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替代效应

她在我心他在我心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509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替代效应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邻里她

已采纳

时间过得太快了,为了抓紧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知识点: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考试知识点: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

(一)个人劳动力供给决定的基本原理

1.收入效应

工资率提高,可以用较少工作时间获得同样收入,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供给反而减少,增加闲暇时间的消费。

2.替代效应

工资率提高,单位时间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劳动者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宁愿牺牲闲暇,增加劳动量以多获得工资收入。

工资率上升: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供给时间减少。收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供给时间增加。

注意另外两个影响因素:非劳动收入及个人偏好。

(二)个人及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劳动力供给弹性

1.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向右弯曲)。

结论:低收入阶段,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2.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形状

(1)向右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常见)

(2)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无弹性)。

①工资变动,劳动力适应新经济刺激有一段时滞;

②封闭情况下,劳动者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即使工资率提高也不可能再增加劳动力供给了。(3)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无限弹性)

原因:欠发达国家具有无限劳动力供给的情形。

3.劳动力供给弹性

(1)供给数量随工资率变动而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

供给弹性=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工资率变动百分比=(工时增加或减少绝对数量/初始工时)×100%/(工资率上升或下降绝对数量/初始工资率)×100%

(2)工资率上升通常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增加,因此供给弹性通常为正数。

182评论

一生只为你流连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

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如下:

1.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状况的关键因素。

(1)如果需求弹性较大,供给弹性较小,则税负将主要由纳税人自己承担,商品不容易转嫁。(2)如果需求弹性较小,供给弹性较大,税负将主要由他人负担,商品较易转嫁。

2.课税商品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

(1)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因对其消费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小,税负容易转嫁。

(2)对非生活必需品课税,因对其消费不是必不可少的,需求弹性大,税负不易转嫁。

3.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

(1)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课征的税,是不容易转嫁的(如对企业征收所得税和对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

(2)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征收的税,是比较容易转嫁的(如对商品征收的增值税、消费税)。

4.课税范围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

(1)课税范围越广泛,越不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比较容易,税负容易转嫁。

(2)课税范围越狭窄,越容易对商品的购买者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具有弹性,课税商品价格的提高变得艰难,税负难以转嫁。

5.此外,税负转嫁情况如何还与商品的竞争程度有关。

11评论

等不到天亮等时光盼不到晨曦等春晓

经济师栏目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17重点: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2015新增)

1、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引致需求,在生产要素的市场上,需求者是生产者或厂家,供给者是消费者或居民,生产者对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中间派生出来的。对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称为“引致需求、派生需求”。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联合需求、复合需求,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性,各生产要素要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生产最终产品,如:钢材需要炼钢工人和炼钢炉。同时,各生产要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

2、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边际收益产品(MRP)=边际物质产品(MPP)×边际利益(MR),生产者使用要素的目的:是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以获取利润最大化,生产者使用要素原则:边际要素成本=边际收益产品;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每增加使用一个单位的要素给生产者带来的收益>给生产者带来的成本,导致生产者要使用更多的要素,一直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为止;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导致生产者就减少要素的投入,一直到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为止。

3、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形状是一条水平线;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边际要素成本曲线及平均要素成本曲线与要素供给曲线重合;MRP=VMP即生产者的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由于MP曲线向下倾斜,而P为常数,所以MRP=VMP曲线向上倾斜。

4、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当整个市场上的所有生产者都根据要素价格的变化调整产量时,产品价格就会发生变化,所以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峭。

5、劳动的供给原则:消费者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如果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边际效用,通过增加闲暇减少劳动来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反之,就减少闲暇时间增加劳动来增加总效用。

6、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收入的边际效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增加;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由于工资上升,收入增加,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时间,从而减少劳动供给。

7、劳动的供给曲线:当工资低而少时,工资上升,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会增加,劳动的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消费者相对比较富足,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4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