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小孩心理咨询师是谁的

厌孤独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5797

首页> 心理咨询师> 坏小孩心理咨询师是谁的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辰离

已采纳

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乖孩子,但还是有些孩子会变成妈妈眼中的坏孩子,为什么她们会变成坏孩子呢? 控制欲望太强的父母会逼女儿走向叛逆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每个人都渴望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不断自我选择的过程就是成为自己的过程,也即自我实现的过程,这是我们最重要的生命欲求之一。 但是,太多的父母有太强的控制欲望,他们不尊重孩子的这种生命欲求,他们不顾一切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头上,强迫孩子按照他们的意志生活。 然而,不管父母的控制欲望多么强烈,控制能力多么强大,孩子的这种生命欲求不会消失,它会以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父母强迫让孩子“学好”,而孩子偏偏要“学坏”。站在父母的角度看,这叫“逆反”或“叛逆”。但站在孩子的角度看,这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孩子这样做,不是因为“学坏”对他多么有吸引力,而只是为了与父母强加在自己身上的外来意志抗衡,而只是为了表明:我,还是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的。 苦恼:我有个“坏”女儿 “你能告诉我吗?我的女儿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在广州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48岁的梁姨半是伤心半是生气地问咨询师舒幼娥。问完以后,她狠狠地盯了女儿阿静一眼,脸上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阿静是被妈妈硬拉着来看心理医生的。她19岁了,但看上去不过15岁的样子,个子小小的,说起话细声细气,好像生怕惊吓着谁似的。光从相貌上看,她的确人如其名,非常文静。但在妈妈的口中,她却是一个“坏透了”的坏女孩。 梁姨说,阿静笨、内向,从小就成绩不好,“这些都算了,智力和性格这些事勉强不了,虽然我很着急也很在乎,但也没办法。” 梁姨说,真让她生气的是,看似文静的女儿从小到大不断出事。上小学时,常被同学钱,或者做丑事,譬如一些男孩怂恿她偷自行车,然后卖钱大家分,阿静想都没想就去做了,结果被抓住。 “这样的丑事发生了不知道多少次,”梁姨说,“每次发生后我会狠狠地教训她,还一次次叮嘱她,不要和那些阿飞混在一起,但她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一直和阿飞们混在一起,甘愿被他们当枪使。” 不仅如此,阿静从初中起就开始谈恋爱,曾经的几个男友都是小混混一样的角色。和许多妈妈一样,梁姨反对女儿这么小就谈恋爱,更反对女儿和这样的男孩谈恋爱。但阿静为了和男友在一起,经常对妈妈撒谎,还有几次离家出走。热文推荐:女性特有的六大性焦虑婚姻中最伤感情五件事如何防止孩子互相攀比男人狐媚女人并不喜欢酸枣仁粥可改善失眠抑郁四大因素加重抑郁症宝宝入托前的心理准备女性床上的五个性愿望常微笑也会得抑郁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九个不如何减少精神刺激伤害郭美美炫富的心理原因更多心理相关文章>>>>心理常识 女儿闹堕胎,妈妈闹自杀 看到无法阻止女儿谈恋爱,梁姨把对女儿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点:不要和男孩发生性关系。 但是,“我越担心什么,她好像就越要做什么,”梁姨无比恼火地透露,阿静16岁的时候就和第一个男友有了性关系。 更要命的是,阿静似乎没有一点自我保护的意识,她很快就怀孕了,随后只好堕胎。从开始谈恋爱到现在的3年时间里,阿静曾两次堕胎。但现在,她又怀孕了。 “她为什么就不爱惜自己?不爱惜自己的身体?难道堕胎就不疼吗?她究竟是怎么想的?”梁姨连珠炮似的问道。 不过,梁姨自己也不爱惜自己身体。女儿第一次怀孕后,她为了不让女儿谈恋爱,曾用水果刀戳伤过自己的腿,撞过车,还威胁女儿说,如果还谈恋爱,妈妈就跳楼死给你看。最后,她还和女儿签了一份协议书,内容是让女儿答应数年内不谈恋爱。阿静一开始不答应,但妈妈再次以死相逼,她就只好答应了。“只要她不和那些坏男孩在一起,让我做什么都可以。”梁姨说。 梁姨的这些极端手法一开始发挥了作用,阿静被妈妈的自残吓住了,曾发誓再也不和男友在一起。但过了没多久,她忍不住又开始谈恋爱,而且男友尽管换了,但仍是小混混一样的角色。最新的一个男友相对而言是最争气的,但也是没有固定工作。 “我怎么摊上了这样一个女儿?我的脸被她丢尽了!”个性好强、经营着一个餐馆的梁姨说,“我要她不做什么,她就非做什么。我抓住一切机会说,你要做一个好女孩,但她只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却一直做坏女孩。” 在梁姨讲完了对女儿的看法后,舒幼娥请梁姨离开咨询室,因为作为心理医生,她需要和阿静进行一对一的谈话。 “我还告诉梁姨,我和阿静的谈话,如果没有阿静的许可,我不能告诉她任何谈话的内容。”舒幼娥说,“听到我这么说,梁姨愣了一下,但还是表示尊重这个规定。” 等梁姨走出咨询室后,舒幼娥问阿静:“堕胎的时候,很伤身体的吧?”阿静回答说:“是。” “那为什么不好好保护自己呢?”舒幼娥问。 “没想过(要保护自己),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阿静好似懵懵懂懂地回答说。 听到阿静这样回答,舒幼娥回忆说,她一方面隐隐有些心疼,另一方面也隐隐有了和梁姨一样的恨铁不成钢的感受。不过,她立即明白,阿静这可能是被动的攻击,妈妈太强势了,阿静无法从意识上主动地对妈妈表达不满,就只好从潜意识上被动地对妈妈表达不满。只不过,阿静是用伤害自己身体的方式。 这是明显的自虐。但所谓的自虐,可以看成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之间的相互虐待。阿静这样做,隐含着这样的逻辑:妈妈说,我的身体是她给的,她对我的身体有控制权,而我对我的身体没有控制权,那么,我没必要保护我的身体。热文推荐:女性特有的六大性焦虑婚姻中最伤感情五件事如何防止孩子互相攀比男人狐媚女人并不喜欢酸枣仁粥可改善失眠抑郁四大因素加重抑郁症宝宝入托前的心理准备女性床上的五个性愿望常微笑也会得抑郁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九个不如何减少精神刺激伤害郭美美炫富的心理原因更多心理相关文章>>>>心理常识 反感:家只是一个城堡 舒幼娥让阿静描绘下自己和妈妈的关系。阿静回答说:“我没一点优点,什么都不好。”至于“一切都为了女儿”的妈妈,她的评价是:“她太粗暴了,只想让我听她的,我不听,就不高兴。” 还有爸爸,阿静说,爸爸没主见,什么事都站在妈妈的立场上,“爸爸不是没想法,但他怕麻烦,怕妈妈发脾气,所以什么都顺着妈妈”。 妈妈控制欲望太强,让阿静很反感,爸爸这么没主见,又让阿静很失望。于是,阿静一直希望到家以外去寻找温暖。那些男友,尽管在外人看来很糟糕,但在阿静看来,却是她情感的唯一依靠,“家,不过是冰冷的城堡,只想死死地关住我,只有和男友在一起,我才会感受到温暖和快乐”。 舒幼娥理解,这是阿静自己的感受,她是说,相对于家而言,她觉得那样的男友给她的温暖已经很多了。但从旁观的角度看,阿静和男友的关系谈不上多温暖。 譬如,她最新的男友,经常打阿静,阿静还怀疑他有其他性伙伴,他们两人经常吵架,如果吵得厉害,阿静会哭着离开他。不过,没多久,她就又会回去找他。他们吵过很多次,阿静也跑过很多次,男友没有找过她一次,每次都是阿静自己回去找男友的。 并且,就像梁姨所说,“她(阿静)找的那些男孩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坏胚子。”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男孩为什么对阿静这么有吸引力? 她的男友们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坏男孩 恋爱时,有人喜欢找与自己相似的恋人,有人喜欢找与自己相异的恋人。找与自己相似的,还是找相异的恋人,这取决于我们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一致程度。 研究表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比较高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似的恋人,而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较低的人,喜欢找与自己相异的恋人。可以说,我们找恋人,都是在找自己的理想自我。 不过,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程度较低的人,很容易会感觉到,实现自己的理想自我太困难了。那么,找一个与自己的理想自我相符合的人,与自己整日厮守,甚至从身体到心灵上都融为一体,就好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我一样。 也因此,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差异较大的人,很容易产生迷恋。然而,他们迷恋的不是真实的恋人,而是自己投射到恋人身上的“理想自我”这个幻象。除非他们自己的心灵成长了,自己缩小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否则,他们还会接二连三地陷入一个又一个迷恋式的恋爱,而且选择的恋人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热文推荐:女性特有的六大性焦虑婚姻中最伤感情五件事如何防止孩子互相攀比男人狐媚女人并不喜欢酸枣仁粥可改善失眠抑郁四大因素加重抑郁症宝宝入托前的心理准备女性床上的五个性愿望常微笑也会得抑郁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九个不如何减少精神刺激伤害郭美美炫富的心理原因更多心理相关文章>>>>心理常识 没有学会用爱和信任建立关系 她们很容易用身体讨好男友 这也是阿静一次次选择和那些“坏男孩”谈恋爱的心理奥秘。 就是说,“坏男孩”的“坏”其实恰恰是阿静自己的理想自我的一部分,她的现实自我中缺乏那些“坏”的成分,于是她渴望和那些“坏男孩”建立密切的关系,仿佛那样一来,她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自我似的。 梁姨自己也承认,她的女儿本质不坏,她是因为老和那些小混混男孩在一起才变“坏”的。譬如,阿静不是主动偷自行车,而是去偷;阿静不是主动怀孕,而是因为答应了男友的性要求才怀孕,阿静也说,她并不享受性生活,她只是在满足男友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梁姨不惜以死相逼,目的就是切断女儿与这些坏小子们的联系。她认为,只要做到了这一点,阿静就还是她心目中那个听话、文静、乖巧的女儿,尽管有点笨有点不懂事。 这是一种想当然的逻辑,梁姨可能根本没有想到,“变坏”是阿静自己内心的需要。 也即,阿静内心深处渴望“变坏”,渴望通过这种方式摆脱妈妈的控制,但妈妈太强势了,她自己做不到这一点,所以,她才和那些“坏男孩”谈恋爱,拥有他们,就好像是拥有自己渴望的人格特点了。 她渴望像“坏男孩”一样自由 但妈妈坚决拒绝给女儿任何自由 那些“坏男孩”拥有什么样的人格特点?阿静自己对舒幼娥总结说,“我行我素,有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信什么权威,对父母也从不会言听计从。” 并且,这些男孩,也多和阿静一样,曾有过控制欲望特别强的父母,他们也曾特别听话过,后来才变得叛逆起来。 “我渴望像他们一样,脱离妈妈对我的控制,但我做不到,因为妈妈太厉害了,我知道妈妈寻死是为了控制我,但我总不能看着她死。”阿静说。 “渴望像他们一样”,那也就是说,阿静的理想自我中有“我行我素,有个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信什么权威”等人格特点,但她的现实自我中没有这些。于是,有这些人格特点的男孩,对阿静就有了特殊的吸引力,导致她一次又一次主动投入这些男孩的怀抱。虽然妈妈以死相逼,虽然她自己也是屡屡受伤,但她就是痴迷不改。 真要她不再痴迷这些“坏男孩”,最好的办法就是,梁姨主动放弃对女儿的控制,起码不再用那些极端的方式控制女儿,允许女儿“我行我素”。如果女儿真做到这一点了,她的自我就会出现成长,她就会出现新的、更健康、更和谐的理想人格,那时她就会懂得保护自己、珍惜自己,而那些“坏男孩”也就对她失去了吸引力。 但这一点看来是没有希望的,舒幼娥曾问梁姨:“有没有考虑过,给女儿一点自由?” “不可能,她这么不争气!”梁姨斩钉截铁地回答说,“我只有用寻死的方法才能控制住她。” 说这句话时,舒幼娥看到,梁姨的脸上有一种得意的神情。 舒幼娥说,除了控制欲望太强外,梁姨还有一个固执的逻辑:我绝对是为了女儿好,我一定是对的,错的都是她。当舒幼娥建议梁姨改变一下她对待女儿的方式时,这个要强的妈妈像受了很大刺激一样地反驳道:“改变我教养女儿的方式?为什么?你要搞清楚,是我女儿有问题,不是我!我带她到你这儿来,是要你纠正她的问题!” 舒幼娥感觉,梁姨除了希望心理医生帮她按照她的设想来改造女儿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帮助她了解女儿是怎么想的。 “阿静拒绝和妈妈沟通,拒绝告诉妈妈她的真实想法,梁姨已感到,她无法把握女儿的心理动向了,于是希望心理医生能告诉她,女儿是怎么想的。知道了女儿的真实想法,她才好更完美地控制女儿。”舒幼娥说,“这是很多人催家人来看心理医生的重要原因。”热文推荐:女性特有的六大性焦虑婚姻中最伤感情五件事如何防止孩子互相攀比男人狐媚女人并不喜欢酸枣仁粥可改善失眠抑郁四大因素加重抑郁症宝宝入托前的心理准备女性床上的五个性愿望常微笑也会得抑郁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九个不如何减少精神刺激伤害郭美美炫富的心理原因更多心理相关文章>>>>心理常识 分析:恋人=理想自我 阿静的例子并不孤立,舒幼娥强调说,最近她频频接到类似案例,“这些案例表明,控制欲望太强的父母,很容易养出‘坏女孩’来。要么是女孩自己变成所谓的坏女孩,要么是本来一直听话得不得了的女孩,忽然就跟‘坏男孩’谈起恋爱,而且爱得昏天昏地,谁都阻止不了。” 并且,这些女孩有一个共同特点:很容易和男孩发生性关系。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逆反。几乎无一例外,控制欲望特别强的父母,都尤其担心,甚至最担心女儿过早有性的关系。而这些女孩,尽管表面上一直很服从父母的意志,但实际上,因为父母强烈的控制欲望严重压制她们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她们内心深处都有着强烈的叛逆心理。那么,一旦真开始叛逆,她们就很容易去做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好像只有那样做,才意味着真正开始做自己。 第二,自卑。生命是一个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做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我们相应地就越自信。所谓的自信,其实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真正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就源自不断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但是,如果父母的控制欲望太强,孩子就会被迫按照父母的意志来生活。结果,孩子就没有机会通过自我选择的过程认识自己,并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价值感。由此,这个孩子会深深地缺乏自信。不管他表面上看上去多么出色,他仍然是没有自信的。因为,这种出色属于父母的意志,而不属于他自己。 这是一种致命的自卑,这种自卑,会让一个人觉得自己空空如也,好像什么都没有。 于是,当这样的一个女孩谈恋爱时,一旦与男友发生争执,一旦男友开始疏远她,她就会惊惶失措,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不知道能怎样挽留他。 这时,她会容易拿出自己看上去最有价值、而男友看上去也最在乎的,那就是她的身体。 舒幼娥说,阿静16岁第一次与男友发生关系时,就是这种情形。当时,两人吵了架,阿静想回到那个男孩身边,但她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可爱,想不出能用什么来吸引男友,最后想到了她的身体。于是,她回去对男友说:“我做你的老婆好吗?” 这是这些女孩的通病,因为父母压制了她们的独立空间,她们没有机会去充实自己的内心,也经常没有机会去学习用信任、温暖和爱的方式来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当渴望接近异性时,她们会发觉,自己除了身体,好像什么都没有,于是容易在性上变得很轻率。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马斯洛说,自我实现是我们的最高需要。同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的罗杰斯则说,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特梭利则说,我们一出生就有一个精神胚胎,我们从小就会在这个精神胚胎的指引下,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著名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则说,父母只是给了孩子身体,他们不应该以孩子的精神父母自居。 但是,太多的父母以为,他们是孩子的精神父母。于是,他们完全无视孩子自己的独立人格,而强迫孩子接受他们的设计。于是,孩子成为自己的生命冲动就被严重压制了。 这最终会导致两个结果。要么,孩子终其一生都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终其一生都习惯听话,小时候听父母的话,长大了听其他权威的话。要么,孩子会成为一个特别叛逆的人,父母让他向东,他偏要向西。热文推荐:女性特有的六大性焦虑婚姻中最伤感情五件事如何防止孩子互相攀比男人狐媚女人并不喜欢酸枣仁粥可改善失眠抑郁四大因素加重抑郁症宝宝入托前的心理准备女性床上的五个性愿望常微笑也会得抑郁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九个不如何减少精神刺激伤害郭美美炫富的心理原因更多心理相关文章>>>>心理常识

37评论

有病要去治那心痛怎么办

咨询心理学知识

咨询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下面我为你整理了咨询心理学知识,希望能帮到你!

第六章 咨询心理学知识

第一节 概述

1、 简述韦特默对临床心理学的贡献。

韦特默不但在19世纪末研究提出了“临床心理学”概念,而且以临床心理学家的立场,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 大量工作。1907年研究创办了专业刊物。由于他当时肩负着废止童工的社会职责,所以提出了就业前必须经过心理测量的建议。这为后来咨询心理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和开辟了阵地。

2、 APA咨询心理学分会“定义委员会”所规定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一、通过关心人的动机、情绪的调节,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发展;第二,通过发展人们必要的能力、动机,帮助个人与环境协调;第三、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充分考虑所有成员的发展,加深社会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3、 简述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定义。

心理咨询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4、 简述威尔森关于心理咨询的操作性定义。

A、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受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的B提供援助的过程,这里的A就是咨询师,B就是求助者。

5、 简述咨询师应该持有的正确观点与态度。

心理咨询师能否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咨询师能否持有正确的观点和态度。正确的观点与态度是心理咨询的关键。

一、唯物主义观点 咨询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在咨询工作中,必须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一切迷信、巫术。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所谓普遍联系的观点,是一种整体观念。

1、 心身一体的观点。心理和生理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2、 心理、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观点

3、 整体性观点。

三、限制性观点

心理咨询是有某些限定的职业活动。在咨询中规定的各种限制,是保证咨询成功的必要条件。

1、咨询师的职责限制。咨询师的职业责任不是无限的

心理咨询师的职责,受心理咨询任务的限制。心理咨询的任务只是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件。也就是说,不介入、不帮助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比如,可以解决离婚后的心理问题,但不能介入和解决求助者的再婚问题,因为那是“婚姻介绍所”的任务。

2、时间上的限制。心理咨询必须遵守一定的时间限制。咨询时间一般定为每次50分钟左右较好(初次咨询可以适当延长),两次咨询之间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周。

每次咨询时间予以限定,有助于将问题集中处理。一个时段讨论一个问题(或一类问题),可以帮助求助者更加深刻地考虑问题。两次咨询之间留有间隔,可使求助者有机会充分体验咨询的感受,并在生活实践中,落实咨询中获得的新理念。

每次咨询时间予以限定,也不是绝对的。根据求助者心理特点,年龄大小和问题的性质,可以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咨询次数或间隔时间。

咨询关系也是有限制的。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不能再以“朋友”关系往来。

3、感情限制。咨询师和求助者心理的沟通和接近,是咨询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但这种接近是有限度的。彼此的沟通必须限制在工作范围内,感情因素必须严格控制,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关心,只能限制在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方面。除此而外,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涉及及其他问题。

心理咨询禁止咨询师与求助者在咨询室之外进行任何咨询活动。

情感限制另外一种含义,是咨询师不能将个人的情绪带入咨询过程。

4、咨询目标限制。心理咨询目标的确定,必须根据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性质、咨询的复杂程度、咨询师个人实际能力来决定,它不是任意的。

(一)、心理咨询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

(二)、在心理咨询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后结束咨询时,到底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说明程度,这也是有限制的。换句话说,对咨询效果的预期,不能过分保守,也不能冒进。

四、历史、逻辑、现实相统一的发展观

1、咨询师在心理咨询工作一开始,刚刚面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原因;若有个人史根源,这种个人史根源与现实的症状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2、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求助者。因为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其本身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情绪、情感、思想方法、对问题起因的看法、对事件后果的预期、待人接物的行为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总是发生变化。如果咨询师在求助者的演变中,善用发展眼光做动态考察,就可以用非常自然的引导方法,使求助者渐渐脱离心理问题,而向好的方向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始终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人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是变化来的,同样也是在变化中渐渐消除。这是在心理咨询中确立发展观点的事实依据。

五、中立性态度

在心理咨询的全部过程中,咨询师对咨询中涉及的各类事件均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只有这样,咨询师才能对求助者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理解 ,并有可能地提出适宜的处理办法。

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要注意,既然是中立态度,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方面,咨询师既不能固执己见,又不能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观点。

6、 咨询中保持中立性态度的意义是什么?

咨询师的中立性态度可以增强求助者对自己的信任感,便于建立正常的咨询关系。要注意,既然是中立态度,在情绪、情感以及观点方面,咨询师既不能固执己见,又不能随意迎合求助者的情感观点。

第二节 历史上的几种理论观点

1、 简述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主要观点的内容。

关于心理结构、关于人格结构、关于心理动力、关于心理发展、关于适应问题。

2、 简述精神分析的结构观点对人格结构的划分。

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3、 简述钟友彬认知领悟疗法的主要内容。

认知领悟疗法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认识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诱导求助者认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不合理,最后通过领悟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不合理,达到自觉矫治的目标。

4、 简述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

行为治疗的主要方法有系统脱敏法、模仿学习、自我管理技术、角色扮演、自信心训练、厌恶疗法、强化法、认知-行为疗法等

5、 简述行为治疗技术的特点。

行为治疗是使用试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为此,在治疗中,其目标只能是不良地位本身,不应假设也不能探索在这些不良行为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的东西。但是,对行为的直接治疗,并不拒绝承认求助者的内在认知和情感活动。

6、 简述认知心理学观点与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的不同之处。

认知心理学观点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观点不同,后者认为外部刺激进入大脑以后的内部加工过程是不重要的,是不可探索的“黑箱”;而认知心理学则认为,恰恰是“黑箱”中的信息加工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7、 简述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咨询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观点。

存在-人本主义实质是求助者和咨询师之间,以存在-人本主义的人生哲学为准绳,围绕着求助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平等、自由地”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求助者接受人本主义哲学理念。创立这种哲学的人坚信,只要相信了这种人生哲学,就能解脱自身的一切苦闷,无限的“潜能”便可迸发出来 ,推动求助者直逼“自我实现”的顶巅,获得“自我高峰体验”。

8、 简述人性心理学关于咨询和治疗的基本原则。

人性心理学认为,各种性质和严重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就其内在原因来说,是人性的某种属性出现了问题,或者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失去了平衡。这种失衡,导致了不同性质的人性偏离、扭曲和异化。

咨询、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人性中的各类失衡状态,使它们重新恢复相对平衡的状态。

第三节 心理咨询的对象、任务、分类和一般程序

1、 简述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

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可分为三类:1、精神正常,但遇到了与心理有关的现实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2、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请求帮助的人群;3、特殊对象,即临床治愈的精神病患者。

2、 简述心理咨询如何帮助求助者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

受不合理行为模式困扰的求助者,若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必须在心理咨询师的协助下,建立一种新的、合理的行为模式。只有按这种合理的 行为模式生活,他的行动才可以变成“新的有效行为”。所谓“新”,是过去从未尝试过,所谓有效,是说这种行为可以满足他自身发展的需要。

解除心理问题的要害,不在于求助者能否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欲望,而在于求助者能否将合理的思想和欲望付诸行动。

3、 述心理咨询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类:

1、发展心理咨询 在个人成长的各个阶段上,都有可能产生困惑和障碍。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为选择适合的职业,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突破个人弱点,等等,所要进行的就是发展心理咨询。

2、健康心理咨询 当一个精神正常的人,因各类刺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抑郁等情绪问题,或者因各种挫折引起的行为问题时,也就是说,发现自己的心理健康遭到破坏时,这时进行的心理咨询就是健康心理咨询。

二、按咨询的规模,有个体咨询和团体咨询

1、个体咨询 个体咨询的形式,是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一对一的咨询关系。咨询活动与求助者所处的那个社会、集体及家庭无直接关系。在内容上,着重帮助求助者解决个人的心理问题。

2、团体咨询 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中,向求助者们提供心理帮助和指导。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进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交往、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模式,以促进个人的、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

三、按咨询时程

1、短程咨询 在相对短的时间内(1-3周以内),完成咨询。资料收集和分析集中在心理问题的关键点上,就事论事地解决求助者的一般心理问题。追求近期疗效、对中、远期疗效不做严格规定。做好这类咨询,要求咨询师的思维要敏捷、果断,语言要准确、明快、有较长期的临床经验。

2、中程心理咨询 在1-3个月内完成咨询。可涉及到严重的心理问题,要求有完整的咨询计划,咨询预后,追求中期以上疗效。

3、长期心理咨询 在遇到严重心理问题或者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时,可采用长期心理咨询,一般用时在3个月以上,应使用标准化咨询方法――心理治疗,要求制定详细咨询计划,追求中期以上疗效,并要求疗效巩固措施。对资历较浅的心理咨询师,除要求有详细咨询计划外,还要求写除案例分析报告。

四、按咨询形式

1、 门诊心理咨询

2、 电话心理咨询

3、 互联网心理咨询

4、 简述心理咨询中鉴别诊断的主要内容。

1、症状定性――按症状的表现确定其性质。

2、症状区分――将已经定性的症状和在现象上与其相近、性质相类似的其他症状做细致的区分,并做出明确判断。

3、明确鉴别诊断的关键症状和特征。

4、按现行的症状诊断标准,进行鉴别诊断。

5、 简述咨询方案的制定应包括的`内容。

咨询方案是心理咨询实施的完整计划,它是心理咨询进入实施阶段必备的文件。必须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求助者的概况(人口学资料、主诉、亲属介绍、临床观察等);

2、诊断和鉴别诊断;

3、与求助者协商制定咨询协议;

4、 确定使用的咨询、治疗方法;

5、 确定咨询的步骤和阶段;

6、 确定阶段性咨询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

7、 确定最终预期目标及评估方法;

8、 确定预后;

9、 确定咨询意外和失败的对策及措施;

10、 确定本方案允许意外修改的可能范围。

第四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咨询

1、3岁以前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是什么?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大威胁,莫过于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因为这个年龄阶段上,个体保存的本能是第一本能。这时候遭受惊吓,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2、简述少年期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

少年期产生行为和心理障碍的原因,除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入学以后成人的错误对待,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不恰当的对待,将给少年个性造成不良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伴随他们一生

3、简述造成青年心理问题的原因。

要变成了精神压力而不是变成心理压力。社会需要是变成压力还是变成动力的问题,是所有青年的共同问题,也是容易造成心理问题的关键。

4、简述中年人心理问题的特点。

面对社会、家庭和自我的种种压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有些人或是因为青年时期个性发展不甚完整,或是因为能力不足,抑或是认知水平的局限等等,各种需求对他们来说,以及是超负荷压力。在社会、家庭和自我的需求的重压下产生心理问题。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

6、 简述老年人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老年人是人生中全方位的失落阶段,所以,老年人的心理习惯之一是倾向回忆往事,不愿展望未来,因为等待他们的未来,不是他们所期待的事情。为此,曾经幸福的老年人,情绪方面多数较平稳;曾经坎坷的老人,常常被郁闷和惆怅、追悔和叹息所环绕。老年人的心理需要多数比较现实,要求眼下有事可做,有人与他们交往。特别是刚离开工作岗位的离、退人员,由于社会交往减少易产生孤独感。这是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五节 婚恋、家庭心理咨询

1、 简述婚恋问题咨询的一般原则。

1、必须遵守与婚恋相关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但是,与求助者的会谈内容,应当是法学、伦理学之外的心理学知识。

2、在心理咨询中,对恋爱问题,必须依据爱情的定义去判断爱情的质量,而后才能进行疏导。

3、如果求助者处在非理性的恋爱生活中,应当理性来警示他们,不要在“爱”的漩涡中沉入海底。

4、 恋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是否利人同时利己,是鉴别真假爱情的试金石。

5、人类两性间的爱情行为,其背后是“复合动机”。同时追求性、情、道德的满足的“复合动机”是正确的。

2、 简述家庭心理咨询的主要原则。

第一、面对夫妻关系造成的家庭问题,判断“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必须小心!最好按照家庭的心理学定义,按实际情况,从夫妻双方满足基本需要的程度,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如果尚未达到“破裂家庭”或“死亡婚姻”的程度,就应按照如何满足三种基本需要的原则去引导求助者。

第二、将问题具体化、客观化。解决求助者家庭问题的困惑,不能把求助者叙述的一般性和模糊性的时间作为出发点,如“家庭关系复杂”,“夫妻感情不和”之类的判断,必须将它们具体化以后,才能作为咨询的话题;另外,要客观化。不能只听求助者一面之词,必须把求助者说的事件,认真地全面核实,咨询工作才能开始。咨询中,对家庭事件,只作心理学分析,不牵扯到心理学以外的领域。“清官难断家务事”,难就难在将问题具体化和客观化。

第三、咨询师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来揣摩求助者的看法,必须以求助者的看法为核心展开讨论。

第四、只向求助者摆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替求助者进行选择。

第五、必须为求助者绝对保密。因为婚姻家庭问题中,很多是求助者的隐私。咨询师为此保守秘密,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六、无论属于婚姻中的哪类问题,必须尽量坚持夫妻双方同时参加咨询,特别对性生活有关的问题更要如此。对这类问题进行单方面咨询不但效果不好,有时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第六节 性心理咨询

1、性科学的五个内容。

人类性科学的五个内容:性道德、性法律、性生理、性医学、性心理学。

2、人类“性”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性的普遍性

1、性与人类共同存在,在世界上没以以个人与性无关,性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是每个人的正常都有的

2、人类的性行为中,只有性交能导致怀孕,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世界上每一个人,毫无例外,都是性交的产物。(人工授精的“试管婴儿”只是人类繁衍的特例)

二、功能多样性

1、 它是满足人的生殖需要,是生儿育女的手段;

2、 它维系夫妻关系上起纽带作用;

3、 它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维持心理平衡和心理健康;

4、 最后,在某些人群中,它是为了达到性以外某种目的的手段。

三、选择性、排他性

四、责任性

五、文化――社会制约性

3、 简述人类性道德的主要特点。

性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性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对性行为的规范。

1、 性道德具有控制功能和调节功能

2、 性道德的特点。

多样性、一致性、继承性、双重性

3、现代性道德的特点

(1)严肃性

A、 性行为应在婚姻内进行。

B、 性行为应是双方爱情的表达。

(2)平等

A、 性交过程双方自愿

B、 性交中双方享有脱的同等权利和义务。

(3)科学

A、 遵守性医学原则,不得将疾病传染给对方;

B、 遵守性生理学原则,在对方生理条件不许可时,不应要求对方性交;

C、 遵守性心理学原则,性交时不得带有性心理虐待倾向。

4、简述性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原则。

在性心理咨询中坚持性道德、性法律、性心理、性生理、性医学五位一体的结合。

5、简述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生理因素,如先天、遗传缺陷或后天疾病等等;

二、心理因素,如对性的错误认识或不良性经验;

三、社会环境因素,如人际关系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风俗习惯的制约等等

6、简述主要的性心理问题。

1、 性角色问题;

2、 性欲望问题;

3、 性动机问题

4、 性对象选择问题

5、 性能力问题

6、 性交操作问题

7、 性交体验问题

8、 性后果的责任问题

11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