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9528
我会一直在纵使一切苍白我会一直在纵使寂寞成海
认知是一个人思维和价值观的一个内在表现,而情绪是你认知的一个外在表现。
改变认知可以瞬间改变情绪,这句话我是绝对赞同的,比如今天下雨对于要出去玩的我来说其实是很烦的事,但在地铁站我看到有很多人卖伞的生意很好,很多人避免了淋雨,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好事,瞬间自己的心情也变得好了一点。
改变认知,就是要改变大脑里面的不合理想法观点,更新你的价值观。
情绪是怎么来的?情绪是受你大脑控制的,大脑里面有很多想法,有你一闪而过的念头,有你生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一些经验,你的为人处事原则都影响你,影响你的情绪进而影响你的行动。
那我们怎么去改变自己的认知呢,我们要做自己大脑的主人,而不是受控于大脑,被情绪所左右。
很多人说修炼修行,修的是什么?修的其实就是一颗心&一个理智的正常的大脑。现在很多人虽然说作为一个人,但是他和动物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区别,他的认知完全受控于他的情绪,而不是认知指导情绪。
比如说我在客户现场看到有一些客户智商捉急,教了几遍的东西还是学不会老是问,老是一遍一遍的教,当时真是要吐血,于是我心里就很烦躁,于是我心里就说,要不我一下子全帮你做了吧,这样大家都省心,但是我一转念想,要是我不把你教会后面这么多客户,难道我每一个都需要揽在自己身上那不得把自己累死。于是我改变一下我的想法:你一遍不会我就教你两遍,你听不懂我就讲慢一点,直到你会为止。所以这样想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耐心起来,对他的态度也会好一点,他的接受能力也在加强,这都是相互的。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有别于其他动物所不同的大脑和认知,改变自己的认知,确实可以瞬间改变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受控于我们的大脑,所以我们有的时候只需要稍微的转变一下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换一种方式去想,且经常性的往好的方面去想,就可以改变你的心性。
习惯了你的了无音讯
这个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业界称为“情绪的ABC理论”,具体指的是一件事情本身不会带来情绪,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和评价带来情绪。详细解释就是A(activating event ,事件)引发B(belief,信念),带来C(consequence,推论与结果)。
举个例子,你约了一位朋友吃饭,结果他不仅迟到,还手机一直打不通,你对于他失联这件事非常生气,暗暗在心里决定和他绝交,但是过后你接到电话,原来他遭遇车祸昏迷不醒,没有办法联系你,这时你的情绪就会从愤怒转向关心和同情,事情本身(朋友爽约并失联)没有变化,但是改变的是你的认知和信念,这就是认知对情绪的决定性作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一位老师,你和他打招呼但是他完全无视你,直接擦身而过。这时如果你的认知是“他故意装作看不见我,他不喜欢我这种在班上默默无闻的学生”,那么可能你会觉得被忽视,挫败,生气,觉得老师做的太过分了。但是如果你的内心具有灵活性,也就是尝试探索其他的可能,比如“他是高度近视,1米以外的人都看不清谁是谁”,或者“他看上去很疲劳,可能是昨天没休息好,注意力涣散,所以才没看见我”,或者“虽然他在讲台上谈笑风声,但是也许内心是个社交恐怖症患者,对突然和别人打招呼会感觉到害羞”,等等,还会有很多的解释,当然有些解释可能不是真的,有些可能无法验证,但是我们要掌握的是,一件事可能有数种以上的解释,而不是只在我们以为的一种可能性里,遇到事情可以多尝试探索其他的可能,这样就不会只局限在一种可能会偏颇的解释中。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预约咨询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许我七日暖赠你七时年
情绪是怎么来的呢?
情绪并不是由某个人、某件事直接导致的,而是由我们对这件事这个人的看法、解释、认知、信念造成的。即:我们如何解释和认知事物,决定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
举个例子,有一天,你上班路上扭了脚,打老公手机对方没有接。
如果你心想,他居然不接我电话,以前我们谈恋爱时他不是这样的,现在我还好是扭到了脚,万一我出了车祸呢,他不接电话,那不是我死了他也不知道啊!越想越来气,认为老公不接电话代表他不如以前爱自己了,又生气又失望,一上午心情都不好。
你的生气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由“老公不接电话”这件事直接导致的,而是由于你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认知,即“他没有以前爱我了”、“他就应该第一时间接我的电话”导致的。
同样一个事件,假如你心想,老公没有接电话,应该是在工作,等一会儿他闲下来了会打过来的。那么你就不会产生情绪波动。
因此我们要改变情绪,首先就要改变我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认知,从日常事件中训练自己的思维,从正面、积极、有助于事物的推进的角度,去认知事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积极的认知风格。
如何改变认知,从而改写情绪?“和自己对话”三步法:
第一步,觉察自己的情绪。
当处在一个消极情绪中,自己首先得知道,想办法让自己冷静下来,例如深呼吸,或者离开现场冷处理。
第二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提炼不合理的认知。
第三步,调整心态,试着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认知,重新获得积极的情绪。
(爱思考、有力量的思思。公众号:思思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