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7547
咬着棒棒糖拽天下叼着巧克力闹你心
2019年经济师考试经典答疑:同期利率计算题 问题内容: 经济师考试同期利率计算问题:一张2000年发行的,面额1000元,期限5 年,按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国库券,于2003年在市场上出售。经计算,年实际收益为50元。若当时2 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为4.8%,则这张国库券最接近同期利率水平的市场价格为( )。 A 1022 B 1032 C 1042 D 1052 这道题与你在网上的题是不同,这是按年付息,你讲的题是到期还本付息,公式是下面的: 实收益率=「年利息收入+(面值-市场价格)÷实际保留年数」÷市场价格×100 % 那么,这道题该用什么公式呢? 老师回复: 你好!首先,你这道题已经超出了初级经济基础这门课程要求的范围和难度。 且这道题题目叙述不够明确。50元的实际收益在时间上界定不清。 现为你解答如下:正确答案为1052。经济师论坛 这道题属于财务会计有关债券估价的范围,涉及到货币的时间价值问题。 假设甲从发行商手中买过该国库券,甲在2003年卖给乙。那么,这道题我们只能根据提供的银行存款利率为两年期,推断50元的实际收益为乙每年获得的,因为乙的实际持有债券时期为两年。那么: 第一,乙在2003年底将获得50元的利息。 第二,乙在2004年底将获得50元的利息,折现到2003的价值为50÷(1 +4.8%)=47元。 第三,乙在2005年底将获得50元的利息和1000元的本金。折现到2003年的价值为(1000+50)÷(1 +4.8 %)÷(1 +4.8 %)=956 那么,根据这个必要报酬率,2003年当时的市场价格应该是以上三步之和=50+47+956 =1053,最接近的答案为D。
playboyPlaygirl
专家认为抓紧时间进行考前复习非常重要,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结合习题复习知识点 专家建议学员在学习的时候,最好结合习题、例题进行知识点的学习,这种做法对知识点的理解十分有帮助,有利于考生学以致用。目前考生的复习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只看书,二是只做习题。很少做习题往往容易造成眼高手低的结果,考试极难通过。只做习题而忽视对书本内容及知识点的复习也不利于通过考试,对知识点和原理不熟悉,当试题出现大的变化时,考生答题往往会不知所措。 但专家同时提醒考生,在剩下不多的时间内,一定要把握好做习题及复习课本知识点的度,搞题海战术是不明智的做法。再次熟悉考试大纲、指定教材 考试大纲是经济师考试最重要的资料来源,它划定了考试的范围,并对知识的重要程度进行了划分,理应成为考生复习的依据。而对指定教材进行再次学习,则有利于明晰教材知识点的架构,同时还有利于对书本知识的查漏补缺,避免重要知识点被遗漏。 模拟实战严把时间 经济师考试的时间是三个小时,专家提醒考生在做模拟试题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要求自己,有很多考生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考试时间的把握,真正考试的时候时间明显不够用,许多会做的习题做不完,一致于前功尽弃。 “改错”复习法甚为有效 复习时间太紧,不适宜做大量的习题,这样“看题”尤其是“看错题”倒成了有效的复习方法。据介绍,所谓改错复习法就是要加强对以前做错的习题的复习力度。专家建议,考生在做完习题后,要用红笔将做错的习题标出来,然后花足够的时间搞清楚错的原因,进行深刻思考。以后再复习的时候,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到这些错题上面,进行反复思考和理解。等真正搞明白考题对与错的缘由后,即使在考试中试题发生了一些变化,考生仍然可以正确的给出答案。
优质职业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