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9371
黑暗尽头会有暖阳
昨天在听一个心理咨询师的课的时候,有一个实习心理咨询师说的话,让我特别有共鸣。那是在说道,为什么想要做心理咨询师,入行的动机是什么的时候。 那个实习心理咨询师说了,是好奇心,对人性,人的心理的好奇跟探索的欲望。 她说,自己就会有这样的感触,喜欢养花花草草,喜欢种植植物。 看着每一个植物开花结果的样子,心情就很好。 哪怕只是静静看着那些绿色植物,心情都会莫名的很好。 然后我就突然特别有共鸣,这段时间就特别喜欢多肉,喜欢绿色的植物。 因为我一直觉得花是比较奢侈的东西,花开的时候很美,但也很容易凋零。 绿色植物就不一样,那种绿色给你生命的感觉,给你能量和欣欣向荣的感觉。
我恨他爱的她
有一个半玩笑性质的说法是,心理咨询师通常是那些自己本身就有问题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一说法也有其道理。就是因为内心存在冲突,所以才会走上内心探索的这一条道路。 但在这里需要弄清楚的一个界限是,如果你只想解决自己的冲突,并不一定需要花费大把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在心理学的学习、实践及督导上。也许,顶多参加一个心理咨询师二级的培训,自己业余学着玩玩,再寻找到一个与你匹配的治疗师即可。因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心理咨询师的过程,是一条极为漫长及艰辛的道路。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已经过了二十岁了,此时,你开始喜欢某一样乐器,例如:古典吉他。你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找一个老师,学点基础的乐理,弹些或深或浅的曲子自娱自乐,这绝对没有问题。但如果你想靠演奏养家糊口,你恐怕得很认真地考虑一下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付出的艰辛性了。 第二个需要弄清楚的问题是,如果你觉得现在的社会太物质、太功利,你想要到心理咨询领域来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那你恐怕最终也得要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精神生活的领域也有其物质性与功利性,并不比其他领域更崇高。并且由于行业本身还处于并不规范的初级市场阶段,可能更加地鱼龙混杂,也更让人无所适从。 第三,如果你进入心理咨询领域,是想救人。那你恐怕需要先去处理好你的“救人”情结,然后再问自己,是不是还想成为心理咨询师。因为,作为心理咨询师,我们最终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其实我们谁也救不了。神助自助者,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只是“在那儿”,他能够走到哪里,其实是由他自己决定的。
人鱼和沙
之前在阅读卡耐基《人性的优点》的时候,卡耐基说他们有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一个心理咨询作用的服务,它面向社区。 心理咨询师每周会到那心理咨询班上,为有心理倾诉的人提供服务。很多人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帮助。 那时候,我觉得这种工作也是我想做的。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们是无处倾诉的。跟家人倾诉,怕家人担心;跟朋友倾诉,朋友转身会把你的事说给其他人。我们周边那么多人,但可以放心倾诉的人很少很少,甚至没有。 不过,有一种人是可以倾诉的,那就是心理咨询师。他们不光能耐心听我们倾诉,还能帮助我们梳理出问题的本质,让我们更加认清自己的内心。 这也是我想做心理咨询师的初衷。 近几日,我在研究如何做心理咨询师,查了一些资料,看了一些心理咨询师的视频,对这个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还想再咨询一下正在从业的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帮助自己确定,这不是一时冲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