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滥情症多情癖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9751

首页> 教师资格> 新疆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拨开发梢

已采纳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网上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例如:一、单项选择题1、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A.陶行知 B.廖世承 C. 潘菽 D. 蔡元培2、若50人中只有5人通过某一测验题目,那么该题的难度为( )A .10% B .90% C .55% D .45%3、按照智力测验的标准,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至少达到( )的儿童?A .130 B . 140 C .150 D .1604、任务促成的纪律的前提是( )A .教师的监督、指导 B.同辈群体的压力C .个人对活动本身的充分理解 D .活动本身的吸引力5、两种任务在学习过程、学习材料、学习目标等方面具有的共同成分越多,迁移效果越明显。这表明何种因素起主要作用?A .相似性 B .概括经验 C .学习策略 D .心向6、学生在学习体操过程中,各种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较差,常有多余动作,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A .动作幅度 B .动作结构 C .动作力量 D .动作速度7、关于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与害怕失败者相比,追求成功者倾向于选择( )的任务。A .比较难的 B .非常难的 C .非常容易的 D .难度适中的8、迁移的关系转换说强调A .发展了的心理官能 B .学习材料的相似性C .已有经验的概括化 D .对情境关系的理解9、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6——11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自主感对羞耻感 B .主动感对内疚感 C .勤奋感对自卑感 D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0、有一种学说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智慧对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该学说是的创立者是A .布鲁纳 B .苛勒 C .奥苏伯尔 D .加涅……省考教师资格考试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但国考教师资格考试内容是:幼儿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师资格笔试考和《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能力》。

看看书店有没,没有的话把你邮箱给我,我给你发过去,你可以给我留言。

告诉你个网站在百度输入“湖北教师资格证网”上面有湖北教师资格历年真题及最新考试大纲。都是免费的。

浙江教师考试心理学教育学最新的试题和答案可以到这里看看。:blog.sina..wishxin这里的应该是可以下载的,试题格式也是word的.不防去看看!~

每个章节都比较重要,比如开始的绪论,讲心理学的形成,各个流派,然后后面跟教学相关的内容都比较重要。很容易被考到。

实话跟你说吧,真题是不会流传出来的,每次考完都要把卷子统一收回,相关原因在这里不好说,总之,你在外面是找不到真题的

浙江省2009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教育学(小学)试题课程程式码:2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程式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教育可以实现人的培养、社会遗传、科学筛选,是教育的()。A.社会功能 B.人口功能 C.本体功能 D.经济功能2.“洪堡式大学”的传统源于()。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3.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______是主导。()A.环境 B.教育 C.遗传素质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4.主张环境决定论的是()。A.高尔登 B.洛克 C.华生 D.康德5.以法律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教育基本制度的是()。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6.正规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A.高等教育 B.中等教育C.初等教育 D.幼儿教育7.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A.主观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和客观性 D.随意性8.“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______年的教育方针。()A.1957 B.1958 C.1985 D.19959.孔子将“礼、乐、射、御、书、数”六门功课教给学生,这是我国______的雏形。()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结构课程10.“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反映了我国法律所规定的少年儿童合法权利中的()。A.受教育的权利 B.生存的权利C.安全的权利 D.受尊重的权利11.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包含多方面的要求和较为复杂的内容,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______的特点。()A.创造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12.社群教育的概念在国际上正式确立和广泛运用,是在()。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1.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要素之间__________、内在的、必然的联络或关系。2.据中国古籍记载,在中国古代社会时,出现了“庠”、“序”、“瞽宗”、“辟雍”、“泮宫”等机构,这些机构都是__________。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的矛盾。4.自然环境能通过对社会的经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达到对教育的影响,这表现了自然环境对教育的__________影响。5.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百年大计,__________。必须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6.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指不同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__________规律。7.制定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原则的是__________年的学制改革。8.只有确定了__________,教育活动才能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向着预定的方向进行。9.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10.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学2.教育的劳动起源论3.受教育者4.教育制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2.简述德育的意义。3.简述社会实践的功能。4.简述三结合教育合力的基本形式。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联络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2.联络实际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答案我没下哦 不过很简单 课本上就能看着。。。预祝考试成功!

你可是上网看一下::examda.teacher要想有历年的试题的吧!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B 3.C 4.D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C 18.B 19.B 20.C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ACD 2.AC 3.ABCD 4.BCD 5.ADE 6.BCDE 7.ABD 8.ACDE 9.BCDE 10.ABE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络。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标,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物件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3.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型别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4.(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1.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2.(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102评论

硬汉风情

2014年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下载地址:http:www.dwz.cntvXND  考试已经结束,将第一时间为您提供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有利于您估分的,考后看一下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你能记忆更深刻。  201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各个科目,都有真题下载的。  希望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们能考过。

57评论

相处融洽深交无望

笔试不受地域限制,但最后一步认定要到自己户籍所在地认定,所以你自己可以权衡一下在哪边考比较合适。真题的话淘宝上应该有的买的吧。希望采纳!

176评论

涧水长蓝高山长青

2010年新疆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A级》全真考卷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标号填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1.“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A.赫尔巴特B.皮亚杰C.杜威D.瓦?根舍因2.()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贡献。A.洛克B.裴斯泰洛齐C.卢梭D.亚里士多德3.下列哪一说法是夸美纽斯的观点?()。A.美德是否可教B.教学的教育性C.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D.“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即教育4.为了防止考试焦虑症的发生,学校咨询人员提前对这些学生进行集体指导,讲授自我放松、缓解紧张的方法属于()。A.早期干预B.缺陷矫正C.发展指导D.问题预防5.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6.认为动物界也有教育且把教育看作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的观点是()。A.神话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生物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7.为全体人民服务,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A.公共性B.生产性C.科学性D.未来性8.学校的基本功能是()。A.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服务B.为繁荣文化服务C.能实现人口的控制D.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9.就儿童发展整体而言,生理的成熟先于心理的成熟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个别差异性D.阶段性10.下列哪一特征与教师聘任制度的特征不符?()。A.教师聘任是教师与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之问的法律行为B.公开、直接、透明C.平等自愿双向选择D.聘任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11.不在教师资格认定程序之列的是()。A.提出申请B.受理C.参加资格考试D.颁发证书12.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规定。A.国务院B.国家教育部C.省教育行政机关D.地方教育行政机构13.教育的最高理想通过()体现出来。A.课程目标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标14.“真正有效的教育目的必须是内在于教育或通过教育过程去实现的目的,”并且教育无“过程之外”的目的。这一观点属于()。A.神学的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15.技能是按照规则、程序、基于练习而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下列与技能的三种类型不符的是()。A.身体协调能力B.智慧熊力C.元认知技能D.自主能力16.德育的价值属性和对平行教育子系统的作用是德育的()功能的两大含义。A.社会性B.个体性C.教育性D.享用性17.关于课程目标的水平研究最为著名的是()。A.杜威B.泰勒C.布卢姆D.布鲁纳18.下列属于布鲁纳教育观点的是()。A.五段教学法B.设计教学法C.范例教学法D.结构化教材和发现学习模式19.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A.集体形成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发展阶段D.健全班集体形成时期20.讲授法是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主导、主体的实践,但明显不足在于()。A.不利于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B.不利于在短时间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C.不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D.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188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