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1632
挽留并不代表我懦弱
杠杆原理就是“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动力和阻力)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 L1=F2·L2。式中。
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欲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扩展资料:
在使用杠杆时,为了省力,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如欲省距离,就应该用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因此使用杠杆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离。但是,要想省力,就必须多移动距离;要想少移动距离,就必须多费些力。要想又省力而又少移动距离,是不可能实现的。
杠杆原理基本有3种类型,第一类的杠杆例子是天平、剪刀、钳子等,第二类杠杆的例子是开瓶器、胡桃夹,第三类杠杆如锤子、镊子等。 杠杆分为3种杠杆。第一种是省力的杠杆,如:开瓶器等。第二种是费力的杠杆,如:镊子等。第三种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如天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平衡
文艺女7姑娘
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是: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销量的变动率=M(M-F)杠杆系数是衡量企业风险程度的财务比率。杠杆系数分为财务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和总杠杆系数三种。财务杠杆系数(DFL),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DOL),是指息税前利润(EBIT)的变动率相当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总杠杆系数是指公司财务杠杆系数和经营杠杆系数的乘积。
暖拥我
杠杆比率计算公式:杠杆比率=正股股价(权证价格÷认购比率);杠杆比率是偿还财务能力比率,反映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财务杠杆又叫筹资杠杆或融资杠杆,它是指由于固定债务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幅度的现象。财务杠杆是资产总额与普通股股东权益的比率。普通股股东权益是以资产总额减去负债总额计算得出。通过债务融资购买资产将增加资产和负债总额,不影响普通股股东权益。因此,财务杠杆比率增加。财务杠杆系数(DFL)=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
咆哮才是中国好声音
你好,在力学里,典型的杠杆(lever)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古希腊人将杠杆归类为简单机械,并且严谨地研究出杠杆的操作原理。某些杠杆能够将输入力放大,给出较大的输出力,这功能称为“杠杆作用”。杠杆的机械利益是输出力与输入力的比率。
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F1=F2L2L1F2=F1L1L2L1=F2L2F1L2=F1L1F2杠杆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扩展资料: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变形式: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公式: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
忽热忽冷
设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长度L1、阻力臂长度L2,则
杠杆原理关系式为:F1L1=F2L2
可有以下四种变换式:
F1=F2L2L1
F2=F1L1L2
L1=F2L2F1
L2=F1L1F2
杠杆五要素:
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通常用字母O来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1来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通常用F2来表示。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通常用L2表示。
(注:动力作用线、阻力作用线、动力臂、阻力臂皆用虚线表示。力臂的下角标随着力的下角标而改变。例:动力为F3,则动力臂为L3;阻力为F5,阻力臂为L5。)
扩展资料:
杠杆的平衡条件 :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
F1×L1=F2×L2变形式:
F1:F2=L2:L1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公式:
F1×L1=F2×L2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不仅要有力的作用,而且必须能绕某固定点转动,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硬棒就不能成为杠杆,例如酒瓶起子在没有使用时,就不能称为杠杆。
动力和阻力是相对的,不论是动力还是阻力,受力物体都是杠杆,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杠杆
其实久了谁都会变
杠杆原理公式: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杠杆原理也叫做“杠杆平衡条件”。
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大小跟它们的力臂成反比。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1)剪较硬物体
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剪开硬的物体,这说明阻力较大。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的剪刀。
2)剪纸或布
3)剪树枝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这就要求剪刀的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要长。用动力臂较长、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例题讲解
1.用一撬棍撬石头,石头对棍的阻力为1000N,动力臂为150cm,阻力臂为15cm,求人所用的力。
解:
2.已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0倍,阻力为20000牛,只需几牛的动力就可以克服阻力?
解:
3.一重为1000N的重物挂在杠杆支点左侧20厘米处,小明最多只有500N的力气,在支点右侧30厘米处能否使利用杠杆举起重物,如不能,还要将杠杆加长多少厘米?
解
关于支点:找不到支点时,就让物体转一转,杠杆上不转动的那个点就是支点!
关于动力和阻力,有时候并不好区分,此时只需要假设一个是动力,另一个是阻力即可!
最重要也最易错的是画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要注意的是两个力臂都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点到线的距离),而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画力臂的过程,可以分为(一找支点、二画力的作用线、三引垂线、四标垂足和力臂)具体例子如上图所示!
2.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
需要注意两点:一是杠杆平衡包括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两种情况!
二是无论是在实验前调平衡还是在实验过程中调平衡,都是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方面使杠杆重心在支点,从而消除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此时力臂就在杠杆上,因此便于直接测量出力臂!
3.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的判断!这属于几乎每年中考必考题!看似送分的简单题,但是有时候会因为不会画力臂导致判断失误!比如下图中关于人体的杠杆中的省力和费力杠杆问题:
4.画最小动力问题:方法是:先找到距离支点最远的点,然后连接此点和支点,再过该点做这条连线的垂线(注意要沿着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画)!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详细介绍了。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