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考试头像女可爱

月落烟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8478

首页> 税务师> 税务师考试头像女可爱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知几许

已采纳

A.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上传的照片有什么要求

照片要求:1、照片文件类型必须为JPG文件;2、156*114(高宽)像素,文件大小不大于20K;3、照片必须清晰,完整;4、照片必须为白底、红底或蓝底,近期证件照;如示例照片。5、生活照、艺术照、摄像头所拍照片均不符合要求。考生照片不符合要求,则不允许进入考场,不退还本次报名考试费用。

B.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照片要多大的两寸还是一寸

我报考的时候,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大一寸近照。报名的时候记得把图片的宽和高调进行调整,同时照片大小不能大于15k。如果是领证的时候说要你带照片的话,建议你先带着大一寸的,但是一般来讲工作人员都是用身份证上的那张照片直接扫面打印在你的会计从业证书上的。

C.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要求上传照片的像素为114*156

很简单,你打印一张报名表,能不能完整显示你的头部?如果可以就问题、设置像素要回求主要是为了答避免像素设置过高造成服务器压力过大或者照片显示异常只要你在网上上能看清楚你的照片,或者打印出来的表格上能显示照片就行还有,如果当初没有提示你照片上传错误,那么就是通过了审核。

D. 会计考试照片要求多大

要求是标准、近期证件照片,白色背景,jpg格式,大于10KB,像素>=295*413,且经专用报名照片审核处理工具审核通过并处理后方可正常上传。照片必须清晰、完整。

为便于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进一步组织做好考试报名工作,现就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地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符合报名条件的在职在岗人员,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

2、符合报名条件的在校学生,在其学籍所在地报名。

3、符合报名条件的其他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报名。

(4)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照片要求扩展阅读

报考流程

(一) 报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10月底。原则上在距考试日期三个月前准许补报,具体补报办法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确定。

(二) 报名地点:由各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确定,在报名开始前一个月公布。

(三) 报名条件: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符合《暂行规定》中与报考资格有关的各项条件。

中央和国务院各部门及其直属单位的人员参加考试,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凡符合报名条件并申请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均由本人提出申请,单位核实,持学历证书、身份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原件和“报名登记表”于规定期限内到当地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设置的报名地点报名。经审核合格后,发给领取准考证的凭据。

报名费是每科五十人民币。

E. 我想知道报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上传的照片要求尺寸要求

缴费方式只能用网银付款,不能够用支付宝,照片大小和格式在官网上面上传照片的地方都有,你可以去看看,好像是一寸的照片,然后大小不能超过15k吧,你登陆会计报名网去了解一下!

F. 问一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照片大小具体尺寸是多少

考生报名时需要上传本人近期1寸免冠、不着制式服装、正面电子彩色证件照片(背景必须是纯白色)。照片格式必须为jpg,文件大小在15至20K之间;照片必须能真实、完整、清晰地表现考生外貌(露额、脸、鼻、眼、耳、嘴,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考生上传的照片必须提前冲印多张备用。考试合格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申请重新补发证书时,必须携带该原版照片领取证书。否则各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将不予签发证书。

G. 会计从业资格证照片要求不知道是什么

同学你好,copy很高兴为您解答!

2015会计从业资格报名照片上传要求如下:

1、正面免冠彩色头像照片,头像完整且没有遮盖,头部占照片尺寸的23。

2、照片背景为纯色、浅色,无边框。

3、人像清晰,层次丰富,神态自然,无明显畸变。

4、不允许配戴太阳镜等遮挡脸部的物品。

5、上传本地(已有)照片必须为jpg文件格式的图像,24位真彩色。

6、上传本地(已有)照片必须为近三个月内拍摄,禁止上传生活照、艺术照、集体照、结婚照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H. 会计从业资格证报名的照片一般多大,什么底色的

会计从业资格证报名的照片要求:

1、照片文件类型必须为JPG文件;

2、照片必须为白底、红底或蓝底的近期清晰、完整的证件照;

3、照片规格为高156*宽114像素,文件大小不大于20K。

个人信息资料及照片可以在报名日期之前填报。凡上传生活照、艺术照、手机照、摄像头照、扫描照、不合规的变形照片,均禁入考场,且不退报名费。

考生打印准考证后,其电子档案即被锁定,照片不得再修改,以备将来发放证书和个人电子档案管理永久使用。

(8)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照片要求扩展阅读:

报名条件

凡符合《会计法》、《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均可报名考试:

(一)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三)具备一定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四)热爱会计工作,秉公办事。

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符合重新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条件的,均须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薄、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

I. 2014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照片要求

照片要求: 1、照片文件类型必须为JPG文件;2、156*114(高宽)像素,文件大版小不大于权20K;3、照片必须清晰,完整;4、照片必须为白底、红底或蓝底,近期证件照;如示例照片。5、生活照、艺术照、摄像头所拍照片均不符合要求。考生照片不符合要求,则不允许进入考场,不退还本次报名考试费用。

J. 会计证考试照片的要求是怎么样的

初级会计职称证书

报考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报考理由

在会计证取消之后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或将成为会计行业的准入型考试。相对于注册会计师的考试难度,中级会计职称的工作年限限制。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为很多会计人的必然选择,并且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在校生的最优选择,初级会计考试是在校生在校期间唯一可以考取的职称类的考试。考取初级会计职称能够提升自身的价值,增加就业机会,对于已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能够增加其升职加薪的机会。

中级会计职称证书

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取得博士学位。

报考理由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虽然具有工作年限的限制,但是对于符合其报名条件的小伙伴来说,报名中级会计职称能够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增添很多机会,拥有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之后对于以后的升职加薪是很有帮助的。中级会计师一个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国企和事业单位的中级会计师大概4000-6000,而在私企则由老板而定,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我在查阅大量数据后,给出的参考范围在3k-10k左右。

注册会计师证书

报考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报考理由

注册会计师证书的含金量是不言而喻的,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以后自己的职位和薪水一定会有所调升。当前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缺口大,会计行业目前基层人员比较多,对于顶层人员比较稀缺。所以考取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虽然大,但是和其含金量是成正比的。

税务师证书

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符合下列相应条件之一的,可以报名参加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

(一)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3年。

(二)取得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学位);或者取得其他学科门类大学本科学历,从事经济、法律相关工作满1年。

而原《注册税务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人发〔1996〕116号)第七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参加注册税务师资格考试(一)经济类、法学类大专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六年。

(三)经济类、法学类大学本科毕业后,或非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士或研究生班毕业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四年。

(四)经济类、法学类第二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后,或获非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两年。

(五)获得经济类、法学类硕士学位后,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满一年。

(六)获得经济类、法学类博士学位。

报考理由

据有关部门统计,涉税服务相关专业的人员缺口达90万之多。并且现在正值全面营改增,税务师人才供不应求。考取税务师之后能够在涉税服务行业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考取税务师之后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对自己以后的升职加薪帮助很大。并且现如今税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放宽了,应届生即可加入到税务师考试的报名大军中来。

基金从业资格证书

报考条件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年满18周岁;

3.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报考理由

金融行业现如今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行业,基金从业报名门槛低,薪资水平高。考取基金从业资格证书之后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有帮助,帮助我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对以后自己的投资理财方面也很有帮助。总之基金行业是一个“多金”的行业。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60评论

社会敗类

一、历史起源的差异据世界上公认的观点,注册会计师起源于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案件。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模式;其经营者采取作假账、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最终导致公司倒闭。查尔斯·斯奈尔负责对南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账目进行检查,并提交了报告。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对税务师的起源,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说法。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查到的最早资料来源于日本: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税收不断增加,需要税务咨询的纳税人也大幅增加;当时,没有资质的人员也可以从事税务代理业务,造成了行业的混乱;为了规范税务代理,1912年,日本大阪府制定了《大阪税务代理人取缔规则》;1942年,日本制定了《税务代理士法》。1949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普博士任团长的税制考察团来日本考察,出具了《夏普宣言》。1951年,日本国会接受了《夏普宣言》的意见,并将《税务代理士法》修改为《税理士法》。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主要为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股东等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便于他们作出有效决策;税务师起源于纳税人对税法咨询的需求和政府对税务代理的监管,主要是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提供征纳所需要的信息,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的目标。二、社会分工的差异英国的20镑纸钞上,印着亚当·斯密的头像和《国富论》中关于劳动分工的文字。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人类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通过剩余产品的交换,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过程将会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促进私利与公益的融合。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行业、企业分工的细化,而且也推动了人才分工的专业化。2015年8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牵头成立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颁布了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税务专业人员”(职业代码为2-06-05-01)首次被写入《大典》。“税务专业人员”职业分类层级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六中类“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第五小类“税务专业人员”。与“税务专业人员”并列的其他小类还有“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和“评估专业人员”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职业分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国民经济信息统计中的服务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引导作用,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中的规范作用。当然,《大典》中对“税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人员”的描述,还不能完全与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划等号,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两个专业的差异。综上所述,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分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税收改革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涉税服务的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三、执业依据的差异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依据主要是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包括《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税务师的执业依据主要是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包括《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等18个税种的实体法法律法规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程序法以及诸多的税务规章、制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作企业财务审计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而税务师作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依据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由于两个文件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由此决定了对具体经济事项的确认与计量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企业重组等100多项具体差异。四、执业目的的差异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审计,是依据会计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发表意见,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股东等投资者负责。税务师的涉税鉴证是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对被鉴证单位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意见,从而为税收征纳双方提供合法、准确的涉税信息,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负责。由于执业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可能会造成审计质量的下降。根据管理学原理,管理决策行为与管理决策评价要进行比较恰当的分离,因为管理者很难对自身的决策行动效果作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同样,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中的管理咨询服务,则很容易置身于企业管理者的位置,导致其审计工作难以客观、公正。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情况看,由于执业目的不同,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其“职业判断”和“主要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不同,并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处理涉税服务业务时,可能出现重大偏差,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会计师事务所把经营重心转向包括税务服务和咨询服务的非审计服务;从80年代后期开始,税务服务的收入逐年增长;至90年代末,大规模避税现象开始出现,税务产品市场枝繁叶茂,众多避税产品在欧美国家开始泛滥,逐利性使注册会计师忘记其“经济警察”的职责,甚至竭尽所能去“钻营”税收法规的漏洞,设计各种激进的避税产品迎合客户的要求。在这些避税产品中,很多是通过无实质经济意义的交易,制造损失以达到避税目的。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期间,仅毕马威公司提供的避税服务就给美国国库带来14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五、执业原则的差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强调“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生物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多项减值准备。可见,在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是为了避免盲目乐观地确定收益,合理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能发生”带有预见性,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利润和税收的减少。而税务师在执业中必须坚持确定性原则。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仅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作了规定,对其他减值准备则规定不允许税前计提和列支。因此,税务师在制作涉税鉴证报告时,必须依照税法在企业会计报表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税务师的执业原则是确定性。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强调“重要性”原则,只要符合“重要性”原则——不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即使存在一些误差也会被认为是“合理的”或者是“可以容忍的”。税务师在从事涉税鉴证业务时,强调的是“合法性”原则,即要求税务师对所有的涉税事项都应依法审核,不能遗漏或错报任何涉税信息,旨在帮助客户防范税务风险,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由于税法和税务机关不可能给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确定一个可容忍的纳税误差,这也决定了税务师在执业中只能适用“合法性”原则,不能适用“重要性”原则。六、知识结构的差异取得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书要通过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综合等“6+1”个科目的考试,税收知识占其专业知识的比重仅为17()。而取得税务师职业资格证书要通过税法(Ⅰ)、税法(Ⅱ)、涉税服务实务、涉税服务相关法律、财务与会计5个科目的考试,税收知识占其专业知识的比重高达35(60%)。七、实践锻炼的差异据两个专业2014年业务结构统计分析,税务师全部业务中,涉税鉴证为,税务咨询为,税务代理为,其他业务为;注册会计师全部业务中,审计业务为70%,非审计业务为30%,非审计业务中涉税业务仅为。实际上,国务院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之前,在涉税专业服务领域,除涉税鉴证业务以外,税务咨询等其他涉税服务市场一直是开放的;但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税务咨询业务在注册会计师的总体业务中并没有较大的占比。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两者在业务实践方面的差异。八、能力要求的差异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相比,税务师从事涉税鉴证等业务涉及国家税收利益,政策性极强,既要精通各种税法对收入、成本、费用、损失、利润等方面的规定,又要熟悉《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还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准确鉴定企业是否存在多缴税、少缴税,甚至存在逃税、漏税等行为。因此,与注册会计师从事的审计业务相比,税务师从事的涉税鉴证等业务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涉税专业服务中还涉及一些高端的特殊性业务,比如:税收筹划、代办出口退税申报、代办税务行政复议、同期资料准备服务、关联业务纳税调整服务、境外所得纳税调整服务、企业重大交易事项的涉税管理服务、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服务、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评估服务、重点行业纳税评估与审核服务、公司上市前涉税审核服务、上市公司年度涉税审核服务、企业改制前涉税审核服务等;需要执业人员具有更高的税收法规政策水平和系统的税收、会计、法律、金融专业知识,以及更强的涉税专业技能和执业判断能力。而税务师因其执业依据、目的、原则以及知识和实践锻炼等方面因素,更可能全面地具备上述能力,与主要从事财务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相比,更能胜任上述高端的特殊性涉税专业服务。九、社会意义的差异据统计,2012年至2014年,税务师行业通过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业务调增企业所得税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分别占全国调增企业所得税额的68%、55%、;2014年还通过土地增值税清算鉴证业务调增应缴税额820亿元,通过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税款清算鉴证业务调增应补税额62亿元。征税与纳税涉及国家和纳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涉及我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关系,税务师在提供涉税鉴证和服务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了维护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作用。据统计,在2011年度至2013年度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中,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调整利润总额5424亿元、资产总额34787亿元、应缴纳税金1393亿元,注册会计师在保障资本市场稳定与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国际借鉴的差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成为大势所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的流通、跨国公司数量的增多、各国贸易往来的增长等因素促使各国的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相趋同,以增强财务报告的可比性。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具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特点;但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会计准则,使跨国公司的各个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进行信息汇总时,因没有统一标准而无法进行比较,进而影响母公司的战略决策。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常遭到西方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原因之一就在于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的会计成本计算。为了解决各国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带来的诸多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取多种措施,督促各国相关组织、机构的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200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包括1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在基本原则、内容框架、计量要素等方面同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取得了实质性的趋同。随着世界各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税收法律差异的扩大,各国的财务会计与税务核算高度分离,这种现象呈现发展之势;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税收监管的保障作用逐渐变小。因此,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执业依据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在客观上要求涉税服务专业化,即涉税专业服务与会计专业服务相分离。随着欧美国家会计师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会计师的财务审计业务中频现独立性风险等弊端,最突出的是2001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为安然公司审计中财务作假丑闻的发生。2002年,为了避免“安然事件”审计丑闻的再度发生,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禁止会计师事务所为其审计的客户提供包括税务咨询在内的非审计服务。欧盟委员会于2014年6月16日通过名为《欧盟法定审计市场的改革——常见问题》的法案,明确“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向客户提供审计业务和税务咨询、筹划等非审计业务”。通过立法,强制执行会计师审计业务与税务咨询等非审计业务分离的模式,已成为世界各国确保会计师审计公信力的重要选择。国际涉税专业服务组织的立法经验可资借鉴。201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各国税收征管比较报告》中强调指出:强化社会机构税务服务立法、将其纳入税务部门的征管体系,已成为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发展趋势。目前,美、德、澳、日、韩等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分别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法律制度。如美国财政部于1921年制定了《税务代理执业规则》;德国于1931年颁布了《税务代理咨询法》;澳大利亚于1943年出台了《税务代理人监管法案》;日本于1951年颁布了《税理士法》;韩国于1961年颁布了《税务士法》。这些法律经过实践和修订完善,对维护国家利益、纳税人权益和规范涉税专业服务发展起着重要保障作用。尤其是日本的《税理士法》,明确规定了税理士的考试、注册登记、权利和义务、责任、法人和税理士会、杂项、惩罚等;韩国的《税务士法》不仅规定了税务士的使命、权利和义务、业务范围、考试、资格取得等,并且明确规定“没有附上税务师编制的外部调整计算表(相当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报告)而报税者课征无申报加税”。笔者认为,我国与日本、韩国同属亚洲国家,法律体系同属大陆法系,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有很多相近之处,因此,日本的税理士制度和韩国的税务士制度,更值得我国借鉴。

82评论

卡索王子梨落使者

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区别

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都是涉及税务的职业,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这两个职业的区别。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区别。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了关于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之间的区别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历史起源的差异

据世界上公认的观点,注册会计师起源于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案件。200多年前,英国成立了南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实行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的模式;其经营者采取作假账、散布谣言等手法,使股票价格直线上升,最终导致公司倒闭。查尔斯·斯奈尔负责对南海股份有限公司的账目进行检查,并提交了报告。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位民间审计员,他所撰写的查账报告,是世界上第一份民间审计报告。

对税务师的起源,目前尚无统一、标准的说法。笔者查阅相关资料,查到的最早资料来源于日本: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税收不断增加,需要税务咨询的纳税人也大幅增加;当时,没有资质的人员也可以从事税务代理业务,造成了行业的混乱;为了规范税务代理,1912年,日本大阪府制定了《大阪税务代理人取缔规则》;1942年,日本制定了《税务代理士法》。1949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普博士任团长的税制考察团来日本考察,出具了《夏普宣言》。1951年,日本国会接受了《夏普宣言》的意见,并将《税务代理士法》修改为《税理士法》。

综上所述,注册会计师起源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主要为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股东等提供可靠、有用的信息,便于他们作出有效决策;税务师起源于纳税人对税法咨询的需求和政府对税务代理的监管,主要是为税务机关和纳税人提供征纳所需要的信息,实现调节经济和公平税负的目标。

二、社会分工的差异

英国的20镑纸钞上,印着亚当·斯密的头像和《国富论》中关于劳动分工的文字。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对劳动分工的分析是,人类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的倾向。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通过剩余产品的交换,促使个人增加财富,此过程将会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促进私利与公益的融合。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行业、企业分工的细化,而且也推动了人才分工的专业化。2015年8月,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牵头成立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颁布了新修订的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税务专业人员”(职业代码为2-06-05-01)首次被写入《大典》。“税务专业人员”职业分类层级为: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第六中类“经济和金融专业人员”、第五小类“税务专业人员”。与“税务专业人员”并列的其他小类还有“会计专业人员”“审计专业人员”和“评估专业人员”等。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职业分类具有以下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国民经济信息统计中的服务作用,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在职业教育培训中的引导作用,在职业资格制度改革中的规范作用。当然,《大典》中对“税务专业人员”和“会计专业人员”的描述,还不能完全与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划等号,但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两个专业的差异。

综上所述,税务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分工,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税收改革和会计改革的不断深入,涉税服务的专业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分工细化的体现,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

三、执业依据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依据主要是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包括《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税务师的执业依据主要是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包括《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车船税法》《增值税暂行条例》等18个税种的实体法法律法规和《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程序法以及诸多的税务规章、制度。尤其是注册会计师作企业财务审计依据的是《企业会计准则》,而税务师作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鉴证依据的是《企业所得税法》,由于两个文件的基本出发点不同,由此决定了对具体经济事项的确认与计量存在着诸多差异,包括收入、费用、资产、负债、企业重组等100多项具体差异。

四、执业目的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的财务审计,是依据会计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和公允发表意见,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股东等投资者负责。税务师的涉税鉴证是依据税收法律、法规,对被鉴证单位涉税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意见,从而为税收征纳双方提供合法、准确的涉税信息,其执业行为的目的是对国家税收利益和纳税人合法权益负责。

由于执业目的不同,注册会计师同时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可能会造成审计质量的下降。根据管理学原理,管理决策行为与管理决策评价要进行比较恰当的分离,因为管理者很难对自身的决策行动效果作出公正和客观的评价;同样,如果注册会计师从事非审计服务中的管理咨询服务,则很容易置身于企业管理者的位置,导致其审计工作难以客观、公正。

从西方国家的实践情况看,由于执业目的不同,税务师与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其“职业判断”和“主要价值取向”具有明显的不同,并导致部分注册会计师在处理涉税服务业务时,可能出现重大偏差,引起严重的法律后果。20世纪70年代,西方各会计师事务所把经营重心转向包括税务服务和咨询服务的非审计服务;从80年代后期开始,税务服务的收入逐年增长;至90年代末,大规模避税现象开始出现,税务产品市场枝繁叶茂,众多避税产品在欧美国家开始泛滥,逐利性使注册会计师忘记其“经济警察”的职责,甚至竭尽所能去“钻营”税收法规的漏洞,设计各种激进的避税产品迎合客户的要求。在这些避税产品中,很多是通过无实质经济意义的交易,制造损失以达到避税目的。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2年期间,仅毕马威公司提供的避税服务就给美国国库带来 14 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五、执业原则的差异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强调“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准则》提出: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企业会计准则》按照谨慎性原则要求,规定企业可以计提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生物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等多项减值准备。可见,在会计核算中贯彻谨慎性原则,是为了避免盲目乐观地确定收益,合理确认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可能发生”带有预见性,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利润和税收的减少。而税务师在执业中,必须坚持确定性原则。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成本的确定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仅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作了规定,对其他减值准备则规定不允许税前计提和列支。因此,税务师在制作涉税鉴证报告时,必须依照税法在企业会计报表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以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税务师的执业原则是确定性。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强调“重要性”原则,只要符合“重要性”原则——不遗漏或错报重要的会计信息,即使存在一些误差也会被认为是“合理的”或者是“可以容忍的”。税务师在从事涉税鉴证业务时,强调的是“合法性”原则,即要求税务师对所有的涉税事项都应依法审核,不能遗漏或错报任何涉税信息,旨在帮助客户防范税务风险,维护税法的严肃性。由于税法和税务机关不可能给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确定一个可容忍的纳税误差,这也决定了税务师在执业中只能适用“合法性”原则,不能适用“重要性”原则。

35评论

少年将军

税务会计师报名条件主要包含两方面:学历、工作年限。符合下述任意一个条件即可:1)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财会、税务工作满1年;2)大学本科学历,从事财会、税务工作满3年;3)大专学历,从事财会、税务工作满4年;4)中专学历或高中学历,从事财务工作10年以上并且年龄在30岁以上;5)持有《税务会计师(初级)专业资格证书》两年以上的学员6) 工作满10年,年龄30岁以上;可以不要求学历证明,公司开具工作证明即可。如果满足任意一个报名条件,准备以下资料:报名表、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工作岗位证明(证明您在该单位从事财税相关工作及年限即可)、经济类相关专业初级(含初级)以上职称复印件(须照片盖章页、编号以及相关信息页;如无,可不提供)。照片要求:6张2寸近期蓝底免冠证件照片和4张1寸同版蓝底照片(照片背面写清申请人姓名);本人近期正面免冠彩色白底头像电子版照片(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岗位能力证书使用)考试流程如下:1)专业知识综合考试:两科,分上下午进行,采取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上午 09:00~11:30(150分钟) 专业知识综合考试(I)(75分) 闭卷下午 13:30~16:00(150分钟)专业知识综合考试(II)(75分)闭卷2)专业综合论文:采取开卷方式专业综合论文于专业知识综合考试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提交,满分50分。由税务会计师(中级)项目专家评审组对考生职业经历、论文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估的结果报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审核认定。

76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