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督导主题

能不能再爱我一次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676

首页>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督导主题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成绩与作业成正比

已采纳

“心理咨询师朋辈督导”,区别于“成长小组”和“学习沙龙”之类的活动最重要的一点是:围绕实际发生的咨询案例展开分析和讨论,从而获得咨询技能和水平的提升。 昨天的成了“四不像”。 耀辉老师的案例准备很充分,批注很详细,尤其对所用咨询技术和理念的“分解动作”讲解得很到位。这对我是个提醒,因为有些技术和理念我只是自发性地用,没有形成理论性的认识。一旦形成理论性的认识,对它的再运用就会更有自主性和针对性。 角色扮演的设置也很不错,很有代入感。 遗憾的是,“重头戏”环节的流程设置有点弱了。围绕案例的分析、讨论、切磋、碰撞,几乎没有,而这些却是朋辈督导的关键环节。 流程设置方面准备得不充分,准确点说,是没有针对昨天的具体案例设置匹配的流程。原想套用原有的流程,结果发现,这个案例只是呈现,咨询师并非为解决问题而来,模式化的流程走不动了。只能说明,事先没有做相应的准备。如果能做一下简单的推演,对流程做一下微调和优化,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相较于“温和派”,我的语言相对犀利。除了入职刚满月的咨询助理,主持和主咖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大咖了,如果还需要用温言柔语鼓励着、呵护着,我会怀疑我进错“片场”了。 另外,做为付费的参与者,我有权对我接收到的服务提出质量上的质询和要求。故而,也作一文,不吐不快。 看到了问题却假装没看到,这事儿我常干,但在心时代,在我看重的专业领域里,也得装傻充愣,那这世间便再无净土。哪怕只为对“假想净土”的守护,我也得畅所欲言。希望主办方将这个项目的重视不仅落实在宣传上,也落实在具体工作的细节上,在流程设置与具体内容的匹配上下些功夫。祝朋辈督导越办越好!

141评论

敏稿欧巴上春晚

问题问得很专业哦!虽然现在咨询师资质的考试没有了,但很多有资质的人还是会努力想让自己成为真正的职业咨询师。持续的专业学习,不断的个案积累,专业的督导支持,三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但好像只有这些还不太够,现在心理学流派众多,精分、人本、认知行为、家庭、叙事、后现代等等。如果我们都想涉猎不仅会辛苦,而且容易越学越迷茫,所以有效的途径是选择和自己比较匹配的流派参加规划化的进阶培训,并在这个过程中边实践,边督导,等一个流派游刃有余后,可以再选择感兴趣的流派进行学习,之后就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整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咨询风格,这是我的职业追求,也分享给和我有共同职业愿景的同道们。 成为一位职业的心理咨询师首先要有实战经验也就是跟来访者面对面心理咨询也可以网络。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中,第一,要掌握至少3个心理咨询流派,因此要参加心理咨询培训 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包括心理动力学,客体关系,自体关系;家庭系统治疗,催眠心理疗法。第二,在心理咨询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找一位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督导;第三,做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师要自我成长 ,自己成长,人格强大了才能更好的帮助来访者,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实。或跟随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学徒,最终走向职业心理咨询师生涯。 两个角度:一、按部就班的学习各种流派的知识,找督导,做个案,定期个人成长…… 二、不断向内觉察自己,如果自己是够成熟的,对各种负面情绪是接纳的,疗愈他人也是易如反掌的事。

9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