身边的美e
改变自己,既然你都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应该努力去改变,自卑是自己造成的,害怕交流害怕拒绝,你都没有试过就知道人家会拒绝你?敢于尝试,可以做一些以前自己不敢做得事情,比如和不认识的人说话,给爸妈做早餐,自己一个人去远行,学习打篮球,学习踢足球,让自己忙起来,不要害怕,因为生活就是自己活出来的
也许多年以后
你好朋友,父母过于强势,那么两个人会真尖对麦芒,相处不融洽,吵闹会影响家庭和睦,如果有孩子,会潜意识影响到孩子的性格,争强好胜心理!也可能会成为一个懦弱性格孩子!强势的父母培养不出一个优秀孩子的!个人见解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