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3808
闺蜜可怕
教师资格证笔试练习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教师张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根据相关法律,他可以采用的法律救济途径是( )。A.教师申诉 B.刑事诉讼C.申请仲裁 D.民事诉讼2.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类型包括( )。①公民 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③国家机关 ④国家A.①②③④ B.①②C.①②④ D.①②③3.( )是一项专门保护教师权益的法律制度。A.教师申诉制度 B.教育行政复议C.教育行政诉讼 D.教育行政赔偿4.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①物 ②行为 ③人身利益A.①②③ B.①③C.①② D.②③5.学生对学校做出的各种处分不服的,如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可以通过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属于(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C.行政赔偿 D.学生申诉制度聚师课堂解析:1.A【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师申诉是对教师权益的重要保障。教师申诉是指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权向所属机构或者上级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做出相应的处理。故本题选A。2.D【解析】我国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主要类型:一是公民(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以及居住在中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或者无国籍人;二是组织和机构(法人),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及组织、企事业单位。故本题选D。3.A【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其中,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权益的重要保障,是指当教师权益受侵犯时,有权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要求做出相应处理的制度。故本题选A。4.A【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客体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主要包括三类:物、行为和人身利益。物包括一切可以成为财产权利对象的自然之物和人造之物。行为是指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作为或不作为。人身利益包括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主要是指公民或者组织的名称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身体、名誉、身份隐私等。故本题选A。5.D【解析】我国实施教育申诉制度,教育申诉制度包括教师申诉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其中,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依法向主管行政机关提出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故本题选D。推荐阅读: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试题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信我可好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2.每个概念都包含两个方面,它们是内涵和( )。A.例证 B.外延 C.名称 D.属性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4.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增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A.权威 B.威信 C.角色 D.社会地位5.“教育对人的肉体和精神都要关心,但主要关心的应当是灵魂,教育应当建立在精神本质占优势的基础上”,这一观点是( )教育目的论。A.神学的 B.科学本位 C.社会本位 D.个人本位聚师课堂解析1.【答案】A。2.【答案】B。3.【答案】A。解析: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产生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社会的消亡而消亡。4.【答案】B。5.【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属于宗教神学的教育目的观。教师资格证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教师资格证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姐的故事里没你
三、判断题(对的打个“√”错的打个“×”)1、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2、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3、刺激替代是操作条件反应形式()4、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5、同化论的核心是相互作用论,符合认识发展的辩证运动规律()6、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也称弱方法()7、根据概念的定义,天安门、地球等都是概念()8、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9、从思维过程看,真创造与类创造无实质性区别()10、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11、情感学习的结果是以学习者能在新的情境中应用学过的知识为特征的()12、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13、记忆中的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不是学习中的迁移现象()14、一切有意义学习中都包含知识的迁移,在机械学习中没有迁移()15、布鲁纳与皮亚杰都同意教育对认知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16、留级和跳级都能缩小班级中学生能力的差距,但留级的效果往往不好()17、斯金纳将动机与学习作了区分,认为学习可以用强化解释,而动机不能用强化解释()18、在学校教学中,教师指导的程度越小,则学生发现的程度就越大,其效果也越好()19、教师的不同领导方式对学生同化成人的价值观念有重要的影响()20、测验的信度越高,其效度也会越高()四、名词解释1、学习 2、组织者 3、移情 4、品德 5、控制点五、简答题 1、有意义学习的标准和条件分别是什么?2、简述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3、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区别。4、对超常儿童教育,你有何建议?六、论述题与分析题1、论创造性的培养2、假设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学习这个概念”。请你分析这个教学目标的陈述是否恰当。
优质教师资格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