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5475
因为过与爱你所以才会放手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面试试讲真题(网友回忆版) 1、色彩与情感 2、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 3、皮影 4、齐白石的虾 5、巴黎圣母院 6、木刻版画 7、推广家乡的农产品 8、动画之人物设计 9、堇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 10、文房四宝 11、木板刻画的乐趣 12、刻 章 13、摄影作品的对比赏析 14、彩绘石头 15、展示设计 16、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 17、民间玩具 18、赏析敦煌莫高窟 19、根雕创意 20、纸浮雕 21、动画 22、动手做壁挂 23、赏析帕特农神庙,运用了几何学的视觉矫正原理 …… 陆续更新中,敬请关注!!! 【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面试总分为100分,那么,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分通过?成绩保留多久呢? 1、教师资格证面试多少分通过? 教师资格证面试合格分数一般没有固定,教师资格证面试合格与否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2、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保留多久? 考生在通过教师资格证笔试、面试后,即可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该合格证明有效期为3年。
星星只是星星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扇子的种类、材料以及制作手法,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设计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扇子。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欣赏、讨论和实践练习,学会扇子的制作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与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乐的意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扇子的特点及制作手法。
难点:制作一个具有创意的扇子作品。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教师在PPT上出示一则谜语:有风身不动,一动就生风,人间不用我,要等起秋风。引导学生思考:
1.这则谜语的谜底是什么?(扇子)
2.扇子具有怎样的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中国传统的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运用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来挡住太阳并产生风,这便是扇子的初源。扇子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起初不是用来纳凉的,最早的扇子是用苇做成的权力象征物,是统治阶级为了彰显自己的地位与特权的仪仗扇。在历史的长河中,扇子从地位和权力的象征逐渐转变为纳凉、娱乐、欣赏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同学们想不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动手设计制作一把属于自己的扇子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新课《我们的扇子》。
活动二:描述分析
1.扇子的种类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类扇子,提出问题:
(1)这些扇子的造型有什么不同?(圆形、扇形、异形等)
(2)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来摸一摸,这些不同形状的扇子都运用了哪些材料?(竹、纸、绢、布等)
(3)这些扇子除了造型不同之外,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圆形的团扇只有一面,不能折叠,扇形的折扇可以折叠、展开,便于收纳;几种扇子上的图案也不同,有花卉、人物、文字、卡通形象等不同的种类)
教师总结:我国的扇子设计中,团扇多以圆形为主,圆形在古代被认为是圆满、团圆、和谐的象征。与之不同的是,折扇在形态设计,尤其是扇骨的设计中具有豪放、豁达的气质,不同形制、材质、造型的扇子也有着不同的美感。
2.扇子的作用
出示《象牙扇》《团扇扇面秋葵图》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脸谱折扇的图片,请学生4人为一组,交流讨论:扇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美观、扇风纳凉)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从扇子产生至今,无论是扇子的功能,还是扇子的形制,都在发生变化。扇子也从开始的实用功能性提升到文化性,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一把小小的扇子,不仅有精湛的制作工艺,更是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3.发散创意思维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们自己设计一把有着个人风格的扇子,你会运用怎样的材料,如何装饰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可以运用彩纸、卡纸进行折叠形成折扇的形状,也可以将宣纸粘贴在准备好的扇子骨架上;装饰时可以运用彩纸剪裁出想要的图案、运用水彩绘制风景画,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拼贴。
活动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并讲解设计扇子的设计步骤:
1.选择圆形的扇子骨架,在上面粘贴白色纸张;
2.用红色的勾线笔勾勒出花瓶和花枝的轮廓;
3.用绿色和黄色绘制出彩色的花朵,对画面进行填画。
活动四:实践展评
1.请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一把有创意的扇子。
2.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注意颜色、材料、图案的搭配。
3.设置“扇子商店”的情景活动,请学生把自己作品放在展示区,并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创新之处。
4.引导学生从扇子设计的创意度、颜色搭配等方面互相评价作品。
(如《我和奶奶》:用红色卡纸打底,用黑色的彩纸进行剪裁,设计制作出奶奶与孩子温馨的场景,色彩搭配和谐,具有创意。)
活动五:小结作业
1.请学生谈一谈本课收获,并进行情感升华:扇子起源中国,发展也在中国,扇子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工艺的高超水平。扇子作为一种器物有着独有的内涵,尤其是当扇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相融合,所散发出的灵魂和神韵,使扇子成为了中国特定社会形态的一种标志,传达了象征、礼仪、审美等思想文化观念。
2.课后请学生了解其他的中国传统文化并向家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四、板书设计
轮回仍忘不掉你的容颜
以美术教师资格真题-线条的动与静教案为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线条的动与静,能够掌握运用线条的动与静来表现绘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图片,体会线条的动与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亲自感受线条的动与静,体会线条蕴藏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线条的动与静,并创造新颖的绘画。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线条的动与静,设计作品。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温故知新+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记得我们曾经都学过哪几种线条呢?对,有直线、曲线、弧线等,那么这些不同的线条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下面我们就跟着音乐来摆动自己的身体。 总结:原来随着音乐的动与静,我们自己用身体也能画出一组和音乐合拍的线条。所以啊,线条也是有动有静的。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线条的动与静,感受不同的线条情绪。 2、新授: (1)、欣赏图片,学生观察哪些图片是动,哪些图片是静。通过观察学生总结出直线往往代表静,曲线往往代表动。 (2)、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线条组合而成的动与静,比如:黑板、桌子等。(示范画图) (3)、欣赏大师作品《传乐天》,学生听这段音乐用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情绪,点明线条是可以表现自己的心情。(示范画图:平静的湖面和波澜壮阔的湖面) 3、巩固提高: (1)、布置任务:学生用线条表现事物和自己此刻的心情。 (2)、学生间相互展评,老师来点评,点出学生图片的优缺点,缺点如何进行改进。 4、小结与作业: 教师总结,作业:把作品拿给爸爸妈妈欣赏。 四、板书设计: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