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中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内容

我不是一个人阿因为你还有我阿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330

首页> 职业资格> 兴和中级健康管理师考试内容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可以

已采纳

健康管理师有哪些考试内容?报考条件是什么?怎样备考效率更高?我整理了健康管理师考试的相关信息如下,供各位考生朋友参考与了解。

健康管理师考试内容分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

其中基础知识部分包括健康管理概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常见慢性病、流行病学、健康教育、营养与食品安全、运动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健康信息学、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健康保险、相关法律法规。

操作技能部分包括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管理案例。

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具有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

具有非医药卫生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具有医药卫生专业中等专科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健康管理师(三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我们先要了解健康管理师的考情以及重难点,比如理论中1、2、4、7、8、9、14章,在这几个章节中考试的时候涉及到的知识点就会比较多,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一些。

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要具体到节甚至到每个知识点,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原因,我们很多学员都是碎片化的时间,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每个知识点自己需要多长时间要严格把控,防止拖延。

大部分人都不擅长死记硬背,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应用技巧,比如联想记忆、口诀记忆、对比记忆等,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理论要结合实践,一味地追求书本上的知识点的记忆是不可行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还要了解每个知识点是怎么考的,先跟着章的习题进行,每学完一章节就进行练习,练习完成整理错误题目、分析错误记录下来,然后再把错题做一遍。理论学完之后再整套进行练习,技能的学习和理论是一样的。

40评论

回首寒暄

健康管理师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门考试科目,两门科目均采取电子化的考试方式,考生答题需要通过操作计算机来完成。

《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健康管理概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常见慢性病、流行病学、健康教育、营养与食品安全、运动学、心理学、康复医学、健康信息学、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健康保险、相关法律法规。

《操作技能》考试内容: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管理案例。

两门科目考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60分及格,设置单选、多选、案例分析等多种题型。健康管理师考试成绩管理师方法为非滚动制管理。考试成绩合格的人员,统一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健康管理师是国家职业资格,还是有难度的,而且健康管理属于医学类学科,与其他行业的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而且专业性和严谨性也比较强,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比较枯燥、难懂。

对于医药卫生专业的考试来说,有了专业知识基础,备考会有容易些。但是对非医药卫生专业的考生,健康管理师是一个崭新的内容,好好备考。

健康管理师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私人保健顾问及高端私人健康管理顾问机构、医院、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等,工作中以实操为主,所以学习健康管理师要把知识运用于实践,把理论带入到临床。

31评论

终究不懂

健康管理师考试科目内容:营养、心理、运动、康复、基础医学、中医养生、慢性病管理。

1、健康管理师考试科目:

分别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理论知识(9:00~11:00);操作技能(14:00~16:00)。各科满分100分,均达到60分为合格。必须两科一次通过,一科没过成绩不保留。

2、考试用书:

《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健康管理师-知识基础》。其他参考用书:《家庭医疗健康》、《我国群众营养膳食》、《我国群众膳食营养元素参考摄取量》等。

3、考试安排:

目前健康管理师考试每年有四次,考试时间为每年的3月、6月、9月、12月,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健康管理师报名时间通常提前一个月进行,即健康管理师报名时间为2月、5月、8月、11月,具体时间还请以各地最新通知为准。

健康管理师的优势:

1、十二五规划,营养与保健纳入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中国将成为全球健康产业大市场。

2、中国大健康产业步入黄金期,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预言保健产业将成为世界“财富第五波”。

3、健康产业翻四番,3 .8万亿增至16万亿,健康服务业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4、以前没有健康产业,现在健康产业是人人都需要的事业。马云都说了,下一个超越他的人肯定出现在健康产业!

5、我国体检人群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素养状况不容乐观。

6、医院、社区都将设立健康管理中心。

7、慢病发病率已逐渐呈年轻化趋势,中国慢性病导致的死亡数比例偏高,慢病管理迫在眉睫。

16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