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会计培训需要注意什么

敲字如有神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589

首页> 会计职称> 报考会计培训需要注意什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雨落荷塘

已采纳

1.确定报考科目零基础:对于零基础的上班族,建议1年考2门,如《会计》+《经济法》或《会计》+《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有基础:如果你目前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建议1年考2-3门,如《会计》+《审计》或《会计》+《税法》或《会计》+《审计》+《税法》。如果你通过了会计中级职称考试,建议1年考3门,如《会计》+《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2.选择专业的培训机构搜索潜在目标:可以先在网上进行相关搜索,再在微信上搜索相关公众号,以便收集到一定数量的潜在目标。了解具体信息:登录这些潜在目标的官网,并且通过咨询客服,来了解其师资团队及教学设施、课程体系及费用、相关配套服务的具体信息。做出最后选择:通过以上两步能缩减潜在目标的范围,确定几家有意向的培训机构。这时不妨咨询客服,看看能否去授课点试听,以便更直观的了解老师的授课水平与风格,以及教学设施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自身预算,选择一家最合适的培训机构。3.制定学习计划建议按月来制定,并细分到周、天,每天学习哪些内容,做哪些题目,都一一罗列出来。且确保工作日每天最少有2小时,双休日每天最少有6小时可用于学习。4.掌握学习技巧上培训课的注意点:课前要做预习,带着问题去上课。课堂上要勤记笔记,对老师强调的关键点要做好标注,方便后期复习使用。课后要做练习,通过做题检验当天的学习成果,并把做错的题放入错题本,便于后期强化练习。在家学习的注意点:为自己营造一个舒适又安静的学习环境,没有喧闹与干扰,学习时就能更快进入状态。5.做好归纳总结完成周计划与月计划后要归纳总结,做的好的地方再接再厉,反之则要及时改善,以便有针对性的调整接下来的学习计划。6.注意心态调整在2021年注册会计师培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压力过大时要及时找人沟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娱乐活动,把不好的情绪宣泄出来,不要都憋在心里。

176评论

禁锢思想

现在开始备考2021年注会考试,基本备考时间都比较充足,所以要尽早开始备考复习,从基础做起,抓住重点难点考点,系统地掌握科目知识。一定要好好利用,教材、注会辅导课程、辅导书都是必备的,如果有精力的话可以准备刷一刷注会习题库等等。

备考cpa是需要“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精神,也需要“书山有路巧为径”的技巧。长期的学习是一件费神费时间的事,所以要在合理规划的时间内看好书,看书一定要精。

基础阶段:4-8月份基础阶段是采用的讲义配套习题册学习,对于短时间备考多科的考生来说还是不建议买教材,如果确实想买也建议作为字典功能查看;看书一定要专,不要过多的买太多的辅导书、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重复听太多的老师讲同一门课;看书一定要走心,如果因为状态不好而勉强地坐在教室里面却几分钟都读不懂一段话、做不了一道题,建议可以快速加固已学习知识点、或者选择轻松点的学科继续学习、或者选择出去适当调节几分钟。补充一点:早起早睡,早上运动是加分项哦!

保证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因为长期枯燥的备考内容,可能难以保证每天都能全情投入学习,所以保证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十分关键,最好是各个科目交叉备考。劳逸结合。一年过六科,每天都是7、8个小时的备考,容易疲劳倦怠,所以备考时也要劳逸结合,保证每天的学习效率。减压。全职备考的时间紧张和没有工作,没有经济来源,心理压力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想备考初衷,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减轻备考压力。

15评论

倾慕你

制定学习计划与归纳总结:建议从现在至2月为预习阶段,3月至4月为基础学习阶段,5月至6月为强化提高阶段,7月至8月考试前为冲刺阶段。完成每个月的计划后要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找出自身不足之处,也好有针对性的调整下个月的学习计划。进行假期强化练习:包括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等假期,建议不要外出游玩,而是在家进行相关强化练习,以弥补考试提前造成的时间损失。上培训课的注意点:课前先预习,带着问题去上课更有目标性。课堂上要记好笔记,方便以后复习使用。课后要进行练习,以检验当天的学习成果,并把做错的题放入错题本,便于后期强化练习。合理的时间分配:由于考生大多数是上班族,因此要合理的分配学习、工作、娱乐活动之间的时间。且像等车、坐车等碎片化时间,不妨在手机上刷刷题、看看笔记和错题本,这样久而久之也能起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152评论

我乘天外舟

备考2021年注会考试需要注意什么

68评论

成了嘶哑

我有最新的资料。 百度网盘账号:Asasikiu 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50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