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5315
暮光凉了夏天
西药考试相对简单一些,所以西药师证比较多,费用也相对比较低,在零售药店里也只能用于经营西药,中药的话相对难一些,证少所以价格高一些,经营范围也更广,西药中成药和中药饮片都可以经营,所以能考过的话推荐考中药,我是先考的西药后考的中药,准备考的话推荐你个众公号“医学这些事儿”里边有免费分享的考试资料,我就是看那个资料考过的,祝大家逢考必过。
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首先没有优惠政策,报名费是一科50,共200元。 需要学历证书、身份证,职称证及复印件,2寸相片2张。 像你这种情况还需要医院开的证明,证明你在药房工作了多长时间。 每年11月份报名,5月份考试。
我的心只能装下你我的心只能容下你
不知道你所谓的有用指的是什么。如果单纯从你拿到药师执照后能得到的收益上看,目前是职业药师(化药)比较有用,不仅是因为目前市场上西药的份额大,而且在很多较高端的药物中,化药占绝大多数,所以,处方药还是以化药为主,药店需要化药的执业药师自然就更有用。中药在治疗个感冒咳嗽、头痛发烧之类的小病还行。当然,药店卖中药也是需要执业中药师的啦。如果你的有用是用来找工作或者要晋升之类的,就需要和你想从事的行业相关最好,如果你是搞中药的,想靠执业药师晋升,那你考个执业药师(化药)就不合适了。总的来说还得看你擅长什么,如果你化药很在行,那么久考化药,肯定没错。如果你俩都厉害,那就俩都要,这种可能貌似不大吧哈!所以,还是得你权衡一下后选择。目前执业药师作用主要体现在求职、药店坐堂等地。
梦里新城与旧爱
在大学不是读中药的我,第一份工作就是接触中药。回想当时,其实也并不是对中药感到兴趣,但上进的我还是选择了去学习,毕竟读西药的我学多一个专业并没有坏处。因为这,早早的在2012年就考到了初级中药师,之后一直也没打算考中级。政策要求,2012年过了初级,三年后,也就是2015年就可以考,但20152016我都没有去考,毕竟2012年我早已经考到了西药的执业药师和中级西药师,因此中级中药师显得并不那么的重要,难听点说,这个证其实已经是没有用处。 不知道为何,2017年我又无端端地报考了中级中药师,3科的考试,过了2科,意味着2018年还需要再补考一科就可以取得中级中药师。然而,2018年改革,考试变为评审。本来想着2017年过的那两科就白费了,没想到今年(2019年)8月又出了通知说今年有一个收尾的考试,就是针对2017年部分考过的考生最后一次机会,虽然说这个证拿到也没啥用处,但是这机会怎么可能错过,以后评审中级可就难了,所以这次一定要把2017年不过的那一科给过了。 不过的那一科是“中药学专业知识”,我打算在一个月时间把以前的中药知识重新“放进”脑袋里,考试的内容还是理论的比较多,而且现在工作的内容没接触多少理论知识,再加上中药完全是属于自学,一个月时间还是有点紧凑,所以我还是花了点时间去想怎么开展复习。 利用网络可以找到很多相关知识,但由于这个考试的知名度远远不如执业药师考试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和卫生系统的中级中药师考试(中级中药师只是广东省的职称考试,执业药师是全国性的资格考试,卫生系统中药师考试也是全国性的职称考试,三者都不太相同),大部分的知识和考题都是后两者的题纲和考题,所以前提错误的花了两周的时间在复习一些没考的科目上,复习时间剩下两周时才发现,真正的“中药学”还没看过。 当时只能及时发现及时修改复习计划,每天加多点时间在复习上,可能是年龄大了,记忆力比上学和考执业药师的时候也差了。记的东西都不太容易记住,但最后还是克服了这个困难,考试前几天时间把该复习的都过了一遍,完成了复习计划。 最终的考试还是比较顺利,大部分的题目基本上都看过,而且考题相对比较简单。但有一部分的内容实在没有办法记忆选择放弃的,例如中药鉴定学里面的显微特征,自学很难找到方法去记忆,太多知识点是自学所不能去记忆的,所以选择放弃了,所幸,分值不算高。 考试5个小时,单选40,配伍40,多选10,判断10。没想到半小时就做完了,之后边涂答题卡边重新再过一遍,又过了半个小时,我没敢放松,剩半个小时再重新看了一遍,期间发现有一题自己选A却涂了D,也够粗心大意的,所幸还是改了回来,所以检查还是有用的。还有面对一些不确定的题,花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但最终也是得懵一个答案,一个相对成功率比较高的答案。考试就这样过了。 出考场后不断回忆考题,上网查询答案,懵的题目有对有错,但主要是确定对的题目占比已经超过60分,所以总结是这次考试肯定是过的了。其实很多时候一发卷子下来阅览一遍,大概也就知道过还是不过了。 考试完了,不用复习了,这一个多月的时间也让我想起很多以前大学生活和考执业药师复习的那一段时光。虽然说取得这个证可能用不上,但我相信,知识从来不嫌多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能再一次证明了自己,这就已经是值得了!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