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人员股票账户

九亿万少女的梦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7230

首页> 金融从业> 基金从业人员股票账户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大怪长官小小怪战士

已采纳

很多人一定知道,证券公司的员工是不能做股票投资的。因为证券公司的员工可以接触到一些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从而导致内幕交易,而内幕交易是不允许的。按照这个逻辑,基金公司的员工是不是就不能买自己公司发行的基金了?

如果你不太了解基金的运作,可能会认为基金公司的员工不能自己买基金。但实际上并没有规定基金公司的员工不能买自己公司的股票。不仅是基金公司的员工,基金公司自己也可以买自己的基金。

现实中,基金公司或基金公司员工自己买基金的情况很常见。比如在市场低迷的时候,基金公司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会购买自己的基金。一个公司的员工买自己公司的基金比较常见。

那么,为什么证券公司的员工连股票都不能买,而基金公司的员工不仅可以买基金,还可以买自己公司的基金呢?你不怕内幕交易吗?显然,不禁止基金公司买自己的基金肯定是有原因的。

首先,基金经理对一只基金的操作是严格保密的,一般基金公司的员工是不可能知道基金经理对基金的操作的。

基金里的钱大部分是从投资者那里收的,不属于基金公司。公司作为基金的管理人,在从基金取得管理费时,有维护投资者利益的义务。但如果连基金经理操作资金的保密工作都没有做好,显然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事情就很容易发生。

所以基金经理对基金的操作是严格保密的信息,一般基金公司的员工是不可能知道的。如果你真的要费尽心思去得到,别说能不能得到,你首先要面对违法的风险。

此外,基金公司员工如果要购买基金或从事其他证券投资,需要先向基金公司申报,包括其配偶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防止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发生利益冲突。这意味着基金公司在购买自己的基金时处于监控之下。就算想搞内幕交易,也很难。

其次,基金公司员工正常购买自己的基金,不会与基金的其他投资者产生利益冲突。如果基金公司的员工买自己公司的基金和其他基金持有人有冲突,肯定是不允许买的,但其实只要正常买就不会有冲突。

公司员工购买自己公司的基金,目的是从基金净值的增加中获取利润。那么,现有基金公司的员工是否在底部买入基金,然后用其他投资者的钱去拉高呢?基本不存在。

因为基金公司员工用来买自己公司基金的钱会进入基金的资金池。基金经理用基金里的资金做投资的时候,是分不清哪些属于基金公司的员工,哪些属于其他投资者的,也就是说大家的起跑线其实是一样的。

况且,即使是基金经理,大部分时间也控制不了一只基金的涨跌。所以,连基金经理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基金的底部在哪里。一般基金公司的员工怎么知道?

所以基金公司可以自己买基金不是问题。

证券公司不能够发行基金,只能做一些券商理财产品,(私募基金)其流动性,收益性相比开放式基金要低一点.也就是说证监会规定,证券公司不可以发行基金,只可以代销基金。

证券公司作为一个中介机构,其不仅仅可以自己发行理财产品,也可以代销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比如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等,题主说的证券公司的理财,个人认为应该是特指证券公司以资产管理部门或者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名义独自发行的理财产品,也叫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从现在的监管制度来看,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产品安全性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资金都是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监管的,只能在指定的证券账户和银行账户之间循环。但是在集合理财规范发展的前期,其实是比较乱的,那个时候被称为“代客理财”,而且也曾经出现过不少问题。但现在其实很多券商集合理财,特别是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收益是很不错的,只是知名度没有公募基金、银行理财那么高。下文我将简单介绍一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现状,给大家普及一下券商集合理财的知识。

券商集合理财——资金第三方存管

顾名思义,券商集合理财就是由券商的资管部门或资管子公司面向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按规模和认购门槛,券商的理财产品可以分为大集合和小集合。

券商大集合理财产品也就限定性的集合理财,一般的产品规模在5-10亿,客户认购门槛是5-10万,也就是类似银行理财产品这样,通常都是低风险的投资产品,比如债券型和货币型的产品。券商小集合理财产品就是类似私募基金,也叫非限定性的集合理财,客户的认购门槛是100万起,产品的规模一般相对比较小,运作也比较灵活,通常都是权益类的中高风险的产品。

限定性和非限定性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投资范围。限定性的理财产品只有20%的比例可以投资权益类资产,而非限定性是没有这个限制的。这主要是券商在2004年以前代客理财的“黑历史”所导致的监管政策。也正是这一时期的代客理财和挪用客户保证金,使得券商在行情深度的调整下纷纷出现了破产潮,从而促使整个券商行业进入了整顿期。这一时期,有包括南方证券、华夏证券、大鹏证券、汉唐证券和老联合证券等曾经的券商巨头破产整合,券商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也促使了监管层出台了多项关于券商资管业务的法律法规,包括《关于证券公司从事集合性受托投资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等,同时也引入了资金的第三方存管制度。

这就回到了题主的问题,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安全性的问题。第三方存管,就是客户的资金都要交给银行这个第三方进行监督和管理,哪怕是资产管理人也无法挪用,从这一点上看,券商结合理财的资金安全性是没问题的。因为资金只能在资管证券账户和资金托管账户间流动,是无法转到其他的第三方账户的,这也是公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所采取的的运作模式。

但仅仅是安全还是不够的,我们要看看券商集合理财是否可以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如果没有超额收益,再安全也没有实质的意义。

优秀的券商集合理财收益并不低

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券商的资管能力也开始逐渐显现出实力。但在发展的初期,由于受到政策的严监管及投资限制以及投资人才力量薄弱的情况下,业绩确实做得非常一般。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券商资管和其他资管行业的管理规模数据对比可知。截止2011年底,信托资产规模万亿,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万亿,而券商资管规模只有万亿。

但是随着券商对财富管理及资产管理业务的重视以及政策的松绑,部分券商资管现在的管理能力已经和成熟度的公募基金不相上下,甚至还略占优势。

就拿类固定收益类的产品来讲,其实很多券商的产品收益是不低的,收益率相比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微信理财通里面就有券商的产品,好一点的券商的集合理财产品收益率高达,而同样期限的银行理财产品,现在普遍都在4%左右了,只是很多投资者不了解券商集合理财,导致其知名度并不高。

而在权益类产品上,也出现了像东方资管这样的强者,其中名声最大的就是已经离开了东方资管创业的陈光明。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陈光明管理的东方红4号这只产品。根据兴业证券研究团队的报告显示,陈光明管理期间,东方红4号取得了远超市场的超额收益,其任职期间该产品的累计回报高达457%,而同期沪深300指数的收益率仅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只产品不但收益率高,而且风险控制能力出色,最典型的就是其回撤。同期指数最大回撤在,而该基金的回撤只有,相比市场的回撤降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也使得该基金在经历了哪怕2015年这样的极端市场后,依然能够在熊市中创出历史新高,这样的管理能力和管理业绩也是行业少有的了。总的来看,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安全性是没问题的,特别是在第三方存管这样的资金监管模式下,资金是无法对外转出的。其次,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以后,现在的券商管理能力已经得到大幅的提升了,部分优秀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也能够取得夺人眼球的成绩,有兴趣的投资者还是值得关注的。

以上就是个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70评论

不要甜甜圈

1、证劵账户:是在证券公司开的账户,分基基金账户和股票账户两种。

基金账户只能像在银行那样买卖基金;

股票账户可以既买卖股票,也可以像买卖股票那样买卖基金。包括在银行,网银和基金公司网站上不能买卖的封闭式基金,部分ETF基金在银行,网银和基金公司网站上不能交易,股票账户也可以交易。

2、一般在证券公司开基金账户,需要开户费5元;股票账户开户费:开深交所账户为40元、开上交所账户为50元。但是有的证券公司不论开什么户均不收费,例如中信证券公司。

扩展资料:

(一)深市证券账户挂失与补办

1、投资者遗失证券账户卡,可凭身份证到中证登记深圳分公司或其指定的证券营业嗍办理挂失补办证券账号新号码的手续。

2、如投资者同时遗失证券账户和身份证,需持公安机关出具的身份证遗失证明、户口本及其复印件办理挂失和补办手续。

3、投资者如委托他人代办挂失,代办人应同时出示法律公证文件。

(二)沪市证券账户挂失与补办

证券营业部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证券账户挂失申请:

1、认真审查投资者的本人身份证(如身份证同时遗失,须提供户籍管辖的公安派出所出具的身份证遗失证明,并贴本人近期证件照盖公章);

2、证券账户所有的证券予以冻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股票账户

143评论

大众爹

基金公司所有从业人员的父母、配偶、子女等亲属的股票账户都须报备。此外,基金托管银行从事基金托管业务人员的亲属股票投资账户也须报备。包括:一、基金公司应要求从业人员亲属“只能”在公司“指定”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立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账户,并向公司申报账户交易信息。二、基金公司应要求从业人员在其亲属买卖股票及衍生品前申报,经公司审查后方可在批准日当天进行买卖。三、基金公司应当要求从业人员对亲属的股票及其衍生品交易情况进行持续申报,至少每季一次。四、相关制度和程序不完善的,将视情节依法对基金公司及董事长、总经理采取相应行政监管措施。五、相关制度和程序未能有效执行的,将视情节依法对公司及总经理、其他相关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等。没有按规定报备,可以给予警告、停职、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116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