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状元到首席经济师

抓紧我的手永远不放开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028

首页> 职业资格> 从状元到首席经济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与我念初

已采纳

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本科生,其实有许多优秀的校友,下面只说几个1华夏证券原董事长、总经理邵淳,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系,1966年毕业。1993年华夏证券公司成立,因为工商银行和华能集团均为华夏的大股东,经两家协商后,将邵淳调过去做总经理,1996年晋升为华夏证券的董事长。证券公司在当时还算是一个新兴事物,无论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都存在不少问题,邵淳仅仅用了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就把华夏的投行业务带到了行业顶峰。1997年,又把华夏的综合业绩做到了业内之首,成为中国证券业当之无愧的老大。此时的他意气风发,做事情时不仅大胆,而且带着豪迈侠气。1996年底的一次义务秘密救市则是他至今仍引以自豪的漂亮的一仗。2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锋,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财会专业。1986年,原兵器工业部在其下属的二百多家企业中选拔符合“四化”要求的人才。经过层层严格的考察,他被调到北京担任兵器工业部财会司副司长,分管部属企业、事业单位的财会工作。1998年4月,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他离开军工行业,来到华夏证券公司任总会计师。2007年初退休后,他受邀继续从事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工作,现为协会常务副会长。他说自己做了一辈子的总会计师,能够理解这个职业的酸甜苦辣,所以愿意在协会里发挥一点自己的余热,为中国特色的总会计师事业发展而尽自己一份力量。3中央银行行长戴相龙,1962年考入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系。自1995年以来,戴相龙担任了7年半的央行行长,在参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化解金融风险中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7年多来,不管是1998年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补充资本金,还是1999年成立4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银行14000亿元不良贷款;不管是开始对信托业的第5次清理整顿,还是对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的清理整顿,戴相龙为防范金融风险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中国有效地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功不可没。对于戴相龙在防范金融风险方面所作的工作,时任总理的朱镕基同志曾经亲口嘉许。4北京市税务局原副局长张富珍,1949年6月毕业于华北财经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前身)税务系。从北京市西城区税务分局、财政局办事员、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到西城区政府财政科长、西城区财税局副局长,再到西城区财贸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西城区副区长,后又到北京市税务局任副局长。张福珍虽然换了多个岗位,但一直在税务及相关领域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做出了突出成绩,被北京市民推选为第九届市人大代表。他所在的西城区财税局曾被评为全国财政、税务系统先进红旗单位,全国财贸系统28面红旗之一。

32评论

也许一生都记得现在

万喆经济学家简介如下:万喆,女,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经济学家的概念:经济学家是指拥有自己的经济学范式与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经济学人。有没有自己的经济学范式与原创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是衡量一个经济学人是否经济学家的唯一标准。但在日常生活中经济学家也指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工作的专家,其通常在经济领域做出过巨大贡献。有时,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或者学派,通过添加定语而有不同的称呼。

49评论

Aother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共计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4项。2002年,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为北京大学文科院系一级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多的单位。2003年初,由院长刘伟负责,申请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的“211”工程项目。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承担着大量纵向、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特别是承担了两项“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11年,经济学院科研课题研究经费超过1700万元,是国内综合性大学经济学院中为数不多的科研经费超千万元的学院之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承担着大量的重要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省部委和国内国际著名机构委托的研究项目。其研究成果对我国的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996年以来,学院教师出版各种专著、译著、教材、参考工具书240多部,发表论文1100篇左右,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为350篇左右,经济学院教师获国家和省、部级奖项的著作23部,论文16篇。著作奖中主要包括孙冶方经济学著作奖、国家社科基金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基金奖、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论文奖主要包括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论文奖、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全国房地产优秀论文奖等。这些科学研究对我国改革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1996年以来,学院教师出版各种专著、译著、教材326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64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97项,是北大文科获各种社科基金课题立项最多的院系之一。 经济学院是全国最早设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是全国文科率先实行硕博连读制的学院,是国家教育、全国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评比唯一连续两次排名第一的学院。 经济学院每年本科新生中都有10名左右的各省高考状元选择经济学院,各省的前5名占到14。我们的毕业生毕有40%的学生在国内读研,有20%的学生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留学,有40%的学生在中央、国务院各大部委、省市机关、银行以及外资企业就业。多年来,经济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 经济学院除紧张有序的学习外,经济学院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丰富多彩。学生们扎实的知识功底、良好的人际关系、精妙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了北大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赞赏。经济学院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人才,其毕业生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主要去向是:中央国务院各部委、省市机关、各大银行以及分行、中外资企业及其他跨国公司等。信息中心包括经院网站、机房及计算机群。机房和计算机群便利同学和老师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多媒体化教学提供硬件资源。经济学院网站不但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师生互动的平台,它还具有信息发布、电子资源下载等多方面的功能。 “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系列讲座: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联合主办的“外国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系列讲座于 2005年4月启动,2006年5月圆满结束,历时一年,在校内外引起很大的反响。美国、德国、瑞典、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瑞士、以色列的八位驻华大使先后来到北大,为学子们带来了精彩的演讲。经济学院外事办公室将各位大使的讲稿收集整理后,《驻华大使眼中的中国经济》一书已于2007年4月正式出版,为中英文双语对照本。“财经高管论坛”系列讲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一直致力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也为了给老师和同学们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国际视角,经济学院从06年3月开始启动“财经高管论坛”系列讲座,邀请商界的高管和精英来学院发表精彩演讲。迄今各讲的主讲人包括中金公司、世界银行、麦肯锡、巴黎百富勤公司、高盛集团、亚洲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瑞士信贷银行、韩国友利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国BP石油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或高层领袖。 2004年2月,经济学院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经济研究中心的教授、副教授均被聘为经济学院的兼职教师,经济学院和经济研究中心的学生可以相互选课,由此整合了教学科研资源,形成了强大的经济学科阵容,吴敬琏、吴树青、肖灼基、晏智杰、刘伟、孙祁祥、林毅夫、海闻等知名学者皆执教于经济学院。经济学院是国际性、开放性的学院,国际交流广泛。现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121名留学生在经济学院求学,每年都有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莅临经济学院院发表演讲,每年都有众多老师和学生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访问、讲学和进修。

136评论

经已松开手

一、 祝宝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高级经济师,商务部特聘专家。山东胶南人。先后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学习宏观经济和数量经济。1994~1995年,在日本国际东亚经济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员,师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杰瑞德·阿达姆斯教授,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比较工作。2000~2004年,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组长、一等秘书。 现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 参与或主持了多个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研究项目。其中,《宏观经济多部门价格模型》1991年获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定量分析》1997年获国家发改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编著了《世界经济展望》《通货膨胀研究——分析与模型》《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和经济周期研究》等著作。 在《宏观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研究》《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200余篇。二、我哥!

62评论

魂梦归兮

我是中财大四学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通过听各种讲座,也了解到了我财很多杰出校友,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个。1. 王广谦这个人相信中财学子应该都认识,他是中财的上一任校长。广谦校长是1983年中财金融学专业本科毕业,1986年中财金融学硕士毕业。广谦校长还任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经济学总会副会长等职务。王广谦校长在学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曾获多项荣誉。但是王校长本人非常低调,我有几次看到他在学校食堂吃饭,或是在校园里散步,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来他。我有一次看到他带着一个白发老人(可能是他母亲)从食堂出来,他还帮老人拉衣服拉链。我觉得王校长真的很可爱!2. 潘江雪中财1994届金融专业毕业生,“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2017年第四届“CCTV慈善之夜”获奖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潘江雪曾是中央财经大学的学霸,1994年毕业后,在金融业大潮中步步升迁至香港招商证券董事、汇丰晋信基金管理公司教育网站总监。然而,2007年6月,潘江雪辞去金融高管职务,创立了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专职公益生涯。潘江雪凭借自己理性、严谨的思考,发现了传统公益运行中的一些不足,对症下药,创新公益模式,带来了“精准慈善”的新风尚,她的助学模式更是收获了颇多赞誉,她本人也因此得到过总理的接见。3. 孟焰1982年中财会计专业毕业,1987年中财会计专业硕士毕业,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专家,财政部独立审计准则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常务理事等。虽然我并没有这个荣幸去上孟教授的课,连见都没有见过。但是当我在我的会计学教材上看到他的名字,然后习惯性的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我就被他的简历惊到了,而且还发现他竟然是中财毕业的。真的是厉害的人江湖上一直都流传着他的传说,具体事迹我就不细说了,但是在我上过的会计学课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会说起他,他在中财学子的心中,尤其是会计专业出来的校友心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希望这个答案,能帮你更好地了解中财。

41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