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7368
单膝跪地
一类土(松软土):略有粘性的砂土、粉土、腐殖土及疏松的种植土,泥炭(淤泥)。二类土(普通土):潮湿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和种植土。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粘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五类土(软石):硬的石炭纪粘土,胶结不紧的砾岩,软的、节理多的石灰岩及贝壳石灰岩,坚实的白垩,中等坚实的页岩、泥灰岩。六类土(次坚石):坚硬的泥质页岩,坚实的泥灰岩,角砾状花岗岩,泥灰质石灰岩,粘土质砂岩,云母页岩及砂质页岩,风化的花岗岩、片麻岩及正长岩,滑石质的蛇纹岩,密实的石灰岩,硅质胶结的砾岩,砂岩,砂质石灰质页岩。七类土(坚石):白云岩,大理石,坚实的石灰岩、石灰质及石英质的砂岩,坚硬的砂质页岩,蛇纹岩,粗粒正长岩,有风化痕迹的安山岩及玄武岩,片麻岩,粗面岩,中粗花岗岩,坚实的片麻岩,辉绿岩,玢岩,中粗正长岩。八类土(特坚石):坚实的细粒花岗岩。花岗片麻岩,闪长岩,坚实的玢岩、角闪岩、辉长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最坚实的辉绿岩、石灰岩及闪长岩,橄榄石质玄武岩,特别坚实的辉长岩、石英岩及玢岩。扩展资料中国土壤质地分类制也是根据砂粒、粉粒、黏粒含量进行土壤质地划分。凡是黏粒含量大于3o%的土壤均划分为黏质土类而砂粒含量大于60%的土壤均划分为砂质土类。测定方法要确定土壤质地的类型,首先就要测定出土壤中各粒级的百分含量。土壤质地就是根据机械分析数据,依据相应的土壤质地分类制来确定的,因此,也有人把土壤机械组成称为土壤质地。实际上二者是有区别的,每种土壤都有自己特定的机械组成。根据质地分类可确定其质地类型但质地名称相同的土壤其机械组成的数据是不同的。每种质地的土壤各级颗粒含量都有一定的变化土壤机械组成数据是研究土壤的最基本的资料之一,有很多用途,尤其是在土壤模型研究和土工试验方面。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土质
泪与伤疤
分类:一类土指砂、腐殖土等; 二类土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三类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四类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 区别: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土是尚未固结成岩的松、软堆积物。主要为第四纪时的产物。土与岩石的根本区别是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 土由各类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土位于地壳的表层,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的主要地质环境。土与岩石一起是工程岩土学的研究对象。方言中有土坷垃的别称。 土的固体颗
一场欢喜
工程土质分类表土的分类土的名称压实系数质量密度(kgm3)开挖方法及工具一类土(松软土)略有粘性的沙土;粉土腐殖土及疏松的种植土;泥炭(淤泥)50~6600~1500用锹,少许用脚蹬或用板锄挖掘二类土(普通土)潮湿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和种植土60~81100~1600用锹、条锄挖掘、需用脚蹬,少许用镐三类土(坚土)中等密实度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80~01800~1900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四类土(砂砾坚土)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 0~51900全部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撬棍挖掘
把酒祭故人
目前,对土壤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和中国制三种。 1、国际制: 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2毫米)、粉粒(02-002毫米)和粘粒(<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100%),按3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 查三角图的要点为: 以粘粒的含量为主要标准,<15%→砂土或壤土,15%-25%→粘壤土,>25%→粘土; 当粉粒含量达到45%以上时,在质地分类名称前要加冠“粉质”字样,当砂粒含量达到55—85%时,在质地类别名称前要加冠“砂质”字样; 当砂粒含量>85%时,直接称为壤砂土,>90%→砂土。 例如:某土壤:砂粒30%、粉粒50%、粘粒20%→粉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60%、粉粒20%、粘粒20%→砂质粘壤土 某土壤:砂粒10%、粉粒50%、粘粒40%→粉质粘土 2、卡庆斯基制(前苏联制) 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 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1㎜)和物理性粘粒(<01㎜=的含量来划分土壤质地类别。 3、中国制 1987年《中国土壤》第二版中公布了中国的质地分类制,分为3组12种质地名称。 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1㎜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2㎜,粘粒级分为粗(002~001㎜)和细(<001㎜)两个粒级。 我国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优质建造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