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6504
千人叹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生命无意义,难免会产生厌世的情绪,极端时会选择自杀。而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1.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又找不到突破口。 目前的生活里,那你可能总是受挫,每次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但却总得不到好结果。总是得不到自己渴望的东西。 人一旦失去斗志,就容易关闭外界的世界,觉得世界对自己太不公平,感到某种程度上的绝望。对世界不抱希望,对自己失去信心。2.与他人失去联结感。 “内化的自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结受到了威胁,使得自体产生了一种被内部客体抛弃的感觉,或者自体与客体均在丧失的感觉,那么个体便会体验到强烈的痛苦,其中,空虚感,无意义感,无聊,以及对孤独的体验与应对能力的消失,是主要的内容”。 直白地说就是,你可能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导致你与重要的人失去了联结,感受到很强烈的痛苦,其中空虚感是占主要地位。就如一场地震,一个人失去了挚爱的父母或者伴侣、孩子,他们之间的联结就断了。那么这个人就很容易感觉自己的生活是没有意义的,从而悲观厌世。好消息的是,你能够提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还是想要改变,对生活还有希望。给你几点建议。1.意识到自己的厌世情绪。当你产生厌世的情绪时,及时从厌世的情绪里抽身而出。然后觉察一下自己为什么会产生厌世情绪。从原因入手,知道了原因所在,才能想办法避免可能产生的结果。2.转移你的注意力。把你的注意力从厌世的情绪还有想法移开。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行动。多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可以去参加一些自愿者活动,或者加入俱乐部学习,或者发展兴趣爱好,让自己有事可做,忙了一天躺下就睡的感觉真的很棒。3.与外在世界产生联系。去发展新的人际关系,或者把自己的想法、情绪状态跟身边人倾述,或者是找心理咨询师。负能量真的不能堆积,不然总有一天你会被负能量吞没。4.得不到的不勉强,能够得到的要珍惜。不要因为得不到的东西放弃生活。把你的期望值降低,把握在手里的才是真实存在的。在珍惜目前自己所拥有的基础上,去努力希望得到的。记得,目标要求不要太高。肚子都填不饱,却想着一夜暴富,这不太现实。现在解决不了的事情,那就想一下十年后的你面对这样的事情会怎么做?很不幸!这是一种很糟糕和危险的情绪,让你感觉有一种:“人间不值得”的感慨!如果你是一直沉浸在这种消极低落的情绪中无法自拔,想寻求解救之道,至少说明没有对生活完全失去信心,也希望你不要做出极端行为,走上不归路! 一旦有不良情绪,首先要冷静下来,客观认真地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就像一个人生病一样,如果是小病小患,在我们身体免疫能力尚可自行治愈的情况下,多注意休息保养,也许一段时间就好了!再者,吃些对症的药也是一种自救之道。如果病重或者不知道自己得的是什么病,那当然是去医院找医生帮我们治疗才是最有利于自己治病的行为。 人的心理就像生理一样,不注意保护也容易出问题,如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了几十年,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有个小病大病的都往医院跑,每次去医院都有一种人满为患的感觉,可见人们对自己生理的 健康 是何其重视。可是,心理疾病却被很多人忽视了,认为只是情绪不好,是暂时的,是小问题,其实这是一种危险的看法。人一旦出现心理问题,又不像生理问题那么容易察觉,也就不容易被及时干预,自己不说,闷在心里只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有合理积极的发泄出去,所造成的灾难和后果甚至不比得一场大病小。心理的疾病一旦爆发小则造成自我毁灭,大则又会给他人或 社会 造成灾难。 就厌食情绪来说,首先可以看成一种心理疾病,首先可自行分析一下自己的心理,勇敢面对那个真实的自己,问问自己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是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是工作或学习中不顺心?亲情中缺少温暖?爱情中遇到挫折?等等。凡事有果必有因,正所谓:无风不起浪,事处必有因。只有先找到那个让自己厌世的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步的治疗。 你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试试寻求自救之道: 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有自己拥有和不曾拥有的东西,多想想自己拥有的,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的生活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有的人厌世陷入了自私的深渊,只想着自己一了百了,完全不顾身边的亲戚朋友,把无尽的悲伤留给了那些爱我们的人,需知,生命是自己的,但却是父母给的,所以,不能考虑自己一人,还要多为父母考虑考虑,父母养我们着实不易,我们即使不为自己为父母也要积极面对生命。 三: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幸的时候或一面,多想想别人的不幸,对比一下,也许你不至于那么痛苦了,没有痛苦就没有幸福,熬过痛苦就能迎来幸福。 四:多读一些慰藉心灵的书,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读书也许可以抚平你心灵的创伤,让你积极面对生活。 五:多交接一些有趣的朋友,朋友有千万种,有趣的朋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欢乐。可以把我们的情绪多给他们交流,也许你会觉得自己的厌世情绪会很快烟消云散。 总之,如果以上这些方法你觉得对你还是无济于事,还是让你无法摆脱厌世的情绪,那我建议尽快寻求心理医生的治疗,毕竟他们是专业人士,有更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手段帮助你走出厌世情绪的阴霾。祝你早日康复!加油! 厌世情绪直观的表现就是心情紧张,心率过快,对任何事提不起兴趣,而且总会不受控制的去想一些坏的结果。 更有些人对这种情况不知如何应对,进而选择了互联网上去寻找答案,结果却越陷越深,越想越乱,越失落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希望你能够走出来,有两种办法。 一个是环境和自己的改变,有时候改变一下环境,放飞一下自我,不要去想那些飘渺未发生的事情,学着过好当下。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求助,也许你的表现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真的倾听你的苦恼,这时候你可以向心理医生求助,他们对你来说是陌生人,倾听你的苦恼是他们治疗过程的一个环节,你可以对他们倾诉任何的苦恼,而且他们也会不厌其烦的去倾听你海马行空的诉说,同时如果情况严重的,也许他们会配合药物治疗,不要怕,因为生病吃药很正常,不用讳疾忌医。 先找到睡眠的节奏,慢慢的找到生活的乐趣,也许不久,你就能脱离苦海,走上正常的心理生活轨道了! 读一些心灵鸡汤的书,这样可以更进一步的调整我们的心态,让厌世的情绪更少一些。 多想想关心我们的人,那样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还有很多关心自己的人,人不能太自私,我们同时也应该关心他们,这是相互的关系。这样可以很好的调节自己的心理。 厌世,是一种情绪状态。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世”,就是主观世界,它是怎么形成的呢?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我们跟世界互动带给我们的综合体验,厌世,实际上是对这个“与世界的互动模式给自己带来的不舒服”的讨厌和排斥,其实你认为的那个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如果你已经成年了,就可以转化一种方式跟世界互动。 告别昨天看世界的方式,在今天选择看到不同的世界,关注事情的你想要的部分,与世界互动出一个你喜欢的关注。 个人也有过厌世的感觉。 无外乎,对自己所在的世界感到无聊,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心情上的悲痛。 那么,你真正了解过这个世界吗?你对这个世界了解有多少?你知道在你迎接灾难的时候又有多少少人面对更严重的灾难?在你悲痛的时候又有多少人在承受悲痛?又有多少人在你厌世的时候直面死亡? 厌世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多接触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出去走走,看看世间百态,其实在这个人世间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去关注。 亲近大自然,多出去感知一下大自然,听听鸟儿歌唱,闻闻花香,相信大自然的治愈能力。希望你一切安好。
烟柳翠幕
【面试备课纸】
1.题目:快乐导航
2.内容:
没有人会拒绝快乐,就像杨柳不会拒绝细雨,春蚕不会拒绝嫩桑。快乐,是事事顺心的满足,是愿望达成的喜悦,是久别重逢的欣喜……快乐是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它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的。
3.基本要求:
(1)配合目标设计活动;
(2)设置学生分享活动感受环节;
(3)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易错指导】
1.每次做课堂设计时应该要分析两个方面:一为课本主题,二为分析学生。相当于我们经常所说的上课前一定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教材旨在所选择的内容一定是具有启发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及阳光的心态;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同学们的身心发展水平,及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所面临的负面情绪一般都是由哪些因素所造成的。只有考虑到这两点我们才能够选择到合适的教学内容。如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情感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如果引导得当,可以使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这个时期学生的负责情绪主要来源:学习、同伴关系、亲子关系。那么针对这些具体情况,我们在选择活动的时候应该侧重于帮助他们寻找快乐的方法及如何避免负面情绪的产生。
2.小学中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总结概括的能力,老师应该丰富板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建议本课程的板书应该把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总结概括后写在黑板上。如:参加体育运动、学会倾诉、微笑、转移注意力、听音乐、回味成功、发泄法等。
3.分享提问时,建议每次提1-2个问题,不要提的太多,若需要可等学生回答完毕后可再追问一个。
4.以歌曲的方式来结束本课堂,应注意气氛的营造与调动。建议会唱歌的考生,可以唱出来,这样会为你的试讲增加亮点。
5.语言应该清楚流畅,更好地展现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多加练习,对自己授课的内容一定要特别熟悉。
6.对于同学们所提出来的好方法,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但应避免回应的单一性。避免对每一位同学说:“这个方法不错。”可以尝试多元的回应,如“刚才同学所说的这个方法,也是老师经常用的。”、“这位同学的方法特别新颖,值得借鉴。”、“看来这位同学真是特别地用心去寻找了。”等。
【语音示范】
关注微信公众号-教师资格证考试一点通(ntceabc),回复关键词“语音示范”,即可获取试讲答辩语音版!
【教学设计】
《快乐导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正视生活中的苦恼。
2.通过参与活动和小组讨论,了解疏导烦恼和困难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享找寻快乐,疏导烦恼的办法。
2.教学难点:体会烦恼和困难无可避免,学会为自己找回的快乐。
三、教学方法
游戏法、谈话法
三、教学准备
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模仿小动物
1.讲述规则
学动物园里动物的叫声,按照表格寻找你要学的动物是什么:比比看谁学得最像。
2.完成活动
学生们自由模仿后,老师找学生上前模仿大家评价。
3.分享感受
师:大家在游戏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谁模仿哪个小动物你觉得像?
生1:我觉得在游戏中很开心,自己扮演小动物的时候我也很开心,逗得同学们哈哈笑。
生2:我肚子都笑疼了,我觉得小A的小猫扮演的可棒了。
4.提出主题
在刚才游戏的过程中,咱们的课堂里充满了欢声笑语,看着大家的笑脸,老师也觉得特别的开心。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一直和快乐相伴,没有烦恼和忧愁,可是我们都知道在生活中,学习中我们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难,那么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要怎么去解决呢?怎么给快乐指导方向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导航。
(二)主体活动:
1.头脑风暴
(1)讲述规则
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遇到困难和忧愁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2)完成活动(略)
(3)交流讨论
师: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遇到困难和忧愁时候大家都是怎么去调节自己的情绪呢?
生1:我们小组的同学在不开心的时候喜欢听音乐,跑步,唱歌,看漫画故事。
生2:我们会做自己喜欢的事,吃好吃的。睡一觉。或者把不开心的事告诉小伙伴。
2.自助餐
(1)讲述规则
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心灵营养餐,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高兴起来。现在,让我们来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做好的同学,请放在“自助餐桌”上。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2)完成活动(略)
(3)交流讨论
师:大家在参加我们的自助晚宴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呢?别人的“心理快餐”好吃吗?
生1:我喜欢那个红色的快餐,她写了一句话,我们要用微笑赶走不快乐,我觉得很不错。以后我难过的时候要想一些开心的事情,多记住开心的事,赶走不快乐。
生2:我好喜欢这个自助餐,这是最开心的自助餐了,我在快餐里吃到了几首我喜欢的音乐,还有小伙伴说以后愿意听我们的烦恼,为我们手机烦恼让我们变得快乐起来。
(三)总结升华
在讨论梳理烦恼的方法时,老师看着大家也是开心快乐的,通过这节课我们都明白了困难和烦恼虽然我们不喜欢,可是他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有更多的方法和更多的力量去舒缓它,做一个更加快乐的人,相信同学们在这一节课都收获的到了许许多多的小办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你们觉得快乐吗? 那我们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五、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
1.你认为做班主任吃亏吗?
【参考答案】我不觉得做班主任会吃亏,反而觉得不做班主任才吃大亏,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想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做班主任能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做好管家,大事小情都要做到有的放矢。从直观上来说可能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但是从另一方面,为了能经常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我经常收看、收集与教育有关的信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己的管理水平。
第二,做班主任能交流经验,加快自己的成长步伐。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为了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就需要经常和其他班主任互相交流自己的育人经验,有失误的败笔,也有成功的喜悦。大家在互相交谈中多了几份留意和思考,多了几份关注和细心。同行间的交流与思考似一道强劲的催化剂,加快了我成长的步伐。
第三,做班主任增强了反思精神。学一学,听一听是班主任积累经验的过程,现代信息条件下的网络技术为班主任发展提供了平台,教育札记、教育日记,同孩子们相处的成长故事,极大的炼就了班主任的反思精神。所以说,做班主任虽然辛苦,但对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却有些不可估量的作用。
2.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一般来说,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接受法。接受法即接受和承认自己的情感。我们所体验的情绪时刻都在发生,无法拒绝,不管如何对待这些负性情绪,这些情感都不会自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想改变自己的状况但又很担忧的情况下,可以用接受法。
第二,自我激励法。当有不良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激励自己,同各种不良的情绪作斗争。
第三,合理宣泄法。当负性情绪无法避免,我们可以对不良的情绪宣泄进行有理有度的发泄,既不能损害自己,也不能伤害别人。
第四,运用合理情绪理论。理性情绪理论又称为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提出的,他认为并非是事件引起了情绪,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引起了情绪。应用步骤:(1)将引发不良情绪的事件和认识一一列出;(2)找出引发不良情绪的非理性观念;(3)通过对非理性观念的认识和纠正,找出合理的观念;(4)通过建立合理的信念,最后达到情绪感受的改变。
过客情绪
心理健康标准(六条):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率。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1、焦虑症: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此外,焦虑也是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在内的各种神经症的共同特征。2、抑郁症: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3、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4、恐怖症: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惧。5、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长期固定的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由一些不成熟的、不适当的压力应对或问题解决方式所构成。6、性偏差: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不属于性心理障碍。7、进食障碍:包括厌食、贪食和异食癖等,其中神经性厌食是一种由于节食不当而引起的严重体重失常。8、睡眠障碍:包括失眠、过度思睡、睡行症、夜惊、梦魇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扰。近几年来我国各地中小学教师自发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直接动因是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成为一名独立的社会成员之前,会经历一系列发展中的矛盾与人生课题。儿童所经历的心理冲突、矛盾和困扰,是比较特殊的。儿童迫切希望教师在尊重他们日益增长的独立性的前提下,给予他们人生之旅以真诚的指导和帮助,从更积极的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要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多地发展。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优质心理咨询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