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无限好
我的愿望很简单,如果天人永隔,我希望亲人朋友们能记住我最喜欢的东西,能在我的忌日那天重温我们一起美好欢乐时所做的一切事情。吼吼。
清明节中国人都有扫墓祭祀的习惯,对过世的亲人缅怀的节日,并记住和发扬孝顺和懂礼家族传统。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世世代代都恪守着祖先的教训,并默默传承着祖先的遗愿。
对于家族有威望的祖先,后代们无不继承和发扬着祖训,虽然已过世,却依然起到了团结家族的作用。
而对于普通的人,或者一生平平淡淡的人,只是希望亲友们依然记得自己,不要轻易忘记自己。因为这是唯一能把在天堂的人和凡间的人联系起来的东西,爱可以穿越时空。
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小男孩米格尔的曾曾祖母被热爱音乐的丈夫抛弃,从此创立鞋匠家族,执行禁止家人玩音乐的铁腕政策。这导致米格尔的曾曾祖父由于被人遗忘,而即将在骷髅世界消失,也就是终极死亡。
毫无疑问,原来每一个人都是害怕被世人遗忘的。如果能通过支持我们的爱好来纪念和尊重我们,那么即使是死亡,也不会令人太过于害怕。
所以只要是能纪念和尊重我们的行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很好的纪念行为。
五分熟
这个话题有点沉重。
如果在天堂(假如我能上天堂的话),我希望我的儿女们能在闲暇的时候,想起妈妈的,都是温暖和幸福,就足够了。
如果他们不记得我,自己生活的很好,那我也非常知足。
我爷爷活着的时候,常给我们说:人死如灯灭。人一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生前的一切,和你的呼吸、肉体、灵魂一起,烟消云散了。
如果我的后代非要采用一种祭奠方式,我希望会有一棵树,最好是会开花,会结果的那种树,最好是梨树吧,因为我喜欢梨花。
清明的时候来看看我,浇浇水,松松土,纸就不要烧了,我怕烟。
然后,我远远的,看着我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在树下玩耍,放风筝,打球,追逐嬉闹。
中午的时候,他们玩累了,摊开桌布,铺上各种各样的美食,在树下进行一个冷餐会。
他们馋嘴的妈妈如果还会吃东西,也会来吃一口,不过可别吓着了孩子们。
离开的时候,请折一支梨花带回家,
风吹过,花瓣如雨,那是妈妈对他们的思念。
秋天的时候,天高云淡,他们像春天一样来玩耍,再摘一些梨子回家,那是妈妈对他们的馈赠。
要求就这么多。
不过是不是不好实现啊?这么大的城市,想要有一个可以种梨树的地方,可不容易找呢。
一手遮天双手遮逼
我女儿现在经常问我,妈妈人死后会怎样啊,我总是悄悄的告诉女儿,我说人死了就会变成一颗星星,在天上祝福宝宝快乐成长。
所以在天堂,我希望自己能够像周恩来总理一样,将自己的骨灰洒在海洋中,任长江的水漂流。
人的一生本就是随风飘零的一生。这种飘零不是冷清,而是生命的本质,我们总有天都需要面对自己死去的事实,在这短暂一生中,随风飘零其实代表着一种随遇而安的境地。
我不太喜欢被后人放在祠堂供认,我希望就是自由,所以我选择有天把骨灰洒向大海就是希望自由自在与天地为一体。
我希望让后人记住的是,不要沉湎于亲人的悲伤中,希望亲人们有时六亲不认到时件好事,悲伤过一会就好,不要过于悲伤,把它当成心病,而是依然乐观勇敢的过好自己的生活,这就是对我最好的告慰。
我希望我的后人也拥有一种洒脱的精神去面对生活,更重要是去将自己人生过好,做好每个选择,每天不后悔就是最好的状态。
我是唐若,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力成长训练营开创者,愿和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敷衍的爱
张立中 教授著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核心技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创新能力测评首席专家。曾任国家物资部科教司司长、北京物资学院院长、中国物资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党委书记。长期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在省市以上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正式出版教材和专著20余部。 王忠国 特聘教授毕业于东北师大政文系 1960年工作于东北师大、1966年任吉林省梨树师范教务处主任、1980年任吉林省梨树师范教务处处长、1996年任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学院处长。曾在吉林省教育出版社向全国发行毛笔字贴《行书兰亭序》《古今劝学诗贴》等。现任吉林省硬笔书法协会教授!刘增沛 特聘教授中共党员、副教授、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教育行政管理专业,多年从事学校管理工作,曾任团委书记、教务主任、校长、党委书记等职务,具有丰富的高校学生管理经验。曾获河北省“新长征突击手”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市级先进工作者,荣获北京市“优秀辅导员”称号,曾在省市及大学学报发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民办高校班主任管理艺术》等多篇论文。金明姬 特聘教授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硕士毕业,曾赴美国纽约大学学习深造, 2003年4月被评为“延边青年”封面之星;2006年8月在“吉林省艺术系列大赛”中被吉林省文化厅评为“优秀辅导教师”;2006年至2009年受聘于延边艺术剧团任钢琴、视唱及音乐理论教师;2008年1月在第三届“艺彩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盛典暨吉林省声乐、器乐、舞蹈大赛中获钢琴专业“最佳指导教师奖”;2009年8月在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中获“优秀辅导教师奖”;现任职我院专职教师,负责音乐、钢琴教学工作。赵建华 特聘教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系,从事教育工作20多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1987年批准加入“河北省油画水粉画研究会”1999年任北京城市建设雕塑艺术工艺师、2003年任北京军华工艺工艺师兼总经理。现任我院专职教师,负责绘画、手工等课程教学工作。李秋菊 特聘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咨询师,任教心理学课程多年,教学经验丰富,特别对学前心理学教学研究有独到见解。现担任我院学前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丛艳坤 特聘教授丛艳坤 国际儿童教育学院 特聘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管理学博士,中国国际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协会会长,幼儿教育专家。主要从事学前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有十几年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亲子教学、感觉统合教学、蒙氏教学方面都有较深入的研究 阎晓霞知名幼教专家,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员,昌平区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教师。1980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已经30年,担任园长22年。编辑出版了《给家长的100个建议》《妈妈讲故事、宝宝编结尾》合编《没有孩子不听话》等书;担任某公司《幼儿园环境建设报》主编。研究过儿童家庭教育和亲子教育,多次为家长讲课;致力于儿童图画书阅读和0——3岁早期教育研究。赵百灵 特聘教授幼儿教育专家、高级营养师、保健医师。毕业于吉林师范学院。曾任吉林市百灵幼儿园园长、北京明德学校执行校长、北京蓝天幼儿园园长等职。一直从事幼教工作18年之久,做园长工作15年,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赵凤瑜 特聘教授学前教育研究生毕业,中国国际儿童早期教育研究协会理事,神州智慧星教育集团教研部经理。从事早教行业4年,在亲子教学、右脑开发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李琳 特聘教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中国民办教育学会学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学会会员,曾担任红缨艺术幼儿园园长,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至今有十多年时间,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孟威威 特聘教授学前教育研究生毕业,高级育婴师、高级培训讲师,特色音乐教育资格教师、北京师范大学认证亲子教师,曾多次在全国各地园所进行培训与指导,现任多家早期教机构的指导专家及园外督导,有着丰富的理论及实践经验,也是0—3岁婴幼儿入户指导专家,参与《主题亲子课程》、《M-box音乐课程》、《0—3岁入户指导课程》、《特色创意DIY》、《语言思维拓展课程》等教案的编排与修订,被多家幼儿园使用。赵丹丹 特聘教授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学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一级讲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共党员。担任钢琴 合唱指挥 音乐欣赏 歌曲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多次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音乐学会等举办的学术交流,发表论文多篇。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