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所得税通俗易懂理解知乎

教父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7479

首页> 会计职称> 中级会计所得税通俗易懂理解知乎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风流快活纨绔子弟

已采纳

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他们的学习先要看懂涉及它们的账务处理,好比税务折旧100万,你提200万,你账面资产小于税务账面资产了,这是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当年你实现利润总额1000万,所以纳税调整后就是1100万,税率25%的时候应交275万,处理就是借:所得是费用 250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75当年的25万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由于折旧问题导致的,通俗点就是这折旧产生的多交的所得税必须上交,但将来年度你提折旧就少了可以冲会(折旧总额是不变的一定能重回),所以多交就是资产,挂在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了,比如到了第二年该资产税务提200,你提100(设定总折旧300),其他还不变,拿就是可以冲回了,所得税这样就少交了借:所得是费用 250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25递延所得税资产25这样这个资产的“暂时性差异”处理完毕,注意产生递延所得税的都是可以冲回的“暂时性差异”,那些能产生看准则吧,学习方法看

185评论

韻腳

因为债务筹资的利息可以在税前扣除,所以债务筹资的利息具有抵税作用。比如说,一个企业,息税前利润是100万,假设没有发生借款利息的话,那么利润总额等于100万,所得税=100×25%=25万,净利润是75万。如果发生了利息费用20万的话,那么利润总额是80万,所得税等于80×25%=20,由于支付了利息费用而使得企业少缴纳所得税5万(20×25%),这就是利息抵税的意思。

79评论

遇见星河说爱你

(1) 会计利润总额=4 000﹢280-2 430-820-600-98-80-160=92(万元)会计利润,就是按会计核算方法计算的利润总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本题中,销售收入(主营业务收入)4000万元、销售成本(主营业务成本)2430万元、销售费用820万元、管理费用600万元、财务费用98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360-280=80万)、营业外收入280万元、营业外支出160万元。(2) 广告费调增应纳税所得额=620-4 000×15%=20(万元)广告费扣除比例不得超过营业收入的15%,应该调增超出部分。(3) 4 000×5‰=20<75×60%=45(万元)业务招待费调增所得额=75-20=55(万元)《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营业收入的5‰,(4) 捐赠支出应调增所得额=30-92×12%=18.96(万元)税收滞纳金和非广告性的赞助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应全额调增。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12%的部分则不得扣除。(5) 工会经费应调增所得额=7-300×2%=1(万元)职工福利费应调增所得额=45-300×14%=3(万元)职工教育费实际支出7<300×2.5%=7.5(万元),不予调整。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14%、2%、2.5%,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6) 应纳税所得额=92﹢20﹢55﹢18.96﹢10+50﹢4=249.96(万元)会计利润加上应该调增的所得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145评论

错落人间

延所得税是当合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与会计上的利润总额出现时间性差异时,为调整核算差异,可以账面利润总额计提所得税,作为利润总额列支,并按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作为应交所得税记帐,两者之间的差异即为递延所得税。

按这种核算方式,合营企业需设置“递延所得税”科目来进行核算,在时间差额完全自行消失以后,本科目的余额也将为零。

通俗的讲,就是会计上认定的缴税金额与税务局认定的金额不一致,而其中暂时性的(以后税务局就认可了)就是递延所得税。

扩展资料: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由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对于影响利润的暂时性差异,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所得税费用”。例如会计折旧小于税法折旧,导致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如果产品已经对外销售了,就会影响利润,所以递延所得税负债应该调整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按税法调整纳税申报表上有一个应交所得税额。该应交所得税是按税法中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的,其中包含了会计利润的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递延所得税

39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