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7507
走不出记忆的轮廓
【篇一】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知识点
一、投标价的编制原则
1.投标价应由投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造价咨询人编制。
2.投标报价不得低于工程成本。
3.投标人必须按招标工程量清单填报价格。
4.投标报价要以招标文件中设定的承发包双方责任划分,作为设定投标报价费用项目和费用计算的基础。
5.应该以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等作为投标报价计算的基本条件。
6.报价计算方法要科学严谨,简明适用。
二、投标价的编制与审核
1.综合单价
综合单价中应包括招标文件中划分的应由投标人承担的风险范围及其费用,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的,应提请招标人明确。
2.单价项目
(1)工程量清单项目特征描述:投标报价时,工程量必须与招标人提供的一致;
(2)企业定额;
(3)资源可获取价格;
(4)企业管理费费率、利润率;
(5)风险费用;
(6)材料、工程设备暂估价。
3.总价项目
(1)措施项目中的总价项目应采用综合单价方式报价,包括除规费、税金外的全部费用。
(2)措施项目中的安全文明施工费应按照国家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规定计算确定。
4.其他项目费
(1)暂列金额: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中列出的金额填写,不得变动;
(2)暂估价不得变动和更改;
(3)计日工:应按照招标工程量清单列出的项目和估算的数量,自主确定各项综合单价并计算费用;
(4)总承包服务费应根据招标工程量列出的专业工程暂估价内容和供应材料、设备情况,按照招标人提出协调、配合与服务要求和施工现场管理需要自主确定。
5.规费和税金
6.投标总价
投标报价时,不能进行投标总价优惠,投标人对投标报价的任何优惠均应反映在相应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中。
【篇二】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科目知识点
1.人工费
概念:是指按工资总额构成规定,支付给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和附属生产单位工人的各项费用。
其中的津贴补贴包括:物价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特殊地区施工津贴、高温(寒)作业临时津贴、高空津贴等。
2.材料费
材料原价:出厂价格或商家供应价格。
运输损耗费:指材料在运输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
3.劳动保护费
概念:企业按规定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支出。如工作服、手套等。
4.检验试验费
概念:是指施工企业按照有关标准规定,对建筑以及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进行一般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自设试验室进行试验所耗用的材料等费用。它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对构件做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试验的费用和建设单位委托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费用。但对施工企业提供的具有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测其结果不合格的,该检测费用由施工企业支付。
5.企业管理费中的税金
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我的男神是校草
【篇一】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基坑工程安全管理
基坑工程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监测和周围环境监测。
1.支护结构监测包括
(1)对围护墙侧压力、弯曲应力和变形的监测;
(2)对支撑(锚杆)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3)对腰梁(围檩)轴力、弯曲应力的监测;
(4)对立柱沉降、抬起的监测等。
2.周围环境监测包括
(1)坑外地形的变形监测;
(2)邻近建筑物的沉降和倾斜监测;
(3)地下管线的沉降和位移监测等。
二、地下水的控制方法
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主要有集水明排、真空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管井降水、截水和回灌等。
三、基坑施工应急处理措施
(1)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处理。
(2)水泥土墙等重力式支护结构如果位移超过设计估计值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位移监测,掌握发展趋势。如位移持续发展,超过设计值较多,则应采用水泥土墙背后卸载、加快垫层施工及垫层加厚和加设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
(3)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位移时,应采取加设支撑或锚杆、支护墙背卸土等方法及时处理。悬臂式支护结构发生深层滑动应及时浇筑垫层,必要时也可加厚垫层,以形成下部水平支撑。
(4)支撑式支护结构如发生墙背土体沉陷,应采取增设坑内降水设备降低地下水、进行坑底加固、垫层随挖随浇、加厚垫层或采用配筋垫层、设置坑底支撑等方法及时处理。
(5)对轻微的流沙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可采用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沙。对较严重的流沙,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
【篇二】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现场消防管理
(1)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方针,健全防火组织,认真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
(2)施工现场严禁工程明火保温施工。
(3)生活区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要求,宿舍内严禁明火取暖。
(4)房屋建设过程中,临时消防设施的设置应与在建工程同步设置,与主体结构施工进度差距不应超过3层。
二、施工现场动火等级的划分
(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火,均为一级动火:
1)禁火区域内。
2)油罐、油箱、油槽车和储存过可燃气体、易燃液体的容器及与其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
3)各种受压设备。
4)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
5)比较密封的室内、容器内、地下室等场所。
6)现场堆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动火,均为二级动火:
1)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内进行临时焊、割等用火作业。
2)小型油箱等容器。
3)登高焊、割等用火作业。
(3)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用火作业,均属三级动火作业。
三、施工现场动火审批程序
(1)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编制防火安全技术方案,填写动火申请表,报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2)二级动火作业由项目责任工程师组织拟定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填写动火申请表,报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和项目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3)三级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填写动火申请表,经项目责任工程师和项目安全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
(4)动火证当日有效,如动火地点发生变化,则需重新办理动火审批手续。
四、施工现场消防器材的配备
(1)在建工程及临时用房的下列场所应配置灭火器:
1)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
2)动火作业场所;
3)可燃材料存放、加工及使用场所;
4)厨房操作间、锅炉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设备用房、办公用房、宿舍等临时用房;
5)其他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
(2)—般临时设施区,每100m2配备两个10L的灭火器,大型临时设施总面积超过1200m2的,应备有消防专用的消防桶、消防锹、消防钩、盛水桶(池)、消防砂箱等器材设施。
(3)临时木工加工车间、油漆作业间等,每25m2应配置一个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4)仓库、油库、危化品库或堆料厂内,应配备足够组数、种类的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应少于四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5)高度超过24m的建筑工程,应保证消防水源充足,设置具有足够扬程的高压水泵,安装临时消防竖管,管径不得小于75mm,每层必须设消火栓口,并配备足够的水龙带。
五、施工现场灭火器的摆放
(1)灭火器应摆放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到安全疏散
(2)灭火器应摆放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3)手提式灭火器应使用挂钩悬挂,或摆放在托架上、灭火箱内,也可直接放在室内干燥的地面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底部离地面高度宜大于。
六、施工现场消防车道
施工现场内应设置临时消防车道,临时消防车道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距离,不宜小于5m,且不宜大于40m;施工现场周边道路满足消防车通行及灭火救援要求时,施工现场内可不设置临时消防车道。
(1)临时消防车道宜为环形,如设置环形车道确有困难,应在消防车道尽端设置尺寸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
(2)临时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
(3)下列建筑应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设置环形临时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除设置回车场外,还应设置临时消防救援场地:
1)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
2)建筑工程单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在建工程;
3)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世界病
【篇一】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1.大气污染的处理
(1)施工现场外围围挡不得低于,以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向外扩散。
(2)施工现场垃圾杂物要及时清理。
(3)施工现场道路应硬化。
(4)易飞扬材料入库密闭存放或覆盖存放。
(5)施工现场易扬尘处使用密目式安封闭,使一网两用,并定人定时清洗粉尘,防止施工过程扬尘或二次污染。
(6)禁止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资。
(7)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应安装净化消声器,防止噪声和冒黑烟。
(8)拆除旧有建筑物时,应适当洒水,并且在旧有建筑物周围采用密目式安和草帘搭设屏障,防止扬尘。
(9)在城区、郊区城镇和居民稠密区、风景旅游区、疗养区及国家规定的文物保护区内施工的过程,严禁使用敞口锅熬制沥青。凡进行沥青防水作业时,要使用密闭和带有烟尘处理装置的加热设备。
2.水污染的处理
(1)施工现场搅拌站的污水、水磨石的污水等须经排水沟排放和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污水未经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道或河流。
(2)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避免污染水源。
(3)施工现场存放油料、化学溶剂等设有专门的库房,必须对库房地面和高250mm墙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混凝土或刷防渗漏涂料等。
(4)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时可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掏油、清理杂物,防止污染水体。
3.噪声污染的处理
(1)在人口密集区进行较强噪声施工时,须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一般避开晚10时到次日早6时的作业;对环境的污染不能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的,必须昼夜连续施工时,要尽量采取措施降低噪声。
(2)夜间噪声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5dB(A)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昼间控制在70dB(A),夜间控制在55dB(A)。
【篇二】2020年二级建造师考试《施工管理》重要知识点汇总
1.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
(1)企业领导的安全教育;(2)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技术干部的安全教育;(3)行政管理干部的安全教育;(4)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5)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相应特种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症、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3)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4)具备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5)相应特种作业规定的其他条件。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除符合第(1)项、第(2)项、第(4)项和第(5)项规定的条件外,应当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3.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注意3点:
(1)特种作业人员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教育;(2)培训后,经考核合格方可取得操作证,并准许独立作业;(3)取得操作证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审。特种作业操作证每3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4.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
(1)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通常是指进厂、进车间、进班组三级,对建设工程来说,具体指企业(公司)项目(或工区、工程处、施工队)班组三级。企业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企业新员工须按规定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和实际操作训练,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2)改变工艺和变换岗位时的安全教育。
(3)经常性安全教育:形式有每天的班前班后会上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活动日;安全生产会议;事故现场会;张贴安全生产招贴画、宣传标语及标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