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2363
姐的拽是爷宠出来的爷的拽是姐惯出来的
1. 简述社会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社会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简述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答:(1)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 (2)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3)社会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4)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着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5) 社会的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管理体制
3.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答:(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4.简述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对教学的要求
答:(1)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教学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教学要具有针对性 (3)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学要抓关键期 (4)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5)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
5.简述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答:(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2)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
答:(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导向功能;(2)选择功能;(3)激励功能;(4)调控功能;(5)评价功能
8.简述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及代表人物
答:(1)个人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其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2)社会本位论,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和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凯兴斯泰纳等(3)教育无目的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9.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10.简述我国近代学制及特点
答:(1)1902年壬寅学制,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2)1904年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倡导在小学实行男女同校(4)1922年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首次兼顾了升学及就业。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必背简答题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我拿青春喂狗
多看看书,多做做简答题,简单题还是书本上的原话,有固定答案的,所以还是多做做题。而且就是背书上的重点,这个比较重要,多整理,理解的去记忆,但是简单题还是固定答案,理解的去背诵,加油吧。
我爱他疼他在乎他你算什么
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答: 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和“社 会主义接班人”
2.培养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二、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答:1.由直接兴趣向间接兴趣转化。
2.兴趣广度扩大,但缺乏中心兴趣。
3.逐渐由不稳定向稳定发展。
三、简述形成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答:1.发挥班主任表率作用。
2.发挥舆论阵地的宣传作用。
3.发挥身边的榜样作用。
4.发挥任课教师和家长的作用。
四、简述皮亚杰理论中7~12岁的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征。
答:1.思维中形成了守恒观念。
2.思维运算必须具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 维。
3.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
4.思维具有可逆性。
五、简述家校联系的基本方式。
答:1.家访。由学校的教师和干部到学生家庭进行访问,一般是与家长沟通情况,交流感情,密切关系,商讨共同教育儿童、青少年的方式方法。
2.班级家长会。主要目的是使家长与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直接面对面的集中沟通,交流意见或建议,增进互信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协调配合。
3.家长学校。指家长在专业教师的引领指导下,学习教育学、 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及教育子女的方法。
4.家长沙龙。以家长为主体,一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以教师及专家学者为咨询指导,旨在提高家长教育素养,提升教育理念,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现以家庭教育为突破口,最终形成教育合力的一种形式。5.家长委员会。由关心学校、关心教育事业,具有教育子女经验的家长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参与学校和班级的教育与管理,协助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六、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答:1.全面性,放宽视野,检索内容客观全面。
2.准确性,检索过程要认真细致。
3.勤于积累,检索方法要多样化,建立个人资料库。
4.善于思考,用创造性思维综合分析文献内容。
七、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答:1.了解和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建立学生档案。 4.开展班会活动。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6.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 7.撰写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八、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答: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九、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个体的主要因素有四个分别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 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其中,遗传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等,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为现实。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十、简述教育报告的一般结构。
答:教育报告一般结构包括报告的题目、引言、征文、结论以及 参考资料和附录。题目是指报告的标题或者课题名称;引言往往简明扼要的说明目的、背景、价值和意义;正文是报告的主体部分,一般要求客观、真实地对研究材料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就是对问题给出答案;参考资料和附录就是对报告中所引用的资料标明出处来源。
十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 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法的理解。
答:1.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题,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及主动地自觉自愿的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或不情愿地学习。
2.合作学习是学生为了共同分完成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 互助学习。
3.探究学习是学生参与的学习下,根据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在所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十二、简述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答: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 行联系。
十三、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
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课外、校内活动 3.校内活动 4.少先队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 6 .班主任工作
十四、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答: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雀帝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十五、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
答:教学即对话建立在民主、平等、尊重以及信任关系的基础 上,突出师生之间的情感、思想以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是不断追求创新、尊重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教学即对话指的是教学本质上的一种交流,一种对话,而不是一种灌输行为。对话作为教学的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对话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对话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活动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学过程中的对话是师生平等的交流;第二提问是 教学过程中对话的关键;第三,教学过程中的对话需要师生间的合作。
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教师资格证热点简答题的分享,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技巧、备考攻略等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及时关注本平台哦!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