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974
外向的孤独患者
人力资源管理行业发展到今天,从最开始的行政人事一体,发展成公司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看出人力行业的发展逐渐趋于完善,也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公司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人力资源行业在2020年发展的趋势又是如何的?渊大教育就给大家来详细的盘点一下。 小编根据市场的发展状况,给大家列举了人力资源人才发展的六个方向,大家可以具体来看一下: 1. 人力资源运营以外包为主 人力部分发展的2020年,可能大型人力资源部门不再存在,将会出现集中式的团队他们不仅与高管人员在战略上进行合作,也管理与外包机构的合作。这些专门做人力咨询的公司,一般会针对企业的要求做一站式服务,从招聘到职业培训再到离职面试无所不包。 2. 远程办公逐渐发展 越来越多的公司提供更为灵活的工作安排,并将其作为福利计划的一部分,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灵活办公室会逐渐确定工作的关键因素之一,这样员工不仅取得便利,企业也可以节省办公间的费用。所以2020年的人力资源部门将适应招聘、管理远程员工,也会因此获得来自世界各地优秀的候选人。 3. 招聘将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竞技运动 由于能够远程办公,招聘人员会考虑来自全球各地的应聘者,人才库的扩大也意味着人才竞争的加剧。未来各个企业为了能够招聘更优秀的人才,人力资源部门将会拥有更匹配的基础设施,辅助他们招募到优秀的人才,也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员工团结一致的工作。 4. 朝九晚五时间制发生改革 公司将不再以每周工作40小时的标准来衡量员工,而是以项目为基础,以产出的成果作为绩效衡量的标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力。 5.人力资源成为培训(和再培训)的中心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员工很容易在技能上落后。到2020年,雇佣新员工依旧比留住现有员工成本更高。一旦公司找到了合适的人选,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留住员工,培训就是吸引其留下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个时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需要与与其他部门合作掌握新的技术,促进员工和自身不断学习,这对公司和员工都是双赢的。 6.对小众人力资源专家的需求将会增加 随着广义人力资源职位的取消,对具有专业知识、熟知专业领域的高素质HR的需求将会增加,在医疗和政府等受到高度监管的行业中,尤其如此。未来需要更多更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人才专家。
黒车载一程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年代,但是它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理论可以说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它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以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推动力的。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人事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两个阶段。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是以事为中心,对人实行刚性管理,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大型化、集中化仍然相当程度地影响和左右着人事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人们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更多地要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化管理,要求对人的尊重和人性管理,要求对人的关怀和柔性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科学技术的更新的加速,一方面促成部分工人的失业,增加了对员工培训的要求,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对白领员工的依赖更加增强。此外,世界经济市场的形成,资金、技术、人力的跨国流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再加上国际竞争的激化,民权运动的广泛开展,通货膨胀的加剧,各种反歧视法规的纷纷出台,都给就业市场带来重大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对企业人事管理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重新审视、检讨以往的人事管理的价值观,采取了更为人性化的管理里念和模式。把人视为资源,视为人类社会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活的资源,这就引发了把人事部的牌子砸掉换成“人力资源部”牌子的变革运动。人力资源管理不是以事为中心、因事管人,而是以人为中心,以开发人内在的潜能,发挥人内在的积极性为原则。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开始了新的篇章,一、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一)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二)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以人事事务处理为主要核心功能的阶段,人力资源无法为企业创造看得见的效益,无法形成显著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中心。二、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最大的意义在于人力资源管理功能的扩张和完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发展趋势一、由随意性大的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科学化趋势二、由人治走向法治------制度化趋势三、由以物为中心走向以人为中心------人性化趋势四、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由事务性部门走向战略性部门-------战略化趋势五、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由办事人员走向只能专家-------专业化趋势六、人力资源管理由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社会化、国际化趋势七、人力资源的激励有薪酬独木桥走向薪酬与文化并行道-------激励非物质化趋势
翻云覆雨风平浪静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问世于20世纪70年代末。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虽然不长,但人事管理的思想却源远流长。从时间上看,从18世纪末开始的工业革命,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被称为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人事管理让位于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管理阶段又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工业心理学阶段、人际关系管理阶段。(一)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以弗里得里克?泰勒等为代表,开创了科学管理理论学派,并推动了科学管理实践在美国的大规模推广和开展。泰勒提出了“计件工资制”和“计时工资制”,提出了实行劳动定额管理。1911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这本著作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二)工业心理学阶段以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等为代表的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推动了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进程。雨果·芒斯特伯格于1913年出版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标志着工业心理学的诞生。(三)人际关系管理阶段1929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率领一个研究小组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九年的霍桑实验,真正揭开了对组织中的人的行为研究的序幕。 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又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提出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两个阶段。“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在以前普遍称为人事管理,继人力资源管理之后又出现了人力资本管理的概念。有人认为把人当作资源或者资本都存在不当之处,不过,人员受雇期间人的工作能力是企业的资源,但这种资源和其它资源相比,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何道谊在《企业模式的趋势与人员能力管理》一文中提出以人员能力管理取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并把人能管理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对人能的数量和质量水平的管理,提高人员能力,包括人能的建造、保持和提升,一是对人能的使用和发挥的管理,提高人员能力的发挥水平,包括有效地使用人能、发挥人能的功效,这是以人能管理为中心的人事管理的两大根本职能和价值。从长远的发展观点来看,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概念的提及都带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适应企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如果换以人员管理的概念,则可以给相关的管理内容提供更大的空间,包涵更多的管理意义。解放思想,回归自然,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采取相适应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管理目的,使人、财、物三者达到最佳配置,企业生产得到最佳效益。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原因1.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不仅是被管理的“客体”,更是具有思想、感情、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如何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并为企业组织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永远都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课题。2.对一般管理者。任何管理者都不可能是一个“万能使者”,更多的应该是扮演一个“决策、引导、协调”属下工作的角色。他不仅仅需要有效地完成业务工作,更需要培训下属,开发员工潜能,建立良好的团队组织等。3.对一个普通员工。任何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但自己适合做什么、企业组织的目标、价值观念是什么、岗位职责是什么、自己如何有效地融入组织中、结合企业组织目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如何设计自己的职业人生等,这是每个员工十分关心,而又深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相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会为每位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四、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人力资源经理证书的区别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人力资源经理证书的区别:1.人力资源经理(human resource manager,HRM)是指计划、指导和协调机构的人事活动,确保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管理理赔、人事策略和招聘的高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经理证书是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面向全国推出的人力资源经理培训项目,《人力资源经理》证书是一种资质证书、岗位能力证书、任职资格证书。2.人力资源管理师(Human Resources Professional,HRP)是指从事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师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职业资格证书之一,是由国家劳动部统一组织考试,全国统考一年两次,分别为每年五月份和十一月份,考试合格后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职业技能鉴定证明、劳动工种(岗位)操作技能证明、职业准入证明。
优质人力资源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