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心理咨询师

待我强大定给媳妇天下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6263

首页> 心理咨询师> 昭然心理咨询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溺你心海

已采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道德经>>要阐明的是什么。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道”是什么?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道德经>>。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当然,这里所说的“名”并不是只指名字,否则老子也太肤浅了。 但也说明了名的重要性,好名可以让人名上加名。

22评论

经久不息

就是说,不说你就不知道,但一张嘴,你就执着相了,非常矛盾的事情,但有言说,都无实际意义!如果不说,也等于零。难啊,所以说,勉强地立个名字,来表达,但这个名字是假的,以假修真。请参见下面这个经典。即是此义。*****************************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一线乃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仙;中士修之,南宫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者,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身。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138评论

怜苏盼沉歌

道(1)。可道(2)。非常道(3)。名(4)。可名(5)。非常名(6)。注解(1)道;先天之先,一本独湛,无称无谓,无如何,无似像,无欲无想,无善无恶,无明无暗,不知其名,强名曰“道”之道。(2)可道;造化全而品第显,普慈今世,恩泽万象,幻显真隐,名像昭然。无形而生育天地,无情而运引日月,无名而长养万物。清浊动静,降本流末,妙用无穷之道。(3)非常道;同而不共,贞德自在,不落于无,不落于空,不著于名,不著于相。隐于物而显于物,但不生物,不生于物。独慈后世,古有永恒,清静自然,反本还原之道。(4)名;命也、有也、命有也。原有古有,本然自立自存,超绝独一之真有也。(5)可名;幻想昭然,名以形质而暂存之幻有,可能可有之命名。(6)非常名;其有依本然之有而有,显本然之幻有而有,其在显于万物而在,其在摄万物之在而在,其名本然之名,而非幻象幻有之名,隐显交变,去伪存真之有也直译;他是那个道,其妙用无穷,却不著名相,清静自然。(他)本然独立古有永恒却使幻象昭然,显示他的实有实在。他使天地从虚空中初生,他使万物依形质而立。因此,(要)复命归真,(就要)处虚空之境,不著念想,用真心感应他的精微化育之则,(要)复命归真,(就要)存形质之地,执至善之心感应他的根本归藏之所。这两条道路,来源和归宿是唯一无异的,只是作用不同(罢了)。(归跟复命和反本还原)都叫做隐藏的贞德,隐藏的贞德上更加隐藏的道德,就是一切的根本性的来源和归宿之处。 释义;阐明道的三个境界;第一个道;指本然本体而言,“独立而不改”之义。第二个道;指妙用而言,显然名相,万物并作之义。第三个道指本然固有之德性而言,即“得一以清,以宁、以灵……”之数一之义。其名也,相对于三品,而无名,可名,非常名也,同时;又概括了三品的不同与同,交变之中隐含不变,复命归真与反本还原,是道的宗旨。

12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