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法修订的基本原则

饮泪装欢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656

首页> 医学> 执业医师法修订的基本原则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笑你善演

已采纳

将《执业医师法》改为《医师法》,将医师队伍治理法治化提高到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的高度。与修改前相比,从参与主体、管理环节和法治手段方面都更加丰富和多元。二、提高医师队伍水平是《医师法》修订重点。医师资格考试的最低学历门槛提升至大专以上。伴随《医师法》的实施,将对医疗行业带来怎样影响?1、提高医师的政治、社会地位、职业安全待遇不论是将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还是强调各医疗机构,乃至新闻媒体的责任,包括医师节的法律化,都是为了提高整体医师的政治待遇、社会地位待遇、职业安全待遇。2、规范医师行为,但不限制正常专业探索对医师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行为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5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3、「超说明书用药」入法,公共场合施救免责救治中,在尚无有效或者更好的治疗手段等特殊情况下,医师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以后,在探索性医疗的治疗中不能受限。4、开放多点执业探索空间医师可以依法组织和参加医师协会等有关行业组织、专业学术团体。法律依据:《医师法》第三条:医师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规范,提高执业水平,履行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78评论

不相往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是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的法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修订通过,自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