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9266
烟泯了
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使用《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中西医结合类别实践技能考试部分)2016年版》,具体如下: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具有规定学历)实践技能考试大纲(2016年版) 一、医患沟通 二、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一)依据四诊内容进行辨证论治 (二)病证诊断 (三)鉴别诊断 (四)确立治法 (五)选方与用药 (六)预防与调护 三、中医技术操作技能 (一)中医四诊 (二)针灸常用腧穴 尺泽 孔最 列缺 鱼际 少商 商阳 合谷 手三里 曲池 肩髃 迎香 地仓 下关 头维 天枢 梁丘 犊鼻 足三里 条口 丰隆 内庭 公孙 三阴交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通里 神门 后溪 天宗 听宫 攒竹 天柱 肺俞 膈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次髎 委中 秩边 承山 昆仑 申脉 至阴 涌泉 太溪 照海 内关 大陵 中冲 外关 支沟 翳风 风池 肩井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行间 太冲 期门 腰阳关 命门 大椎 百会 神庭 水沟 印堂 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四神聪 太阳 定喘 奔脊 十宣 (三)针灸技术 毫针法 艾灸法 拔罐法 其他针法 (1)三棱针法 (2)皮肤针法 针灸异常情况处理 (1)晕针 (2)滞针 (3)弯针 (4)断针 (5)血肿 (6)皮肤灼伤及起泡 常见急症的针灸治疗 (1)偏头痛 (2)落枕 (3)中风 (4)哮喘 (5)呕吐 (6)泄泻 (7)痛经 (8)扭伤 (9)牙痛 (10)晕厥 (11)虚脱 (12)高热 (13)抽搐 (14)内脏绞痛 (四)推拿技术 (扌衮)法 揉法 按法 推法 拿法 抖法 捏脊法 (3)叩诊(叩诊方法、肺界叩诊、肺下界移动度) (4)听诊(听诊方法、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 心脏检査 (1)视诊(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波动) (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心界) (4)听诊(心脏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外周血管检查 (1)脉搏(脉率、脉律) (2)周围血管征 腹部检査 (1)视诊(腹外形、呼吸运动、腹部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腹部包块、肝脾触诊及测量方法、墨菲征、液波震颤) (3)叩诊(腹部叩诊音、肝浊音界、移动性浊音、肾区叩击痛、膀胱叩诊) (4)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脊柱、四肢检查 (1)脊柱(脊柱弯曲度、脊柱活动度、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2)四肢关节 神经系统检査 (1)肌力、肌张力 (2)共济运动 (3)神经反射(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 (4)脑膜刺激征 (5)拉塞格征 (二)基本操作 外科洗手 戴无菌手套 穿手术衣 手术区消毒 穿脱隔离衣 开放性创口的常用止血法 伤口换药 脊柱损伤的搬运 长骨骨折简易固定 心肺复苏术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三)辅助检查 心电图 (1)正常心电图 (2)心房、心室肥大 (3)典型心肌梗死 (4)心肌缺血 (5)期前收缩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7)心房颤动 (8)室性心动过速 (9)心室颤动 (10)房室传导阻滞 X线片 (1)正常胸部正位片 (2)肺气肿 (3)气胸 (4)胸腔积液 (5)急性胃肠穿孔 (6)肠梗阻 (7)长骨骨折 实验室检查 (1)血液一般检査 (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査 (4)肝功能(血清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 (5)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6)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尿酸、内生肌酐清除率) (7)血糖、糖耐量、糖化血红蛋白 (8)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9)血清钾、钠、氯 (10)淀粉酶 (11)心肌酶 (12)肌钙蛋白 (13)B型心钠素 (14)抗链球菌溶血素“0” (15)甲胎蛋白 (16)类风湿因子 (17)漏出液、渗出液 (18)血气分析 五、中医常见病 感冒 咳嗽 哮病 喘证 肺痨 心悸 胸痹 不寐 痫病 胃痛 呕吐 腹痛 痢疾 便秘 胁痛 黄疸 头痛 眩晕 中风 水肿 淋证 阳痿 郁证 血证 消渴 内伤发热 虚劳 癌病 痹证 痉证 痿证 腰痛 乳癖 湿疮 痔 脱疽 精癃 肠痈 崩漏 闭经 痛经 绝经前后诸证 带下病 胎漏、胎动不安 产后发热 不孕症 症瘕 肺炎喘嗽 小儿泄泻 厌食症 水痘 痄腮 桡骨下端骨折 肩关节脱位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六、西医常见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支气管哮喘 肺炎 肺结核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慢性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1)过早搏动 (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室性心动过速 (3)心房颤动 高血压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病毒性心肌炎 胃炎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肝硬化 急性胰腺炎 肾小球肾炎 尿路感染 慢性肾衰竭 缺铁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糖尿病 痛风 类风湿关节炎 脑梗死 脑出血 病毒性肝炎 乳腺增生病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胆石症 前列腺增生病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绝经综合征 盆腔炎性疾病 自然流产 异位妊娠 产褥感染 小儿肺炎 小儿腹泻 肾病综合征 过敏性紫癜 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 桡骨下端骨折 肩关节脱位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你太美我太爱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进行了大纲改版:新大纲主要特点1、突显指导思想、考试性质等。2、以中医思维为导向,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原则,结合中医师岗位胜任力以及中医临床、教育实际,更加突出中医药特点。3、体现医师职业素养,强调“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更加注重医患沟通、人文关怀。4、淡化课程观念,体现知识整合,在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核的基础上,体现能力、素质的考核。5、强化医疗安全内容的考核。较旧大纲主要变化实践技能1、将“医患沟通”调整为“医师职业素养”并进一步细化;2、将原来含在针灸技术中的拔罐技术分出并列举;3、调整了基本操作、体格检查、临床常见病的测试范围等;医学综合4、将中医经典(含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单列,改变其在原大纲含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的状态;5、原大纲按照课程科目的排序调整为按中医学基础、中医经典(执业助理医师无此模块)、中医临床(或中西医结合临床)、西医综合、医学人文模块排列;6、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列入大纲范围,同时依据新的法规和规章调整原大纲内容;7、依据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医和西医临床实际,调整了知识范围。除了专业知识这块,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这一块,2021年执业医暂时还未报名,暂不知道是否会进行大纲改版。
两分钟吻
根据往年的话,2019年是11月起陆续发布,2018年是10月起陆续发布,2017年是12月起陆续发布,今年的话预计于2020年10月起陆续发布。近三年的考试时间都是1月份,预计今年可能也是1月份,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一般于6月进行,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一般于6月进行,备考的话,最常见的方法是练题和刷视频,题库的话我朋友推荐阿虎医考,说那里面题比较多,考查的考点比较全面,可以起到巩固知识点的作用。哦对了,最好是要记笔记和记错题的,但是笔记不要照书抄,自己归纳和总结。
优质医学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