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6586
当年的单纯已不属于我
中西医临床医学其实就是最早的中西医结合,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采用中西医两套技能培训,本质上讲还是中医学;而临床医学就是简单的西医临床学。中西医临床医学到时候可以考取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可以采用中医、西医两种手段,就是可以开中药和西药;而单纯的中医师和执业医师(临床医学)在临床中很受局限。临床医学:本专业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培养方向是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临床医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掌握中药学与中药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各类中药和中药资源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制药企业、流通领域及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中药资源调查、开发、科学研究、综合利用、生产加工、质量监控、营销与管理的高级中药资源学专门人才。
癫神
我是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学生,我们学校也有中西医临床专业,其实不存在那个好那个坏,只是就业之后的方向不同而已,临床医学一般就是专业大夫,比如专业的外科内科等,中西医就是比较全面的大夫,比如社区大夫,医务室或者自己开诊所等,你既然要出国,肯定一本要比二本的机会更大,而且出国的话你就只用考虑临床了,因为国外真的鲜有中西医这个专业,楼上说学医苦,学医累,我很赞同,不过从楼上的话中我可以看出楼上并非是真的自己愿意学医,一切由兴趣决定,一旦你是愿意学医,又何必怕吃苦呢?我当初是非临床不读,所有的志愿都是临床,所以到了青海大学虽然不是我理想的大学,不过我还是很开心…
童话里没了公主只剩巫婆
《你真的会跑步吗》(北京医师跑团)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PQg 提取码:s9zf书名:你真的会跑步吗作者:北京医师跑团豆瓣评分:9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8-1页数:348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兼具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的跑步书籍,由著名体育团队——北京医师跑团的专业医生撰写,他们的学位均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来自北京协和、陆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他们不仅具有资深的专业背景,本身更是跑友,有马拉松跑步经验,更有对赛事中跑者丰富的救治经验。书中详细讲述了不同体质的人应该怎样跑步、怎样评估身体认知自己、跑步热身、制定跑步计划、优质跑姿训练、身体不适的信号、运动损伤预防与身体复健,马拉松、越野和铁人三项的选择,跑步常见损伤及防治等内容。可以说,这本书是马拉松的金牌教程,也是北京医师跑团给你权威、专业的运动建议,是他们为中国跑者量身打造的第一本跑步书。编辑推荐:1、本书是一本兼具医学性、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的跑步书籍,由北京协和、陆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的专业医生撰写,学位均为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他们不仅具有专业医疗经验,本身更是跑友,有马拉松跑步经验,更有比赛中对跑者的救治经验。2、本书得到诸多社会名人的推荐:王军霞(奥运冠军)、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 、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 )、宝马大中华区倾情作序!张长晓(中意文化交流大使)、水木年华(音乐人)、陶绍明(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李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鼎力推荐!3、北京医师跑团于2017年2月荣获由中国田径协会评选出的中国十佳跑团;2017年8月荣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7月成为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医疗组副组长单位。国家层面的认可使跑团具有保障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北京医师跑团自成立以来作为官方医师跑者参与国内半程以上马拉松赛事113场,出动医师跑者超过5300余人次,参与救治受创伤、损伤、拉伤甚至昏迷和心脏骤停跑友超过8000余人次。4、本书也得到诸多媒体的鼎力支持,初步有意向的有北京卫视《我要当医生》支持;河北卫视《加油向前跑》支持;19日全国首届医师节,本书将办一场隆重的新书发布会;宝马集团支持,中国各大马拉松赛事前的营销活动;悦跑圈、咕咚、马拉马拉、UTO、新浪跑步、李宁等合作宣传推广;各大知名跑团的联合支持……名人推荐:这本书是我力荐的关于马拉松如何科学训练与自身多方面协调进步的一本符合大众首选的好书,我本人受益匪浅,与我自身的经验与积累如出一辙,让我又一次在训练与实践的基础上得到了科学性的升华。——王军霞(中国首位奥运会长跑冠军、“东方神鹿”、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 米冠军)我认为,通读此书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能让自己更加系统地了解马拉松运动的专业医疗知识,让自己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保持更好的竞技状态。其次,如果有更多的跑者拥有了这样系统化的运动医学知识,在比赛或训练中也可以利用自己积累学习到的知识,帮助更多人实现马拉松赛道上的梦想。——毛大庆(优客工场创始人、董事长 )本书的作者既是医生,又是跑者,结合医学和自身经验给出的结论,无疑是系统的、权威的。想要通过跑步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这本书给予了专业的指导、科学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理论依据,相信在目前方兴未艾的跑步热潮中,本书一定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跑得更长更久助力。——励建安(美国医学科学院国际院士)作为北京市各级医院的专业医生,他们用轻松、幽默的语言和图文并茂的文章,将跑马与医学相结合,科学、合理的跑马,如何了解自身的情况、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如何参加长跑活动,马拉松跑前、跑中、跑后要注意的事、要干的事都在这本书里有了详细的讲解。从医疗的角度来和大家聊一聊跑马的,这还是第一本。——朱希山(北京医师跑团团长 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医疗组副组长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这些年来由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频繁,养成了不喜欢运动的习惯,看了这本书后,跑鞋已备好,你呢?——张长晓(中意文化交流大使,被意大利晚邮报誉为“当代马可波罗”)获得运动快乐的训练原则是循序渐进、合理有序地安排锻炼计划。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劳损总是难以避免。如果您希望获得健康,避免劳损的痛苦,这本书或许可以给你有益的方法。——陶绍明(前中国国家队长跑教练、英陶赛事管理公司董事长)作者简介:北京医师跑团成立于2015年11月,跑团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跑团目前实行正式团员(医师跑者)、预备团员和跑友群三级管理,其中注册团员共有827人,正式团员全部来自北京市的各大三甲医院,全部具有执业医师证和急救证,90%以上具有半马以上比赛经验,80%的团员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北京医师跑团于2017年2月荣获由中国田径协会评选出的中国十佳跑团;2017年8月荣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7年7月成为中国马拉松委员会医疗组副组长单位。国家层面的认可使跑团具有保障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北京医师跑团自成立以来作为官方医师跑者参与国内半程以上马拉松赛事113场,出动医师跑者超过5300余人次,参与救治受创伤、损伤、拉伤甚至昏迷和心脏骤停跑友超过8000余人次。2017年4月受中国田协和第13届全运会组委会邀请,担任全运会马拉松官方医师跑者,并在《中国马拉松·领跑者》杂志发表专刊,介绍医师跑者经验在全国推广。此外,北京医师跑团作为医师跑者参与北京马拉松、中国—东盟马拉松等高质量赛事,出色表现受到普遍关注;作为跑向2022向冬奥会献礼的100场公园半程马拉松的官方医疗合作伙伴,全年每月1-3场的高频次赛事保障了出镜率和刷屏率。广泛的赛事参与,使北京医师跑团的团服成为赛道上靓丽的风景线,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和影响力。本书作者名单主编:朱希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主编:冉令军(国家游泳队队医,康复医学治疗师)马明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编委:王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瑞军(武警总医院)王新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石伟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朱跃(海军总医院)刘宝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刘磊(北京协和医院)李士博(清华大学附属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李积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鹏(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张春秋(冉冉健康)张勇(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罗婷(冉冉健康)周艳(陆军总医院)孟璐璐(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赵业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赵泽源(冉冉健康)侯珏(北京老年病医院)宣新新(中国政法大学校医院)常三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段敏刚(海军总医院)
风吹麦浪他我的少年雨滴碧海她我的新娘
做什么都可以,但千万别做医生(即“临床医学专业”,下文的“医学”也全指“临床医学”其他专业我没学过,不清楚,不知道,不敢说)。为什么?因为我就是个医生,我是过来人,从医多年,帮人无数,救人也不少,但这一切多有付出,少有回报,还身心受损严重。想当年,也作为热血青年的我,在亲友的支持下,再加上看到医生的形容词是“伟大”、“博爱”,就热血沸腾,就头脑发热,就拍脑袋决策,导致今天仍然在走这条不太平坦的路。以下是我的亲身体会:1:收入低。在这个所谓物欲横流的社会,当然要先说钱了~医生收入不低,但是“收入÷工作时间<<普通白领收入”。你要想在医院里站住脚,你必须无怨言地加班,所以“时间”较多。当然,你可以趁火打劫,例如某些外科医生去小县城一个周末就能赚几十万,但他们是否想过这些钱是那些人的多少血汗的结晶(小县城的人月工资2000元已经属于高收入)?如果喜欢钱的话,为什么不去做地产?敲诈的事让小的去干,你就去旅游行了,何必弄脏“医生”这个词。?没有道德的人拒绝做医生,也算是一种慈善。2:无大学生活。别的不用说,说说闲暇时间就行了,晚上和周六日照常自由掌握,但是自习室里也满是人,并非个个都是书呆子,而是这一专业要记的东西太多了,稍一放松,就是懒惰,就要挂科,春节,假期也不比别人少,但要记住带几本书回家过年。我的大学比高三更痛苦,所以说:学医没大学生活,大学只有学习。3:就业率低。医生的确是热门专业,但好就业是多年前的事了,是我那几界及之前的事,现在就是因为这个专业太热门了,所以各学校扩招,所以医学生太多,所以供大于求,不信查查看,各界临床医学生有多少,估计中国甚至世界的医院有多少,每天又有多少人生病看医生,就可以估计出医学专业就业的严峻程度了,所以现在医学院有句流行语:毕业=失业。3:前途渺茫。医生的升职有个法定的规则,即是够一定年限才可以升一级,也即是你变成老头子时才能获得最高职称,做医生想像比尔盖茨那样少年出英才?想30岁享誉全国甚至世界?可以,拿个诺奖就行了。曾经壮志满怀的我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为了尊老爱幼就不得不忘记那童话般的梦想,老老实实地过着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别笑我,我的今天可能就是你的明天,不单指医生,任何职业都是,试想一下你身边有多少人不是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包括你的父母!)4:时间少。做了医生等于失去了生活,除非你想失去工作,否则你的手机必须时刻保持待机状态,你必须做好随时出诊的准备。我试过一连四天午夜出诊,还要保证白天上班不迟到,为了保证工作不出错(医生出错≈出人命),我给自己扎了几针提神,这种针很伤身体,但是我不能不用。旅游?做上院长再打算吧!(写这文章我中断了2次,就是因为接到急诊电话,虽然这是病人家属对我的肯定的表现,但的确不大爽,其中一次太急,出了门才发现我穿着睡衣@)5:一辈子考试。学校里的考试少不了,毕业后首先参加执业医师考试,之后中级考试,副高考试,正高考试,执业医师定期考核两年一次,经常的有医院考试,卫生局考试,这些考试一年起码三四次。总之一辈子考试,考试不通过,后果很严重,即失去治人的资格,硬要治就犯法了(我并不是抱怨这个制度,相反,这体现了中国对人生命和健康的关爱,应该支持)。6:难做人。“医生很受尊敬”这句话没错,但前提是能把人治好,即使病人患有艾滋、cancer,你没把他治回原样,你会有90%机会被鄙视,有50%机会吃官司(即使输的机会少也烦死人),甚至有的低素质的人会去你家闹事,我现在天天害怕新闻上的打杀医生事件在我们医院发生,更害怕发生在我身上,所以我见到重病的病人都不敢治,直接导致我的收入再次降低。另外,一样,当你的亲人患有重病时,你治不好,或有的病是不可能一下子治好的,而他不明白,放弃你的治疗去请别的医生,那么从此以后你见他一次就会尴尬一次。7:受良心责备。“医生是爱心的代表”,这句话不够准确,应改为“医生是人类的爱心的代表”你救了很多人,但你必须杀很多其他生物来做实验,如众多不会反抗的小白鼠,甚至是小猫和狗,他们在我手上一个个死去,分解,他们死前的眼神各异,有不解,有恐惧,有悲哀,甚至有鄙视……但我必须去干,不留情地干脆利落地干掉他们,否则导师会鄙视我,否则考试不及格,否则你要重做实验以致更多的动物惨死。记得有一次我对小白鼠进行取血,我没带手套,因为它不会伤人,只是毫无意义地挣扎,并用哀求的眼神看着我…但该干的仍旧要干:用手指把它眼边的皮拉紧,眼球突出,心一狠,镊子一夹一拉,血从那个失去眼球的空洞里喷出,装入试管……我最近还常梦到那只小白鼠的眼神……8:怕鬼。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我以迷信为耻,但有些事不是想不怕就可以不怕的,就像很多人想专心而又不能专心一样,这是人的天性,所以请允许我怕它而且说出来。我就是怕那东西,但好像天注定一样,我一毕业就有机会接近那东西~我值夜班,每次巡逻走在病房通道前,听到病人的呻吟和怪叫,我就想起鬼片里的情节,但我和鬼片主角的行为截然不同,主角们逃跑,而我,出于职责,必须推门进去问声好(如果在电影里,我必定是个找死的傻x)。为了改变这状况,我去讨好院长(不是贿赂,只是言行放低得像个旺财),院长最终同意我改为上日班,但他老人家脸色很难看。[备注:你可以认为这些都是我的个人问题,但这些都是事实,我把该说的都说了,你的人生你做主。事例很多不一一列举,可以上网查而证之,对于某些个人经历查不到的,可以不信,但稍微注意一下也有好处请各位手下留情,别人肉我,别公布我的资料,因为上文可能会损害我母校和医院的利益,也会让我背上骂名,我只想帮某些人(包括自己),而不希望任何人和机构受害,谢谢。同时,希望病人和政府体谅和关爱我们这一群体,我们也是人,我们一世学习,考试和工作不单只是为了钱和荣誉,还为了你们和生活和家人。此致~敬礼此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是说教,任何人看此文章都只能作为借鉴,都要保留一点自己观点,此文章所造成一切成果或后果我都不接受或不承担。此文章为公益文,欢迎转载,但请不要注明出处。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