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6209
担心过度
先来做个选择题: 这是我最近在做的一道CIA考试题,正确答案是C。 但如果,我把题目改一下,去掉“也没有对内部控制造成缺陷”这句话,那么这一题答案还能选C吗?我想结果就不一定了吧。我们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比如:有的供应商导入,没有完成全部的审核;有些紧急采购,可能相应的手续流程没有办结;有些必要的流程,经过领导特批,就跳过某些环节,等等。虽然这些业务没有按照制度执行,但是业务本身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甚至还给公司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保证了正常生产经营,提高了工作效率。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审计师应该如何应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区分该业务有没有造成内部控制的缺陷。如果如题目中所述,未造成内控缺陷。那么,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制度,看看是不是制度设计过于繁冗,造成实际业务执行效率低下,或者不适应实际业务活动。如果证明是制度设计不合理,那么我们需要将这一情况报告管理层,提请对原制度流程进行修改。 如果该活动造成内部控制缺陷,造成业务管理漏洞。比如,某公司出纳既收付款又记账,虽然未给公司造成损害,在某种程度上还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种不遵从制度规定的业务活动,应视为内部控制缺陷,审计师应指出该错误,提醒被审计单位整改。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进而滋生出风险。其次,仔细分析未按照制度执行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如果是原制度设计不合理,审计人员可以提请公司修改制度流程。 如果是内部控制缺陷,审计人员就需要确认背后的真实原因,评价该原因是否合理,是否站得住脚,是否存在一些主观故意的因素;同时评估这一行为造成的影响,评估绕过规定程序是否必要,会造成哪些潜在影响,假如按照程序来做,会造成多少损失或影响,等等。 分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目的不仅是促成被审计单位在程序上面改进,也要让管理层重视到这个问题,防范风险。 审计人员应根据所了解的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彻底杜绝此类问题再度发生,或者增加一些预防控制,以控制这种例外情况所导致的风险。
早以晨光苏醒晚以音乐入眠
如果是政府审计,现行审计法第六章有详细规定。说大白话就是:1、如果账务处理错误就调账;2、挪用的话就归还,截留的话就上交或下拔,套取的话就停拔或收回;3、乱收费之类退还交费人,退不了就没收;4、小金库没收;5、以上行为性质严重的送检察院或纪委;6、其他问题移送相关主管部门。审计机关主要是检查监督权,处理权各个部门都抱得很紧。第6条的移送经常被主管部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屡审屡犯的根源。顺便吐槽一下。
姑娘你有大胸之兆
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的方法有哪些
你知道审计师应该怎样降低审计风险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审计师降低审计风险的知识。欢迎阅读。
1一如既往坚持廉洁审计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上严格按照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的要求,从严自律、管住自己、筑牢防线,警钟长鸣、干干净净履行职责。
2提高自身审计能力
面对当前审计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和重要性,审计人员仅仅靠以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工作经验等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审计项目的方法、技术的更新,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秉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精神,做好“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指导理论”,不断提高自身审计能力,更好的适应审计形势的发展。
3增强审计内部沟通协作
由于审计任务的多样性,且审计内容常包含多种专业类别,如政府投资项目不仅包含工程管理,房屋建筑、公路工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还包含财务会计等诸多方面,而审计人员多数是仅学一个专业,少部分人学两个专业,两个专业以上的人就特别少,即使有也难以做到既多又专。因此,加强审计团队的有效沟通、交流和探讨,审计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增加发现审计线索的可能性,进而更好的降低审计风险。
4有效发挥计算机数据审计优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被审计单位应用数据库记录业务数据,数据量十分庞大,而审计时间、审计资源有限,审计任务艰巨,审计人员不得不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抽样审计固有的'风险可能导致未抽审的项目存在财务数据重大错报等情况未被发现。计算机数据审计则可以很大程度降低大数据背景下的审计风险。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采用计算机数据审计可以大大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加大审计检查覆盖的范围,进而降低审计风险。
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通过审前风险预测对审计风险进行正确评估。对被审计项目所面临的经济、社会、法律环境以及潜在的风险性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并据此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方案等,将审计风险预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其次,审计实施阶段做好过程控制。主要是根据前期的风险分析选择适当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建立审计方法的实施程序,进而降低、规避或转移审计风险。例如,审计实施过程中,选派合适的审计人员,确定合理的审计抽样范围,有限的采集审计证据,严密的进行审计质量检查,准确的对发现问题进行定性,最后做到事后监督与评价并对审计结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评估和修正,从而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
6强化审计人员风险意识
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固然重要,强化风险意识亦不容忽视。正确认识审计风险不仅是审计人员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的责任和风险也越来越大。审计人员应充分重视如何采用有效的审计方法和技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审计任务,并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呆不拉几
如果是政府审计,现行审计法第六章对该问题有详细规定:1、如果账务处理错误则调账;2、如果挪用则应归还,如果截留则应上交或下拔,如果属于套取则应停拔或收回;3、出现乱收费之类的情况应退还交费人,退不了则没收;4、对于个人小金库应没收;5、以上行为性质严重的送检察院或纪委;6、其他问题移送相关主管部门。审计机关主要是检查监督权,处理权。
优质审计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