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圆月弯刀
在很多情况下,公司发行的可转换债券被认定为包含权益成份的复合金融工具,因此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应当在初始确认时将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分别进行处理,即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收入扣除负债成份初始金额的差额确认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对于负债成份,通常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相关的利息支出。对于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支出的税前扣除问题,目前各主管税务机关执行的口径尚未统一,有些主管税务机关允许发行人直接按照会计上根据实际利率法确认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有些主管税务机关仅允许在税前扣除根据票面本金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你不在乎我我何必在乎你
发行时: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本金和利息的现金流折现)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债的面值是 200 000 000那么负债成分的利息调整就是 面值 - 公允价值 =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发行可转债收到的价款是200 000 000,包括了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
所以可转债的权益成分公允价值是 收到的价款-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确认利息费用要按负债成分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
应付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00 000 000 × 6% = 12 000 000
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 15 899 076 - 12 000 000 = 3 899 076
做完这步
此时利息调整科目余额=23 343 600 - 3 899 076 = 19 444 524
转股时: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和利息调整余额 19 444 524 都要全额转出
题目已知“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那么转股数应该等于(200 000 000 + 12 000 000) 10 = 21 200 000股。
所以股本面值就是21 200 000
然后应付利息也就不付了 所以 12 000 000应付利息也要从借方转出
别忘了当时债券买的时候还有个权益成分公允价值 这个也要转出
所以就有了借方的 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现在把分录写一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借: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12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贷:股本 21 200 0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看了一下还不平,轧差数挤到股本溢价 就有了: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 699 076
扩展资料:
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
发行1年期及1年期以下的短期债券,应当另设“2112 应付短期债券”科目核算。
具体会计处理过程:
1、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本金
2、计提利息:
借: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研发支出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
3、债券还本计息: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付债券
星空下相爱
发行时:
发行时:
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本金和利息的现金流折现)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
可转债的面值是 200 000 000那么负债成分的利息调整就是 面值 - 公允价值 =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发行可转债收到的价款是200 000 000,包括了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
所以可转债的权益成分公允价值是 收到的价款-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
确认利息费用要按负债成分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
应付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00 000 000 × 6% = 12 000 000
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 15 899 076 - 12 000 000 = 3 899 076
做完这步
此时利息调整科目余额=23 343 600 - 3 899 076 = 19 444 524
转股时: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和利息调整余额 19 444 524 都要全额转出
题目已知“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那么转股数应该等于(200 000 000 + 12 000 000) 10 = 21 200 000股。
所以股本面值就是21 200 000
然后应付利息也就不付了 所以 12 000 000应付利息也要从借方转出
别忘了当时债券买的时候还有个权益成分公允价值 这个也要转出
所以就有了借方的 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
现在把分录写一下
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借: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 12 00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贷:股本 21 200 0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19 444 524
看了一下还不平,轧差数挤到股本溢价 就有了: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94 699 076
扩展资料:
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实际发行的债券及应付的利息,它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发行债券的价格受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影响较大,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债券。
债券发行有面值发行、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三种情况。企业应设置“应付债券”科目,并在该科目下设置“债券面值”、“债券溢价”、“债券折价”、“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企业按面值发行债券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债券票面金额,贷记“应付债券——面值”科目;存在差额的,还应借记或贷记“应付债券——利息调整”科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应付债券
抹去记忆
发行时:可转换公司债券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为:(本金和利息的现金流折现)200 000 000×0.6499+200 000 000×6%×3.8897=176 656 400(元)可转债的面值是 200 000 000那么负债成分的利息调整就是 面值 - 公允价值 = 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发行可转债收到的价款是200 000 000,包括了权益成分和负债成分所以可转债的权益成分公允价值是收到的价款-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200 000 000-176 656 400=23 343 600(元)===================================================确认利息费用要按负债成分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176 656 400 * 9% = 15 899 076应付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200 000 000 × 6% = 12 000 000差额计入利息调整 = 15 899 076 - 12 000 000 = 3 899 076做完这步此时利息调整科目余额=23 343 600 - 3 899 076 = 19 444 524===================================================转股时:债券面值 200 000 000 和利息调整余额19 444 524 都要全额转出题目已知“债券持有人若在当期付息前转换股票的,应按债券面值和应付利息之和除以转股价,计算转换的股份数“,那么转股数应该等于(200 000 000 + 12 000 000) 10 = 21 200 000股所以股本面值就是21 200 000然后应付利息也就不付了 所以 12 000 000应付利息也要从借方转出别忘了当时债券买的时候还有个权益成分公允价值 这个也要转出所以就有了借方的 其他资本公积 23 343 600现在把分录写一下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 200 000 000借:应付利息——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12 000 000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3 343 600贷:股本21 200 00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9 444 524看了一下还不平,轧差数挤到股本溢价 就有了: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94 699 076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