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2362
谢娜再疯再颠也有张杰宠
【导读】相信大家对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发生重大变革这件事有所了解。2020年7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类别调整公告。从官方公告内容可以看出,将会有多种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将在本年度分两批退出。其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也在退出名单。明年开始(2021年)人力资源管理师改变了发证主体,人力资源管理师改为由企业和人社部共同认定。那么对此此次变革,HR该何去何从呢?
人力资源管理师取消国家认证,是真的吗?
7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对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退出目录有关安排进行公示的公告》,其中,80个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将退出。公示的附件里包含了人力资源行业的两大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和劳动关系协调员,且作为第一批职业资格退出的目录,今年9月30日前将正式退出政府认证。
不过,此次“退出”并不代表“取消”,而是由“职业资格评价”改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2021年起,人社部门将不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师的统一鉴定和颁发证书,而是改为由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来进行等级认定,并由他们发证。
小编认为,本次改革的重点在于国家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了企业作为用人主体的重要性,把人才职业技能等级的评定交给市场和用人单位,政府转而对这些评价机构进行监督和服务,企业一方面可以更加了解选人用人的实际情况,对于人才队伍的建设也更为有利。
但是对于普通的HR意向从业者来说,拿下最具竞争力、代表自己专业实力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依然是求职成功的重要条件。
除了人力资源管理师,HR还能考什么?
我国的经济师考试于今年年初进行了正式改革,首先是调整了考试专业设置,由“15个专业”调整为“10个专业”。其中,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过之后,将同时颁发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证书和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同时,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分三个级别可对应原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经济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初级职称);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级职称);高级经济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高级职称)。
其次,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职称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考试,人社部颁发证书,随着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取消国家认证进入倒计时,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度。经济师作为专业技术资格级别证书的一种,主要针对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是一种专业技术职称,代表着某种专业能力和级别,和会计师、工程师一样,一般对应着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更高的岗位工资标准,从业范围也更广一些,除了具体的HR工作之外,还会涉及到工商管理、金融、人力、建筑与房地产、知识产权、保险、旅游等领域。
因此,除了相关证书的效力比原来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师更高之外,还将作为HR职称评定、升职加薪的依据,大幅提升相关人员的退休保障待遇,并使之享受一二线城市人才引进的政策待遇,有利于积分落户和子女上学。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发生重大变革,HR该何去何从?”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想再这样自欺欺人了
法律分析:取消专业限制,条件放宽,并且必须时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在校生。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这青春恰是一行波德莱尔
1、人力资源师是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的一种认证,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人才十分稀缺,据调查显示,很多都是干行政出身的,最近几年有高校开设了人力资源专业,但是这些毕业生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其反映为人才资源队伍的国际化水准不高,国际通用型人才十分紧缺。在加入WTO的背景下,中国人才资源队伍的素质,不仅急需在总体上大力提升,而且要实现三大战略性转变:由再现型素质向开拓创新型素质转化;由内向型素质向外向型、国际通用型素质转化;由单一型素质向复合型素质转化。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国内现在需要中高级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量为600多万,其中北京缺40万,上海缺60万,广州缺50万以上,武汉也在30万人左右。中国大部分企业中的人事部门已转化为人力资源部门,而掌握专业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拥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极其稀少,据了解HR人才的缺口在全国达50万人以上,仅上海保守估计缺口就在4万人左右,大连已达到3万人左右,全国已有13000多人参加了该职业的资格认证,该职业的人才已成为社会中的紧缺人才,经过专业培训,拥有资格证书的HR人才,已成为企业争夺的对象。2、人力资源管理师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中级)、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技师)、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高级技师)。人力资源师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张试卷。“理论知识”的题型是单项、多项选择题;而“技能操作”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等。考试内容涉及企业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六部分以及相关的基础知识。
我恋爱了
自从新劳动法颁发以来,专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备受重视。再加上各大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毕业生学非所用,进而这个行业产生了大量人员缺口。而且目前人力资源的薪资待遇在职业调查中是十大高薪职业之一。所以不管是从竞争力度方面来讲,还是从薪资方面来讲,目前都是进入这个行业的最好时机。
姑娘青衣一缕就差嫁衣一袭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胡锦涛在十七大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全面胜利,必须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打造职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人才队伍。提高人力资本价值,开发人力资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人才管理机制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有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人力资源从业者规模约为500万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然而,与欧美等世界发达地区相比,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的职业化规范和标准建设基础较弱、起步较晚,人力资源从业者规模快速增长与其职业化建设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从业者在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化素养等方面参差不齐,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效果。据调查表明,至2005年接受过专业性人力资源教育和系统学习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仅8%左右。大力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标准及规范建设,强化和全面提升我国人力资源从业人员队伍的职业化能力和素养,既是实践科学发展的人本观、人才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强国人才战略的必要举措,还是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重要环节,更是促进人力资源从业者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实现职业发展的根本途径。2009年5月,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历时8年的研究,综合应用国际先进标杆研究、国内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典型样本深度访谈研究、大规模样本调查与实证研究、5年的试点及长期跟踪考察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及系列化的严格研究流程,隆重推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水平标准》。标准立足中国企业实践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规范,对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职业特征、素质特征、职业道德等内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说明。
优质人力资源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