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讲解

用心微笑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8687

首页> 工程师报名> 西藏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讲解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弧影烈酒

已采纳

注册安全工程师答题技巧:

一、关于看教材

正所谓一切考题都来源于教材,所以看书是很重要的。而看书也是有方法的,大致可以分四个回合:

第一、通读:从头至尾认真的、一字不落的阅读,不需要你对知识点记忆和理解有多么透彻,只要求对教材的体系、内容、框架有个大致的了解。

第二、结合课件看教材:一边听课件,一边看书,把课件里面的内容与教材相结合,一章节一章节的去学习,重点、难点都要逐一突破。

第三、精读:我们对知识点分章学习完之后,要进行一下系统的梳理,这一遍看书就不可以走马观花了,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书中的每个地方都要弄透,不可留有任何盲点和误区。这一段重点在于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四、查缺补漏:这一遍可以采用回忆法,对照着目录,回忆知识点,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二、关于做题

很多学习方法中都强调要大量的做题,但是做题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完一章或一个知识点之后,配合着做些习题,并注意本科目基本的出题思路,以此来调整学习的方法,活学活用,这样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阶段:做历年考试真题,一方面,历年试题及答案能够反映近年考试的出题思路,规范我们的答题方法及其变化趋势;另一方面,历年试题及答案能够帮助我们熟悉研究考试的题型,掌握出题规律和把握试题的总体难度,清楚基本命题的思路和出题的方式。

第三阶段:系统的、成套的做题。不只是拘泥于历年考试真题,要开放思路。这段做题主要在于养成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要学会合理分配时间。这样在考试时才不会紧张、惊慌。

三、审题细致准确答题

有些同学在答题时,一味的追求速度,以至于题目都没有读清楚,选项已经勾好了。你可能会说还在检查一遍,要知道做选择题时第一映像非常重要,除非你非常细心,否则几乎是检查不出错误来的。

比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佳答案。那么其他不正确的答案,也未必都是一眼就能看出是错的。也具有某种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通常不全面、不完整。有的考生,随便看眼题干,随后就被一个“好的”或“有吸引力的”备选答案吸引住了,不再去看其他的答案,结果失去了本该拿到手的分数。

而组合单选题选题更是不能多选,不能少选。大家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和选项,不要错失分数。

四、规划合理答题时间

虽然说考试的题量比较多,大家一般都是有足够的时间完成答题。但为了避免出现特别情况,也避免因为某些难题而耗费大量时间,结果导致没有时间去细心做其他题目,我们还是提倡大家,在考前就通过真题模拟来规划一个合理的答题节奏,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平均来算,每道选择题允许作答的时间一分钟左右。

而要保持稳定的答题速度,可以这样做:首先通读并回答你知道的问题,跳过没有把握作答的问题。在其他题目做完之后,再回来做之前留空的题目。在一道题上花过多的时间是不值的,即使你答对了,也可能得不偿失。

五、运用技巧应对题目

排除法。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正确的答案,可以先把那些明显是错误的排除掉。我们排除的选项越多,最后答对的可能性就越大。

比较法。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把各项选择答案放在一起去比较,分析相同找不同,从而判断出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的关键所在。

最后就是猜测法。如果你无法肯定哪个选项是对的,胡乱瞎选,要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去猜测。选了有25%的几率正确,不选肯定会错。

“排除法+比较法”是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它又称为“两步排除法”,其做法是:

第一步,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

在认真审读背景材料、题干,明确题干要求指向的基础上,从最容易发现的错误(或正确)题支入手,先确定其中明显错误的观点或明显正确的观点,然后将含有明显错误观点的题支或不含有明显正确观点的题支,从备选题支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第二步,对其余题支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在初步排除缩小范围后,便可以确定剩余题支中的“相同”的选项为正确题支,一般不必费心去分析,只需对“相异”的选项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看哪些更符合题意,以最终确定答案。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给大家整理发布的关于202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客观题答题技巧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现在,大家就可以整理下适合自己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备考技巧,争取在考场上,正常发挥,获得一个好成绩。

133评论

从生到死

2010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真题(网络版)  A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年,A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2009年1月开始建设,9月10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额定蒸发量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年11月24日20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21时,经人员清点,仍有5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2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汽太大,2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现有4名职工死亡、1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蒸汽温度310℃,从熔炼炉到余热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直接经济损失为420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该起事故属于( )。  A.一般事故  B.较大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E.特别重大事故  2.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了》(GB6441-1986),该起事故的类别是( )。  A.物体打击  B.灼烫  C.锅炉爆炸  D.容器爆炸  E.火灾  3.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  A.熔炼炉烟气温度过高  B.熔炼炉高温烟气压力过高  C.波纹金属软管质量不合格  D.现场职工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锅炉房设计不合理  4.根据《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该熔炼炉操作工可能罹患的职业病包括( )。  A.尘肺  B.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C.职业中毒  D.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E.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根据规定,该起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单位应包括( )。  A.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B.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民检察院  D. 所在地市级(设区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铜业公司控股母公司  6.该起事故调查中,针对技术缺陷方面的分析应包括( )。  A.余热锅炉的操作规程  B.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质量  C.余热锅炉的工程设计  D.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的爆炸当量  铜业公司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7.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2010年5月10日8时,B工程公司职工甲、乙受公司指派到C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疏通堵塞的污水管道。两人未到C炼油厂办理任何作业手续就来到现场开始作业,甲下到3m多深的污水井内用水桶清理油泥,乙在井口用绳索向上提,清理过程中甲发现油泥下方有一水泥块并有气体冒出,随即爬出污水井并在井口用长钢管捣烂水泥块。11时左右,当甲再次沿爬梯下到井庭时,突然倒地。乙发现后立即呼救。在附近作业的B工程公司职工丙等迅速赶到现场,丙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下井救人,刚进入井底也突然倒地,乙再次大声呼救,C炼油厂专业救援人员闻讯赶到现场,下井将甲、丙救出,甲、丙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调查人员对污水井内气体进行了检测,测得氧气浓度、甲烷含量、硫化氢含量850mgm³。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8题为多选题);  1.该起事故的性质应认定为( )。  A.责任事故  B.意外事故  C.中毒窒息事故  D.突发事件  E.人身伤害事故  2.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需办理( )。  A.动火作业许可证  B.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C.管道作业许可证  D.危险化学品作业许可证  E.动土作业许可证  3.该起事故的责任单位是( )。  工程公司  炼油厂  炼油厂污水处理车间  D.甲所在的班组  工程公司和C炼油厂  4.该起事故中导致丙死亡的原因包括( )。  A.盲目施救  B.窒息  C.中毒  D.防护缺失  E.意外坠落  5.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清污作业时,应佩戴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 )。  A.安全帽  B.空气呼吸器  C.导电鞋  D.耳塞  E.防护手套  6.该起事故的间接原因包括( )。  A.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够  B.作业人员使用的清污工具存在缺陷  C.救援行为不当  D.作业人员没有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E.作业人员违章作业  7.进入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前需进行气体检测,通常检测的气体应包括( )。  A.可燃气体  B.有毒气体  C.氧气  D.氢气  E.二氧化碳  8.在C炼油厂污水井内作业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 )。  A.火灾  B.其他爆炸  C.淹溺  D.中毒窒息  E.机械伤害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吨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乙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天奋力救缓,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综。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纸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县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缓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  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83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