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念当初
会的。
收入不入账、多收少记或少付多记的查账技巧。
一、是应将所有已使用过的发票和收据的存根联都收集起来,检查号码是否连续,有无缺号、缺页以及作废的发票和收据的正联以及入账联是否粘在存根联上,然后对发票和收据存根联的合计数同入账数进行核对,看是否符合。
二、是对收款人员和交款人保存的单据相互核对,挤出差额,追去向。
三、是笔数、金额相核对,挤差额追去向。
四、是从人与人之间,收集人证与其他资料相核对。
五、是账实核对,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实事求是地加以判断。
扩展资料
审前准备
1、同一被审计单位不同项目不同时段的业务衔接。这项工作很简单,不外调阅被审计单位前期项目审计档案,从而衔接有关数据,避免重复审计;咨询被审单位的前任项目主审,掌握有关情况,特别是前期审计因时间关系而搁置的疑点等等。
2、被审单位基本情况的函证和询证。在上述业务衔接的基础上,对出现的新情况要进行函证或询证。如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的变化,分析被审单位的事权和财权,掌握该单位业务流程和资金流程的基本规律。
3、进行相关单位和社会调查。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总是相互关联的、渐进的。如果单位存在问题,特别是重大违纪违规的人和事,只要发展到一定程度,事物的对立面必然会有相关信息乃至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审计查账
昔日又见
应收账款审计需要执行的审计程序与获取的审计证据1、执行了以下主要审计程序,包括但不限于:(1)了解、评价并测试应收账款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的有效性;(2)获取了公司的销售合同,对交易内容、交易金额、信用政策等合同条款进行检查,评价报告期末客户应收款项余额是否真实合理;(3)检查重要客户的工商信息,并询问公司相关人员,确认是否存在隐藏的关联方关系、交易是否合理等;(4)向重要客户实施函证程序,询证本期发生的销售额及往来款项余额,确认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准确性;(5)执行应收账款分析程序,如周转率变动分析、账龄分析、两年期末余额重大的客户对比分析等;(6)对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进行重新测算,检查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否充分计提;(7)针对坏账准备会计估计变更,我们与管理层进行了相关讨论,我们取得了相关会计估计变更的审批资料,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金额执行了重新计算,分析会计估计变更理由的合理性,取得同行业上市公司同类业务的坏账比例计提情况。(8)执行替代测试、细节测试,对相关交易进行抽样检查,如合同、订单、发票、发货单、签收单、凭证、回款单据以及客户对账平台交易记录等;(9)检查并分析期后回款情况,对公司业务员进行访谈等。2、获取的主要审计证据,包括但不限于:(1)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内控访谈记录及其他应收账款内控相关资料;(2)重要客户的销售合同、工商资料;(3)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函证地址核对记录、收发快递单等;(4)按照抽样原则选择的样本的业务合同、订单、发票、签收单、银行回单、客户对账平台交易记录等;
我爱你和你爱我不会成正比
会的。
审计查账主要内容:
1、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盘点现金、银行存款和收费票据。其目的是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收入的真实性,并为后续审计查处违法事件(如收入不入账)等提供证据支持
2、主要是根据账面反映与实物核对。
3、通过正式座谈或随意闲谈的方式获取审计相关信息。
即对有疑点的资金去向进行跟踪,直至“水落石出”。如1992年对某金融机构审计时,发现一笔金融机构往来账转入了该单位内部账目,经跟踪发现该单位将一笔应并表的利息收入转作业务经费,审计进行了严肃处理。
4、将票据与账面核对,一般侧重于核查收入。如2008年审计某单位,审计人员通过与账面核对收入票据,查出该单位财务人员收入不入账四千余元的经济问题。
5、通过账面数字和票据的分析发现异常。如被审计单位收支业务的超常量变化,以收支票据的不合逻辑现象,如发票连号或颠倒、商品名称超经营范围等。
扩展资料:
国内外审计实践经验表明,审计在组织上、人员上、工作上、经费上均具有独立性。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为确保审计人员能够实事求是地检查、客观公正地评价与报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应当不存在任何经济利益关系,不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审计人员依法行使审计职权应当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必须按照规定的审计目标、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并严格地遵循审计准则、审计标准的要求,进行证明资料的收集,做出审计判断,表达审计意见,提出审计报告。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保持职业中精神上的独立性,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审计机构应有自己专门的经费来源或一定的经济收入,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独立自主地进行审计工作,不受被审计单位的牵制。
十年九有你十年久不遇
审计师与财务人员的沟通技巧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会计审计大混战。要问财务人员最“烦”的人,排第一的要数税务,排第二的必然是审计。相比税务人员,审计委屈得很,“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没有国家权利的保障,如何与客户财务人员展开一场和平友好的合作?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审计师与财务人员的沟通技巧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切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审计师对财务人员,应该有发自内心的基本尊重,即使到不了“任君虐我千百遍,我仍待君如初恋”这般程度。这个尊重,包括尊重对方的时间和经验。
先说尊重时间。我没见过哪家公司专门设一个岗,啥事不干专门配合做审计的。财务人员手头都有自己的一摊活。审计师应该把握恰当的沟通时机,人家才有心思陪你聊。比如尽量避免月末关账前最忙的那一天;可以在人家刚上班,杂事还没找上门的时候。同时,记住“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管是写邮件还是口头沟通,都要简明扼要,让对方容易操作,不要让对方浪费无谓的.时间猜想你的意图,甚至是帮你核对低级错误。
再说尊重经验。财务人员可能不如审计师那么紧跟会计审计业务发展,但对于自己的那摊活,一般还是门清的。到现场工作的审计师,多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却面对在这个行业甚至这家公司“深耕”多年的财务人员。如果审计师言谈中不知轻重,可能会被财务人员视作“班门弄斧”,有什么实际情况也不爱跟你多说。
当然,面对客户,审计师应该是不卑不亢。大家可能会困惑,“我尊重客户,客户不尊重我怎么办?”。其实也没什么好办法,对方不尊重你,你还得先尊重人家,然后靠自己的敬业精神和实干态度,一点一点赢得尊重了。
注意用有效的提问方式
在客户眼里,审计师是百折不挠的“十万个为什么”。养过孩子的人,对此可能比较有体会,就是你认为很自然的一件事,四五岁的小朋友总要问“为什么”,而且翻来覆去地问。
审计师的智商当然比小朋友高很多,但在客户眼中的烦人程度,可能没低太多。这就要求审计师注意提问的方式,掌握几个要领。
要领一,自己能查到的信息不要问。比如做一家上市公司审计,你就别问“我们公司哪年成立的啊?”对方的回答很可能是“你不看我们公司年报的吗?”此后很久都绕着你走了。
要领二,直接问、尽快问。审计师A怯生生走到某会计旁边问道:“张主任,您有空吗?”对方埋头说:“现在没空。”2小时后,A再去问:“您现在有空了吗?”对方还是:“没空!”2天后,A还在问:“您有空吗?”
同样面对张主任,审计师B在对方第一次说没空时就接着问:“那您今天什么时候有10分钟时间,我再来麻烦您?”张主任叹口气说:“那就下午3点来吧。”
还是张主任,审计师C笑着走过去说:“张主任,早啊,您今天这裙子颜色真好看!我能耽误您10分钟时间,问个很快的问题吗?”张主任抬起头来说:“什么事,你说吧。”
要领三,恰当描述事实,避免激发对立情绪的措辞,或者过于宽泛的陈述,例如“我看到今年的租赁费用比去年高很多,你们不是算错了吧?”“今年销售收入从去年的1000万,一下涨到2000万,你能帮我解释下吗?”
提前设想对方的回答,尽量节省来去反复的中间环节
还是以销售收入的增加为例,审计师在和客户讨论之前,要按一定的维度,如销售区域、产品类别等去分析收入的增减情况,同时配合成本和坏账损失的变动等情况有个初步分析。假如客户在解释过程中出现与已知数据不符的说法,可以有方向性地与之讨论。
选择适当的沟通对象
有些问题,该去到更多操作细节或具体生产环节时,就不要跟财务总监空对空地侃。有些问题,该问有全局观的人时,就不要跟小会计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