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人员下降了吗

衬你欢
  •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077

首页> 金融从业> 证券从业人员下降了吗

6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仅剩温存

已采纳

银行再次集体降薪。不过对于某国有大行的高级经理张昊来说,这并不意外。从业近14年,他目睹了银行业从最辉煌的时刻逐渐走向衰落。降薪:银行业的辉煌不再第一次嗅到行业下滑的味道是在2015年,当时在省行的他首次遭遇降薪。“这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张昊说道。2007年入职银行,他由于出色的能力很快进入省行私人银行部工作,开始“和有钱人打交道”。那个时候的银行业正值黄金十年,张昊开始频繁升职加薪,银行的种种福利也让他对这个行业充满了希望。“或许是短暂的不景气。”面对第一次降薪,他曾这样安慰自己。然而不到半年时间,第二次降薪迅速的到来了。这一次,张昊非常直接的感受到了行业的衰退。两次降薪幅度加起来达到了15%,从张昊的观点来看,省行离业务相对较远,自己能降这么多,必然意味着下面的分行、支行的日子更加难过。情况确实如此。担任某外资银行财务的薛钗更早的感受到了行业的下滑。2009年,她所在的银行受金融危机影响,第一次出现了不良资产。据她回忆,当时还没有出现裁员现象,但福利已经开始削减,“有的休假开始不带薪了。”薛钗说。这种下滑在2016年表现的更甚。刚刚跳槽回青岛,她就得知之前所在的北京某美资银行将整个后台部门全部都撤掉了,其中也包括她原来的岗位。“现在和原来在各个城市占网点的时代不一样了。”薛钗苦笑了一声,“如果不是有明确规定外资银行必须有一个当地的会计,可能我现在这个岗位也就没了。”离开:观念的撕裂与银行业的特殊体面,是让学计算机的薛钗进入银行业的最大原因。大学的时候,薛钗的妈妈就曾带着她走进建设银行的大厅,指着柜台说:“如果我的女儿能在这里工作简直再好不过了。”也正是这份体面,让薛钗在传真机前整整站了两年。“当时我的工作就是拿快递、打扫卫生、给大家分快递。”现在回忆起来,她甚至觉得有些好笑,“去银行,体面嘛。”然而现在,这份体面从业内看来似乎正在逐渐消失。“归根到底,银行就是个服务业,和酒店里端盘子端碗的服务员性质是一样的。”张昊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在他看来,银行在大众印象中的特殊来源于其对信贷资源的掌握。80年代开始,银行因为信贷这一稀缺资源被逐渐神话,带来了银行人地位的大幅度提高和各种收入、甚至隐性收入的出现。“行业被大多数人神圣化了。”但随着不良率的提高、金融脱媒带来的资金向线上平台转移、以及新兴金融行业的兴起,银行的光环正逐渐褪去,回归到了一个普通的行业。这或许是服务业必然需要经历的发展阶段。但对因追求体面而进入银行的从业者,带来的却是巨大的失落感。许多年轻人因为父母或老师“体面”的印象来到这里,又因服务业的本质而退出。“可能近几年入行的新人在印象里把银行业捧得很高,但进来之后发现也无非如此。再加上整个行业下滑带来的工作压力,确实会导致一批年轻人逃离。” 张昊颇为惋惜,却不得不承认了这一现实。唐思恩就是离开的年轻人之一。今年4月,他离开了从业5年的银行业,投身于某金控平台。行业下行确实影响到了唐思恩的业务开展,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苦”。刺激他离职的真正原因,是看似明晰的晋升通道背后的复杂纠葛与个人对环境的不适。“人际关系复杂,发展太有限了。”这是他对这里的评价。“做到部门总经理几乎就是最高的了,如果没有背景,做到分行领导是非常难的。”和唐思恩一样想的不在少数。繁琐的制度、频繁的培训、大量的规章……银行确实有许多较为独特的行业环境。而在这中备受讨论的,则是人际关系。不仅是内部的人际关系与复杂的人情环境,与客户关系的处理也常常困扰着银行人。“但是进入一个行业,就需要接受这里的规则甚至潜在的规则。每个行业都是这样的。”张昊说道,“那么多银行,凭什么客户把钱存你这里?除了专业水平、对人际关系的处理甚至应酬是难免的。”他有些无奈“所以千万不要有自己专业特别强其余的可以什么都不管的想法,那你就需要考虑一下自己适不适合银行业了。”留下:无奈、稳定、忠诚、热爱薛钗还是打算继续留在银行里。喜欢与数字打交道,她觉得财务的工作非常适合自己,而“几乎工作狂一样的努力”也让她在不景气的行业中依然不断加薪。“我觉得只要努力在哪儿都能行。”她非常坚定。同时,换行业的困难使她颇为谨慎。“干了十多年再跳到别的行业,就和过雪山爬草地一样,是很难的。”薛钗说道。在现在的形势下,她对行业内跳槽的行为也并不认可。“机会越来越少了,你走了,成百上千个人就会扑上来替代你。”张昊也抱有同样的打算。“在行业内的时间长了,忠诚度也就高了。”他解释说,“我还是很喜欢银行的,这里给了我成就感。”老银行人因为无奈、热爱与忠诚留下;年轻人也正因为某些向往涌入,哪怕他们或许早已感到银行的光辉不在。“不景气是能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就是工作时间的延长和业务的复杂化。”某地方银行的理财经理严涛笑了笑,“但是我觉得对我没啥影响,我喜欢这个行业。”在银行辉煌之末入行的他并不后悔。“而且这里的压力和收入基本上比较匹配吧。”大堂经理肖莉也打消了一度出现的辞职念头。今年刚刚来到银行,她发现这里的工作和想象完全不同。“我以为是光鲜亮丽的白领,结果每天都要站着,而且各种手势啊,规范啊,都非常严格。”几乎一整天不能坐下,本身瘦弱的她甚至在半年里站出了小腿静脉曲张。天天在忙,却又完全不知道在忙什么,这样的状态再加上作为编制外人员晋升的困难让她一度萌生了离开的想法。但最后,对工作稳定性的考虑占了上风。“目前我也在朝着转正和晋升的方向努力。”不管多困难,她还是想要试一试。“其实我觉得除了大家了解的传统业务,银行也在开设子公司和新兴业务啊。”今年刚刚大学毕业,想要进入银行从事分析类岗位的逯依说道。“银行工作稳定、晋升道路也比较清晰,我还是想要去的。”在她看来,未来银行将成为金融的航空母舰,只会越来越综合。“单独讨论传统业务,大家很担忧也是正常,但这只不过是一部分业务线,不代表整个银行吧。”在银行实习过后,她觉得自己很喜欢这里,也希望能勇敢的闯一闯。未来:寒冬之下如何生存?不可否定,银行正经历自己的寒冬。凛冽之下,转型正激烈的进行着。寒冬还要持续多久?没人能说清楚。转型过程,阵痛刺痛了每个银行人的神经。薛钗正在考取审计师证书,以备真的要换行业依然拥有可迁移的技能。严涛也在积极参加各种比赛,让自己从大量的银行人中脱颖而出。“或许十年之后再回头,银行会转型的很好,并再次腾飞。”张昊构想,“但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前中后台的每个人都积极转身,成为转型中配合的一份子。”

44评论

才开始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金融行业曾经是无数人向往的职业。在这一行业中,年薪百万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券商行业作为金融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据相关的统计,券商行业今年上半年流失了4000余人。许多在券商工作人员也在感慨:钱难赚,日子也不好过。截止8月30日,A股的32家券商已经披露了半年报。32家券商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219亿元,同比下滑。净利润为340亿元,同比下滑23%。经纪、资管、投行等各项业务全线下滑。在这种业务惨淡的情况下,券商不得不采取降薪裁员的方式。当初的年薪百万,如今的月入3000。这或许是许多券商从业人员最深的感触。券商行业到底经历了什么呢?其实这与资本市场有着重大的关系。券商作为资本市场中最大的参与者之一,它们的业绩可以说与资本市场直接挂钩。对于股票市场了解的朋友可能都知道,由于A股市场受到了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2018年上半年A市场的走势并不是太好,投资者热情下降,市场成交量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券商的经纪业务就会大幅的减少,而且客户的开发难度也会大大加大,从而导致了从业人员的薪资减少。资管业务作为券商的一项重要的业务,由于市场的不好,资管业务的整体收益也会下降。这样以来不仅券商自身的收益减少,投资人的相关的理财收益。由于监管的严格,上市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情况也越来越少。而作为承销商的券商机构在投行业务上便出现了大幅的下将。据相关的资料统计,32家券商在投行业务上半年的利润为127亿元,同比下降了。可以说这个成绩非常的不理想。当然除了以上的几个业务之外,券商在自营业务和信用业务也有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可以说今年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寒冬之际,市场的低迷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券商行业的各个方面。导致了业绩的下滑,从业人员也纷纷的跳槽。在金融行业中,西装革履,拿着高薪资。这或许是许多人对这一行业的印象。但是,市场的低迷,对于许多的券商从业人员是一种考验,是在这个行业拿着较低的薪资等待资本市场的春天,还是跳槽之后另寻它路。这是现在摆在许多券商从业人员面前一个棘手的问题。归根结底,券商从业人员的流失,与资本市场的行情有着重大的关系。我们也相信寒冬过后,春天总会到来。许多时候,当人们对市场失去希望时,往往正是整个市场启动的开端。所以说,等到整个资本市场参与度高涨的时候,也是券商行业的“黄金”时期。

68评论

时光是影子的眼

金融行业降薪潮确实在近期出现了。由于全球疫情的爆发,导致了经济的下滑和企业业绩的下降,不少金融机构也受到了冲击。为了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很多企业开始实行降薪措施。这种情况在国内外都有出现。具体而言,在国内,降薪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互联网金融、基金管理、证券等领域。不少企业已经开始裁员、减薪、缩减员工福利待遇等方式来缓解疫情对企业带来的影响。但也有些企业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薪潮现象,因为员工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和工作成果很出色。总体而言,金融行业目前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虽然出现了一些降薪潮的现象,但也有很多企业依然处于稳定的状态。建议金融行业从业者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竞争力,这样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有优势的地位。

89评论

声情并茂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证券从业人员根据所从事的不同岗位,工资收入与地位有重大差别。如从事的是证券经纪人或营销类员工业务,则地位较低,竞争压力较大。如从事的是投资银行业务或保荐业务,则收入与地位均较高。近几年来,由于受到行情的拖累。券商整体收入水平在下降。但工作压力却在上升。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182评论

我太念旧

就以券商行业来看,2021年度上市券商的员工人均薪酬就是非常高,银河证券员工人均薪酬排在第23位,那也是达到了人均万元。从中信证券的年度财务数据看到,2021年人均薪酬万元。另外从一份披露的法院判决书中看到,一位2019年首次登记执业的中信证券投行新人,年薪也达到了万元。在2月23日,中纪委特别发声:“要破除金融领域的三种错误思想,那就是‘金融精英论’‘唯金钱论’‘西方看齐论’。为什么要破除呢?因为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认为自己拿高薪理所应当,自己天生就应该是职场金字塔的顶端人物。结果就是过分追求生活‘精致化’、品味‘高端化’的享乐主义,以及消费中的和靡之风。成功破除金融精英论,让他们的薪酬同实体经济从业人员靠拢,这也是大势所趋。传闻现在券商开始降薪,是拉开了金融圈整体降薪的序幕吗?还是券商行业形势导致的周期性降薪,其实这个要分清楚。除此传闻的开始,就是说某头部券商已经正式发文降薪,不同级别降薪比例在30%~50%。券商行业的收入和利润水平,与这些市场的指数走势是趋同的。市场活跃就可以利润高一些,市场低迷利润低一些。那么对于券商从业人员来说,则是熊市拿的钱少一些,牛市拿的钱多一些。这就是券商行业从业人员的周期性的薪酬变化规律。那么从过去的财报中看到,2022年度招商证券应付职工薪酬为亿元,真的同比下降。而其他上市电商的财报也显示出了下降水平。对应的证券市场指数水平,则是上证指数又回到了3000点,回到了2008年的水平。那么从业人员薪酬的下降很有可能就是行业周期性变化规律所作用的结果。但是民众也要了解,即使熊市薪酬降低,那在平均薪酬方面,也是平均年薪几十万啊。在有统计的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数据中,在2021年年规模非常小的国元证券,平均薪酬都在50万左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此次的传闻可能还不是主动降薪,而是被动降薪。

122评论

我以后全无牵挂

最近几年,金融行业的薪资一直处于高位,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金融行业的调整,金融行业的降薪潮已经到来。

首先,金融行业面临着经济下行和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金融行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金融机构的业绩也相应下降。同时,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金融机构需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给金融行业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其次,金融行业也面临着监管政策的调整。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资管新规、金融去杠杆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金融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影响,也给金融从业人员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最后,金融行业还面临着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由于金融行业的高薪和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涌入。然而,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和调整,金融机构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一些新兴领域和职业方向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一些传统领域的职位则面临饱和和过剩的问题。这种人才供需失衡的问题也给金融从业人员的薪资带来了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行业的降薪潮已经到来。一些金融机构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如减少奖金、调整薪资结构、提高业绩要求等。这些措施对于金融从业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86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