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经典问题

救星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6855

首页> 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经典问题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栖居在深山

已采纳

专业、自信。

68评论

云胡

您好!您可以超职教育了解下。目前心理咨询师报考条件是以下:对于考心理咨询师费用相对比较不唯一,因为心理咨询师会受到报考地区的、报考类别的影响(心理咨询师可以分为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导致收费标准也是存在差异的,一般这种不会超过1000元左右,如果需要补课的也就到月几十到几百块钱不能的价格.还有一点就是专业是否对口,如果你之前学过心理相关知识,直接通过机构交报考费用即可,如果不是可能通过平台机构进行报名学习,这样可能想多比较高,大约三四千左右不等。报考心理咨询师需要什么条件:心理咨询师报考不限于一定是心理学相关的专业,非心理学专业满足条件者依旧可以报考。(满足其中一条即可)1、专业不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2、医疗、心理等相关的专业专科学历,经过心理咨询师培训的;3、医疗、心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学历的。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6,9,12月心理咨询师考试内容理论部分: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异常心理学5、健康心理学6、心理测量学7、咨询心理学技能操作部分

171评论

晦涩

这个是06年的案例五一般资料:男性,18岁,艺术学校三年级学生。求助者自述:从小喜欢绘画,一心想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认为上文化课纯粹是浪费时间,故从一年级就经常借故逃避上文化课。自认为应该用这些时间来练习自己的绘画技巧,但家长不同意,理由是文化课必须要有一定的分数才能录取。自认为只要稍微看看就能通过,用不着花费那么多时间,为此经常与父母冲突,很是心烦,即使在家作画,也没有好心情。进入高三后,发现自己绘画的水平没有多大提高,三个月前,文化课的一次摸底考试语文成绩很糟糕,排在了班里倒数第三名,从来没有考过这么差,恐怕自己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要落空。从此以后很是焦急,睡眠开始不好(主要是入睡困难),总是担心语文课考试,后来也害怕英语、历史、政治课考试,越害怕越考不好。父母更是经常责备自己不听家长的意见,自己心中有些后悔,但表面上还要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不肯承认。还有几个月就要参加毕业考试了,一家人都着急,自己更感到希望渺茫,不知道还参加不参加高考。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也打不起精神。拿起画笔,经常发呆,也在担心文化课考试,觉得画笔很沉重,而听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很差,学习效率很差。该求助者的母亲证实儿子所说的内容属实。曾经到几家医院看病,各项检查均无异常,有位精神内科专家建议,让他看心理医生,便随母亲来到咨询中心,希望心理咨询师帮助他克服对文化课考试的害怕担心。单选:62.求助者的核心心理问题是()。 (A)经常发呆 (B)害怕考试 (C)入睡困难 (D)记忆力差多选:63.导致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语文考试很糟糕(B)对文化课的态度(C)对自己的评价(D)对父母的冲突单选:64.求助者的症状不包括()。(A)抑郁 (B)焦虑(C)害怕 (D)强迫单选:65.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现实刺激是()。(A)语文考试很糟糕 (B)与父母经常吵架(C)注意力难集中 (D)学习效率下降单选:66.求助者的冲突不包括()。(A)要不要学习文化课 (B)要不要听父母安排(C)要不要参加考试 (D)要不要进行咨询多选:67.求助者的心理问题()。(A)已出现了泛化 (B)还没出现泛化(C)影响社会功能 (D)社会功能完好单选:68.对求助者的心理诊断最可能是()。(A)一般性心理问题(B)严重性心理问题(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选:69.求助者的求医行为表明()。(A)自知力完整(B)自知力缺失(C)主动性求医(D)被动性求医多选:70.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属于()。(A)心理正常(B)心理不正常(C)心理健康(D)心理不健康多选:71.对求助者的心理诊断需要与()鉴别。(A)抑郁性神经症(B)焦虑性神经症(C)恐怖性神经症(D)神经衰弱多选:72.和求助者讨论的咨询目标应该()。(A)具体且可行(B)积极可评估(C)符合心理咨询师的要求(D)多层次统一多选:73.和求助者讨论的咨询方案应该包括()。(A)咨询目标(B)咨询时间(C)咨询费用(D)咨询协议单选:74.如果采用阳性强化法帮助求助者,靶行为应该是()。(A)考前紧张(B)考试焦虑(C)经常发呆(D)商量确定单选:75.采用阳性强化法矫正行为的原理主要是()。(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社会学习模仿(D)交互抑制学说案例六一般资料:女性,40岁,业务员。求助者自述:因怀疑丈夫有外遇而采取查电话、跟踪等手段进行调查,经常与丈夫吵闹。出于报复,曾接受一位男同事邀请外出吃饭,后感到后悔。以后见到他时感到紧张、脸红,现逐渐发展到不敢与异性目光接触,有意躲避异性,必须与异性接触时,就心慌、头晕、出汗,情绪不高,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十分痛苦,担心这样下去会得精神病,因而来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多选:76.该案例的典型症状包括()。(A)嫉妒妄想(B)焦虑情绪(C)社交恐怖(D)回避行为多选:77.在本案例中能够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毫无根据的怀疑(B)主动求治的愿望(C)对症状有自知力(D)有思维内容障碍单选:78.根据求助者的表现可以判她属于()。(A)心理正常状态(B)心理不健康(C)神经症(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选:79.根据本案例的表现,需要鉴别的疾病主要有()。(A)精神分裂症(B)焦虑性神经症(C)疑病性神经症(D)抑郁性神经症单选:80.该案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精神分裂症(B)强迫性神经症(C)焦虑性神经症(D)恐怖性神经症单选:81.该案例恰当的处理方式是建议()。(A)进行心理治疗(B)单独药物治疗(C)和异性多接触(D)避免接触异性案例七一般资料:男性,30岁,工程师。求助者自述:半年前因与妻子外出登山时,妻子失足坠崖死亡。经公安部门鉴定已排除他杀,证明自己清白。但女方家人依然付诸法律,自己承受巨大压力,虽然夫妻关系一直不好,但是内心也十分痛苦,因为要应付女方家人纠缠,更是烦恼,为此寻求过心理咨询。目前,一切后事及纠纷已经处理完毕,经过心理咨询,情绪基本稳定。家人为了使其及早摆脱阴影,为其介绍了一位对象,现在对方有意发展关系,对方也很不错,但对方离异有孩子,自己不知该不该选择她,很是矛盾。故来求助心理咨询师,希望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做出选择。单选:82.对该案例特点不正确的描述是()。(A)情绪反应比较强烈(B)内心痛苦无法摆脱(C)问题内容尚未泛化(D)负性情绪尚不严重单选:83.该案例目前心理状态属于()。(A)正常心理状态(B)健康心理状态(C)神经症性心理问题(D)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多选:84.对求助者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做定性分析的依据是()。(A)是否有主动求治愿望(B)对症状是否有自知力(C)问题内容是否泛化(D)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单选:85.引发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直接原因是()。(A)认知因素(B)生物学因素 (C)社会性因素(D)跨文化因素多选:86.求助者心理行为问题的改善应归功于()。(A)自我心理调节作用(B)个人生活方式改变(C)心理咨询师的帮助(D)社会支持系统作用单选:87.该案例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转介治疗(B)不必处理(C)心理咨询(D)药物治疗单选:88.该案例第一次咨询时的主要心理问题是()。(A)痛苦抑郁(B)强迫焦急(C)恐惧害怕(D)自责自罪单选:89.该案例目前的心理诊断最可能是()。(A)抑郁症(B)神经症(C)严重心理问题(D)一般心理问题多选:90.对求助者较恰当的处理策略应该是()。(A)协助他做出选择(B)帮助他人格完善(C)给与他选择意见(D)指导他做出选择案例八求助者:我近来每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上班头脑昏沉沉的,我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心理咨询师:是吗?我们这儿有十几心理量表,可以测一下,就能知道你有什么问题了。求助者:行。心理咨询师:那我们先做一个瑞文测验,然后再做SDS和SCL—90,最后做一个睡眠量表。前3个量表都是心理学中最经典的量表,后面这个睡眠量表是我们刚从国外引进的,已经测了几个人,效果很好。求助者:那好吧。心理咨询师开始给求助者做测验。一个小时以后心理咨询师:今天先到这里,测验结果要明天才能出来。明天你再来一趟。你先把今天的测验费交了。求助者:我来的时候不是已经交了吗?心理咨询师:那是挂号费,不包括测验费的。求助者:啊?!单选:91.针对本案例,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心理咨询师可以在施行测验之后再告诉测验的费用 (B)心理咨询师没有在施行测验之前征得求助者的同意 (C)测验之前不必告知求助者 (D)心理测验不应该另行收费单选:92.针对测验的选择,心理咨询师()。(A)选择瑞文测验是合理的 (B)选择SDS测验是合理的(C)选择SCL—90测验是合理的 (D)以上选择都是不合理的单选:93.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所犯的错误最可能是()。(A)主观对测验结果进行解释 (B)采用“地毯式轰炸”方式(C)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 (D)没遵循心理测验程序来操作单选:94.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A)没有进行摄入性谈话 (B)先进行摄入性谈话,后施行心理测验(C)先施行心理测验,后进行摄入性谈话(D)摄入性谈话和心理测验同时进行多选:95.针对本案例中使用的睡眠量表,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心理咨询师非常熟悉睡眠量表的使用技术 (B)心理咨询师并不熟悉睡眠量表的使用技术(C)该睡眠量表适用于中国人群(D)该睡眠量表不适用于中国人群案例九以下是某求助者做MMPI的测验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 L F K Hs D Hy Pd Mf Pa Pt Sc Ma Si粗分 0 4 18 10 23 39 28 25 35 17 40 41 18 45T分 47 62 44 66 71 59 56 41 61 64 58 48 61 63单选:96.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 (A)可靠 (B)不可靠(C)效度量表部分可靠,临床量表部分不可靠(D)临床量表部分可靠,效度量表部分不可靠单选:97.该求助者最重要的症状表现为()。(A)癔病 (B)疑病(C)精神衰弱 (D)社会内向单选:98 根据中国常模,求助者在()分量表上可能有异常表现。(A)2个(B)3个(C)4个(D)5个案例十以下是一求助者做SCL-90的测验结果,请据此回答问题: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它因子分阴性项目数:65总分:148单选:99.在测验结果中,该求助者的阳性项目数是()。(A) 90 (B) 65(C) 35 (D) 25多选:100. 可考虑筛选阳性的因子是()。(A)抑郁(B)焦虑(C)偏执(D)精神病性第二部分案例问答题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4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等按要求作答。 某女,35岁,大专文化,汉族,某中学教师,已婚,经济状况良好。求助者自述:近3个月来一直处于情绪低落状态,经常感到委屈,有时独自落泪,认为现实是冷酷无情的,觉得对许多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来,生活没有意思,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悲观失望,认为夫妻感情已经走到了尽头,终日生活在悔恨和痛苦之中。吃不下饭,睡眠也很差,入睡困难,经常做恶梦,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容易急躁,遇到一点小事就爱对家人发脾气,虽然还能继续教学工作,在学生和同事面前还装作若无其事,但是,工作效率低,备课时经常出现小差错。不想与人多交往,经常找理由不参加同学聚会。多次想来咨询但又担心解决不了问题,在朋友的再三鼓励下,前来就诊。心理咨询师了解的情况:自幼身体健康,未患过严重疾病。从小性格较内向,听话,在大人眼中是个乖孩子,没有什么过错让父母担心。但父母要求较严格,从小到大学习和生活一帆风顺。24岁时与现在的丈夫自由恋爱结婚,婚后夫妻感情一直很融洽,自己感觉很幸福。3个月前他突然发现丈夫与一年轻女子有不正当关系,就感觉天要塌下来,非常气愤,悔恨交加,与丈夫大吵了一场,吵闹中把电视机都给砸了。虽然丈夫一直表示悔改,但自己就是不能原谅他。曾想到离婚,但顾虑重重,离婚吧,自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别人会怎么看自己;不离吧,自己又不愿再这样生活下去,在这种矛盾冲突下,日渐憔悴,情绪低落,脾气变得暴躁。遇到别人谈论婚姻问题时,就特别敏感、脆弱,后来甚至看到年轻人谈恋爱都感到受不了。虽然还能坚持工作,但积极主动性较前降低,生活的兴趣也大不如从前了。自己也想通过一些途径改变现状,如向朋友倾诉,寻求帮助,却难以解脱,故前来进行心理咨询。根据以上案例,请回答以下问题:1、 对该案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0分)2、 请对本案例进行病因分析。 (30分)3、 请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25分)4、 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25分)这个是2005年的三级试题,太多了你自己看这个是二级试题

157评论

天南地北

、关于能力培养拿到国家或地方证书,感觉学来的东西只是刚刚算是入门,刚刚登上心理咨询的台阶,从门缝里往里瞧,感觉很神密,很热闹,好玩、有趣,自己怎么应用还是一知半解。距离上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有兴趣的同学会开始漫长的自学探索。这时需要有一个规划。(一)、寻找培训的机会关于培训,在群里有质量的培训,补充一点,上海的培训资源非常多,应该选择主流学派:精神分析,认知,人本,三驾马车。三者相辅相成,不是互相打架。学习经验:如果参加了一个三天的工作坊,要回头把PPT一页一页都搞懂,把不懂的概念搞懂。如果说做这个职业,还要实践。关于读书首先,读书做笔记。可以看看李孟潮博客。记笔记,写体会,写疑问,找问题。读一本书让我们延展到很多有关联的内容,吃深吃透。读书是知识的储备,博览群书。人文学科的书更加推崇: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精神分析有基础的同学知道,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有很多东西与精神分析是一脉相承的,相契合的,对人性有更多的洞察,能更多帮助我们做精神分析。推荐一套书,北京大学出版社,《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心理学是什么,经济学是什么,人类学是什么等。(二)、实践第一个路径:去企业做EAP。我在EAP企业做咨询师很多年,有很多感受,客户是商业性的。需要咨询师,不一定有特别高深的能力,因为请水平高的咨询师,成本高。没有专业又不能胜任,所以适合新手咨询师。这里很注重培训和督导。在那里有一个很好的督导环境。EAP有一个要求,不可能把一个个案做很长,对于新手也是有帮助的。有的新手接个案做长程,会忐忑。不知该说什么。EAP人为的限制不会让咨询师说很多,所以对于新手有利。EAP会给你考评,逼着你前进,考评不合格,没有个案可做了。第二个路径,去学校做。第三个路径,去社区,政府买单的项目。(三)、学什么流派在不知道参加什么培训时,看一下心理咨询理论,了解其理论观点,如何开展工作,对此有一些全面的了解。不同的理论都是如何看待人性,只是侧面不同,不是哪个流派不对,象盲人摸象一样,都对。我们要看的是哪个人性观,是与我们自己的人生文化观相契合的,那么你就会对这个理论有兴趣。比如,现在国际上比较认同的是,精神分析,认知,人本,最多再加一个家庭治疗。精神分析,从潜意识到意识,对人的行为进行剖析。人本,强调人生来就是积极向上的,有建设性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认知,人对自己和对外部世界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这个看法决定了人在遇到具体事件时的看法,行为,情绪。家庭治疗,一个人出现问题与父母家庭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些都是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人,三个流派都要涉及,应该把其中一个作为主打。我最初接触心理咨询,对精神分析有兴趣,没人教,基本上也看不懂。后来从06年开始系统学习认知行为,到2012年,整整六年,与美国老师学,行为认知,CBT,在意识层面与人工作,所思所感所为,都在我们的思维中,不存在绕人的探索,比较符合我的思维习惯,很多方法无师自通。而且,认知中,充满了生活的智慧,与佛学的观点有相似的,感觉二者的交集部分蛮多的,比如CBT也强调不要太执着,要放下等。我对CBT情有独钟。精神分析与CBT是一对忠诚的伙伴,与来访者沟通,最终是两大模式的变化,一个是认知,一个是行为。CBT是直接认知模式工作。精神分析是帮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来访者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是不要分割的两个伙伴,我不认同精神分析与认知是分家的。CBT的创始人之一贝克是精神分析师,所以CBT这里有很多精神分析的影子,它的核心信念是怎么出来的,它的补偿策略,就是精神分析中的防御机制,所以没法分,只是换了一个概念。CBT是操作手段,非常见效。快速的。大道至简,用简洁清晰的线条,用来访者能体会到的方法技术来改变他,教会来访者,让他自己会运用帮助自己。人本,是CBT能够工作下去的保障。是渗透的,打头的。在CBT中无孔不入。三者互相促进,互相帮助的。人本是CBT质量的保证。如果选择流派的话,前边考虑的是与你的文化价值观匹配,第二个考虑社会的需要,我们也是要吃五谷杂粮,我们的才能需要社会的认可,我们要选择的职业方向要与这个需要结合起来。我担心的有一个是,有一些新手追求高精尖,高大上,什么难就找什么,这个不敢苟同。如果说,有人具备这样的条件,比如年龄优势,财力优势。那不说了。如果没有优势,要与社会需要结合,结合自己兴趣,找一个折衷点。有人问全职妈妈做咨询师的问题,与下一个问题结合在一起谈。二、现实的矛盾熟悉我的人,知道我先做了兼职好多年,有了平衡的过渡,现在专职。平稳过渡很重要。有工作,如何兼顾?有一些人在业余时间勤奋地在学习,很不容易,如果有足够的生活来源,可以辞职,如果没有,则两头兼顾。两头兼顾涉及到如何调整心态?如何看待两头兼顾的资源?工作时,把咨询放一边。有时间可以做体验,生活即道场,你工作的单位就是一个可以体验的团体,有团体动力。这个团体的特点:无带领者,无专业人员,你在这个团体中是唯一专业的人员。我们可以运用上司与同事间的互动,去觉察自己,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折射出了什么?是自我体验,不花钱。在单位的体验中,提醒大家,别做体验者,做观察者。学了二级三级,知道了一些知识,在单位中能用吗?建议别公开用,避免关系混乱,你说你搞这个,别人会惧怕你。在这个团队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一边上班,一边用业余学习,兼职。如果兼职已经成熟了,慢慢脱离原来的工作。在做兼职咨询中,有了焦虑,小的没问题,大一点的,需要调整。来访者是你的衣食父母,即使是兼职,也不要怠慢他,如果怠慢,兼职也是做不好的。工作与兼职学习的矛盾,如何化解,要寻找资源。化解矛盾。如果已经全职在家的,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优势条件?太好了,如果是全职妈妈,资源太多了,孩子就是陪伴你成长的最好伙伴,边学习,边与孩子的互动中,在增加你的实践能力。但不是与家人搞精神分析,可以搞CBT,在浅表的层面做,大有益处,我与同事用CBT去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效果非常棒,四两拨千斤。你可以不要让同事知道你在用精神分析,只是把这里的方法用在工作中而已。全职在家,家就是我们可以训练的场所。也可以出去作志愿者,实践,学校,社区,兼职的空间更大。三、咨询师的自我修养1、职业伦理有很多对我们咨询师有约束的要求,看上去是约束,其实是能让我们搞好工作的保障。最重要的一个,保密原则,我们在专业的场合下,谈个案,非专业的场合下,不谈个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份,应该是什么就是什么,都不是咨询师。如果我们一直端着这个身份,会变成孤家寡人,没有人愿意跟我们在一起。同时,要强调,做这个职业的道德修养,与生活当中做市井常人不矛盾,但有更高的要求,与我们的职业伦理相挂钩。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品行修养,会影响我们做一个职业人,会影响我们的职业生涯会走多远。具体的说,接个案,接什么样的个案,考虑自己当下的能力相匹配,他的目标是什么,现实表现是什么,大致评估一下,自己是不是能接。如果不能胜任,还是放掉为好。新手多注意这一点,如果是疑难的个案,可能会伤到两个人,一种情况可能对对方没有什么帮助,另一种情况可能会伤到个案。次生伤害,这是不可以的。还有一种情况可能伤到我伤到我们自己,勉为其难,会怀疑我们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个职业。我们在实践和学习的过程中,相辅相成比较好。在意学习和实践穿插进行比较好,潜心学习,做实践,滚动发展。适合于社会需要的咨询师不是一个速成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如果想做好一个咨询师,不急不慌的,慢慢积累。听到今天谁学什么了,谁去哪个地方应聘了,你都不用着急,你也都会有机会的。未来的发展心理咨询的未来有及其广阔地发展,现在大家能看到,与几年前相比,就2015年而言,已经有了大跨越的发展,就有了风投资金投入,这会不会引发我们的焦虑呢?我们的专业还不足以让我们去面对这么广阔的需求市场,所以就闷头学专业吧。如果你是想运作商业,就需要有商业头脑了。用商业运作的方法,去运作心理学。你拿了二三级证书,都可以干什么?两条路:一个是做业务,一个是做经营管理。两条路都有广阔的空间。我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做一个象老中医那样的人,就做个案。有我相得中的人,收徒弟。我比较喜欢做老师,我不擅长做管理。现在我也在探索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而且发现CBT是非常适合做这种工作的,两三年内,如果有匹配的徒弟,我会考虑。成为一个成熟的心理咨询师,没法速成,如果想做业务,得沉得住气。现在社会整体上比较着急,对于我们的职业不适合。出名不是速成的,一般出名都到了中老年以后了。如果说,你是年纪轻的同学,太好了,赶上了好时候,有那么长的时间做孵化,积累。四五十岁开始也一点不晚,年龄大的也不晚,你的阅历,是一份很好的资源和财富,在工作中是绝对用得上的。人生经历与阅历是心理咨询师的一笔财富。新手咨询师如何踏出实践第一步?一点经验都没有的,想步入这个门槛是有点难度,虽然培训的机会不多,只要有实践的机会也可以。有些时尚企业,内部的咨询师也是可以考虑的地方。有一些系统性的培训,会有一个实践的平台,这也是一个新手走出第一步的选择。你系统的培训之后,他会为你提供一个平台 。我自己的经验体会是:拿到一个收费的个案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头一脚要踢得精彩,要全力以赴,想尽一切办法做好,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如果是你所在的机构给你的个案,你知道现在机构的情况是什么样吗?有哪个机构是完全靠个案可以维持生存的?个案都不饱满的,如果给你,可能就是想训练你能不能接住。如果给你一个接不住,还会给你吗?有一个同行非常努力,做一次咨询,做一次督导,手把手地指导下,把个案做下来,一炮走红。这样的咨询师我是佩服的,他是敬业的,用心的,同时,也是为自己负责任的。问题:关于无带领者的同辈成长小组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是否有禁忌?这个蛮有讲究,我不赞成同辈成长小组,无带领者。有单位不想辞职,如何借用单位的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不做体验者,做观察者。同辈成长小组,搞不好,可能朋友都做不成了。风险太大,问题太多。如何找到和自身相契合的流派?如果都不了解,先看看各派心理咨询理论。比如轻工出版社《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第八版)、《心理咨询与治疗经典案例》,这里对主流的流派有比较好的介绍,可以先看看这些流派都说些什么,对人性是怎么看的,技术是怎么用的。同一个案例用不同的流派是怎么做的,都有逐字稿。逐字稿是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对话,这样看看哪个更适合你的文化观、人性观,这样做,可能会发现你自己更适合学哪个流派。问题:督导有没有流派的限制?督导是有流派区分的,不同流派的督导内容是不一样的。我有个同学很焦虑,说前些天参加督导了,老师说得我无地自容了,怎么这么多毛病啊。我问他你这个督导是谁啊,不至于这样吧。结果老师是做精神分析的,他做的个案是CBT。我问了督导老师提的建议是什么,说了一些精神分析的思路,才知道与CBT风马牛不相及。区别特别大。拿精神分析与CBT比较。一般督导,需要提供广泛性的信息,童年经历,现实背后的潜意识是什么,移情是什么,反移情是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听了个案之后的自己感受如何,这是精神分析的思路。CBT是看他当下的问题,童年的经历可以不讲,家里的状况都可以不问,当下的工作目标是什么,认知三角是什么,认知概念化假设是什么,核心信念是什么,补偿策略是什么,这是解读来访者的部分。第二部分,你的工作结构是什么,CBT是一个定制化的、结构化的工作,你从建立关系到结束,你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有没有遗漏的,遗漏的部分在这次工作中重要不重要,需要不需要做什么。你与他聚焦在哪件具体工作事件上,他的想法是什么,行为是什么,这是CBT 的思路。精神分析与它完全不同。所以说有流派之分。中国精神分析非常盛,一般都用精神分析去督导。你对于流派的概念比较清晰的话,你要报,你做的个案是用哪个流派做的。CBT的督导会手把手的督导教你这个个案如何完成,在哪个环节上是有缺憾的,可以做怎样的弥补,是CBT督导的核心内容,通过这样的督导,你的个案在思路方面会有清晰的脉络。从情感模式入手的疗法有哪些?人本的、聚焦疗法也是。北京师范大学是做CBT的很好的基地,那里的王建平老师,他在美国的认知行为的老师在上海做过三年的培训,他是踏实的学者型的,现在很多CBT经典的著作是他主持翻译的。我用的培训教材是他翻译的。CBT在上海是我在做,可能还有其他老师也在做,上海市精神卫生培训中心有些老师也比较擅长,但他们做不做培训不太清楚。心理咨询之路是有趣漫长坎坷的,个中滋味需要体味才知道。

1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