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537
放不低
一财务预算内容1.财务预算1)内容:三大会计报表2)做法:依据业务预算(销售、成本、费用、固定资产、资金等)和财务假设3)步骤:先损益,再资产负债,后现金流量4)格式:略5)方法:财务只做假设,不做预测1、预测销售额,倒推出销售品种及数量;2、根据销售品种及数量倒推出相关的生产成本;3、按销售额及以前年度比例倒推出销售各项费用;4、根据历史情况算出管理费用的金额;5、根据上述数据编制预测利润表;6、根据利润表及历史数据推算出资产负债表相应科目(如通过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7、再根据今年公司或老板的经营意图对上述报表进行合理修改。2.资料的搜集。在编制财务预算以前,搜集编制财务预算有关的资料。要充分搜集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历史资料,掌握目前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相关资料,并对资料采用时间数列分析及比率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企业对各项资产运作的程度及运转效率,判断有关经济指标及数据的增减变动趋势及相互间的依存关系,测算出可能实现的预算值。3.汇总企业业务方面的预算。企业各部门编制的各项业务预算,如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等,是编制财务预算的重要依据。在编制财务预算前,应将汇总的各项业务预算的数据及经济指标,加以整理、分析,经相互勾稽确认后,作为财务预算各表的有关预算数。4.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编制财务预算,首先以销售预算的销售收入为起点,以现金流量的平衡为条件,最终通过预算损益表及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财务预算的一系列报表及数据,环环紧扣、相互关联、互相补充,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二、财务预算表的编制(一)预算损益表预算损益表综合反映企业在预算期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果的情况。由于整个财务预算是以销售收入为起点,因此,预算损益表中只有确定了销售收入,才能进一步对与销售收入配比的成本费用进行规划和测算。销售收入超过经营成本的部分称为毛利,销售毛利额高低,是企业盈利的关键,企业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支出,利润的实现,都依赖于毛利。预算损益表的结构、数据来源及平衡关系如下:项目数据来源A销售收入销售预算及预测B经营成本成本预算及预测C毛利等于A-BD销售费用销售费用预算及预测E管理费用管理费用预算及预测F财务费用预算现金流量表中“发生筹资费用及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G投资收益被投资企业的财务预算或者通过对被投资企业历年经济效益及投资回报的资料分析H利润等于C-D-E-F+GI所得税等于H×税率J净利润等于H-I(二)预算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预算是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及流出量,反映企业预算期间现金流量的方向、规模和结构。以现金流入、流出的净值反映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通过编制现金流量预算,合理地安排、处理现金收支及资金调度的业务,保证企业现金正常流转及相对平衡。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以企业期初现金的结存额为基点,充分考虑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计期末的理想现金结存额,确定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相互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期初现金结存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收入-预算期末理想的现金结存余额=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1.期初现金结存数据,来源于预算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期初数。2.现金收入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租金收入,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收入。它等于销售收入及其他经营收入,加、减应收、预收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对外资收到的回报,收回投资,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到的现金。对外投资收到的现金,等于预算损益表的投资收益,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根据董事会收回投资的决议,预计长期投资、短期投资的减少数,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收到的现金,等于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净收益,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等于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到的现金、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借款收到的现金。吸收权益性投资收入的现金,等于增资配股金额,加、减有关应收、预收帐项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借款收到的现金,等于预算期间的现金支出与现金收入(不含借款收到的现金净加数)及期末与期初货币资金的差额。3.现金支出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1)经营活动的现金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金,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支付税金及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在确定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时,以材料、低值易耗品采购预算为基础,要分清现购和赊购,分析赊购的付款时间及金额。购买商品及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于采购商品物资及接受劳务金额,加、减应付、预付帐款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可在分析往年实际支付直接生产人员、销售人员、管理人员、其他间接人员工资、奖金及其他各种补助,往年实际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应付福利费等支出金额的基础上,调整有关的数据,计算出本期支付职工工资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它等于预算期间应付职工工资及为职工支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现金支出,加、减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及其他应付款期末与期初的差额。经营租赁所支付的现金,等于合同或协议确定的应付租金的金额,加、减应付款(租金)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支付税金的现金,等于预算期间应付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和其他税金及附加,加、减应付税金及应付税金附加的期末与期初的差额。(2)投资活动的现金支出,包括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企业权益性投资及债权性投资支付的现金,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支出。它等于投资预算确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投资额,加、减涉及投资活动的应付及预付帐项变动数。(3)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包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利息及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支出,等于贷款的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数或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收入乘以利率(或单位筹资成本)。分配股利或利润所支付的现金,等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的应分配利润金额,加、减应付股利(利润)期末与期初的差额。我们将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参照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填列,即编制成预算现金流量表。(三)预算资产负债表预算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在预算期末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貌及财务状况。编制预算资产负债表以资产负债表期初数为基点,充分考虑预算损益表、预算现金流量表的相关数据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期初数的影响,采用平衡法加以增减后计得。其公式可表示如下:资产及负债的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加数-预算期减少数所有者权益期末数=期初余额+预算期增资数(包括预算期实现的净利润)-预算期分红数我们按资产负债表的分类和顺序,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期末数据,予以适当排列后,即编制成预算资产负债表。财务预算编制是建立在一系列预算的假设及管理者的经验判断的基础上,虽然在编制财务预算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不确定因素作了尽可能周详的考虑,但是,很难做出全面正确的估计,财务预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推行预算过程中如果出现非人为原因的较大差异时,应对财务预算作适当修正,以提高财务预算的合理性、客观性和正确性,发挥财务预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谁顾我一世安稳
经营预算是规划和控制预算期间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预算。财务预算是集中反映未来一定期间 (预算年度) 现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经营预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单位成本预算、销售及行政管理费预算等。另一部分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预算,包括预计损益表、预计资金平衡表、现金预算等企业经营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的内容一般包括“现金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金平衡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经营预算(Operational Budget)是指企业日常发生的各项活动的预算。它主要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推销及管理费用预算等经营预算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是销售预算,它是销售预测正式的、详细的说明。由于销售预测是计划的基础,加之企业主要是靠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维持经营费用的支出和获利的,因而销售预算也就成为预算控制的基础。生产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中的预计销售量,按产品品种、数量分别编制的。生产预算编好后,还应根据分季度的预计销售量,经过对生产能力的平衡排出分季度的生产进度日程表,或称为生产计划大纲,在生产预算和生产度日程表的基础上,可以编制直接材料采购预算、直接人工预算和制造费预算。这三项预算构成对企业生产成本的统计。
我不是安逸飞画不出未来我不是何小谦看不透你心
预算编制的主要办法其实共有6种,具体如下:一、固定预算固定预算又称静态预算,是把企业预算期的业务量固定在某一预计水平上,以此为基础来确认其他项目预计数的预算办法。也就是说,预算期内编制财务预算所依据的成本花费和盈利信息都只是在一个预定的业务量水平的基础上确认的。显然,以未来固定不变的业务水平所编制的预算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必须是预计业务量与实际业务量相一致(或相差很小),才比较适合。固定预算的缺点:一是过于呆板,因为编制预算的业务量基础是事先假定的某个业务量,所以在这种办法下,不论预算期内业务量水平实际可可以发生哪几种变动,都只可以以事先确认的某一个业务量水平为编制预算的基础;二是可比性差,当实际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依据的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例如,编制财务预算时,预计业务量为生产可以力的90%。其成本预算总额为40 000元,而实际业务量为生产可以力的100%,其成本实际总额为55 000元,实际成本与预算相比,则超支很大,但是,实际成本脱离预算成本的差异包含了因业务量增长而增加的成本差异,而业务量差异对成本分析来说是无意义的。二、弹性预算弹性预算是按照成本(花费)习性类别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思考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可以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花费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种业务量的情形下所应支的花费水平。在编制预算时,变动成本随业务量的变动而予以增减,固定成本则在相关的业务量范畴内稳定不变。分别按一系列可可以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编制的可以适应企业在预算期内任何生产经营水平的预算。由于这种预算是随着业务量的变动作机动调整,适用面广,具有弹性,故称为弹性预算或变动预算。弹性预算的优点:一是预算范畴宽;二是可比性强。弹性预算一般适用于与预算执行单位业务量有关的成本(花费)、盈利等预算项目。弹性预算的编制程序为:(1)确认某一相关范畴,定在正常生产可以力的70%~110%之间。(2)选择业务量的计量单位。(3)按照成本性态分析的办法,将企业的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并确认成本函数(y=a+bx)。(4)确认预算期内各业务量水平的预算额。三、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花费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原有花费项目而编制预算的办法。增量预算办法比较简单,但它是以过去的水平为基础实际上就是承认过去是合理的,无需改进。因为不加分析地保留或接受原有的成本项目,可可以使原来不合理的花费继续开支,而得不到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四、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或称零底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点为基础,不思考其以往情形怎么,从实际需要与可可以出发,研究分析各项预算花费开支是否必要合理,进行综合平衡,从而确认预算花费。零基预算是差别于传统的增量预算而设计的一种编制花费预算的办法,它在编制预算时,对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从实际需要与可可以出发,逐项审议各种花费开支的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开支数额的大小,从而确认预算成本。其基本做法是:(1)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各该部门的具体任务,提出预算期内需要发生的各种业务活动及其花费开支的性质、目的和数额。(2)对各项预算方案进行成本一效益分析。即对每一项业务活动的所费与所得进行对比,权衡得失,据以判断各项花费开支的合理性及优先顺序。(3)根据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与一定期间资金供应的实际可可以,在预算中对各个项目进行择优安排,分配资金,落实预算。(4)划分不可延缓花费项目和可延缓花费项目,在编制预算时,应根据预算期内可供支配的资金数额在各花费之间进行分配。应优先安排不可延缓花费项目的支出。然后再根据需要和可可以,按照花费项目的轻重缓急确认可延缓项的开支。零基预算的优点是不受现有条条框框限制,对一切花费都以零为出发点,这样不仅可以压缩资金开支,而且可以切实做到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从而调动各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量力而行,合理使用资金,提高效益。零基预算的工作量较大,编制预算需要较长的日期。为了克服这一不足,不需要每年都按零基预算的办法编制预算,只需每隔几年按此办法编制一次预算。五、定期预算定期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办法。这种办法的优点是便于将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也有利于对预算执行情形进行分析和评价。其缺点在于:第一,盲目性。因为定期预算多在其执行年度开始前两三个月进行,难以预测预算期后期情形,特别是在多变的市场下,许多数据材料只可以估计,具有盲目性。第二,不变性。预算执行中,许多不测因素会妨碍预算的辅导功可以,甚至使之失去作用,而预算在实施过程中又往往不可以进行调整。第三,间断性。预算的连续性差,定期预算只思考一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即使年中修订的预算也只是针对剩余的预算期,对下一个会计年度很少思考形成人为的预算间断。六、滚动预算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办法。其特点在于将预算期与会计年度挂钩,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去1个月,就根据新的情形调整和修订后几个月的预算,并在原预算基础上增补下1个月预算,从而逐期向后滚动,连续不断地以预算方式规划未来经营活动。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是使预算期始终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或1个季度,立即在期末增列1个月或1个季度的预算,因而在任何一个时期都使预算保持有12个月的日期幅度,故又叫连续预算。滚动预算可以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未来始终保持整整12个月日期的思考和规划,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可以够稳定而有秩序地进行。滚动预算可以克服传统定期预算的盲目性、不变性和间断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编制预算已不再仅仅是每年末才开展的工作了,而是与日常管理密切结合的一项措施。关注环球网校预算的编制方法有哪几种内容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