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你走到底
初级资格考试于2021年5月15日至19日,5月22日至23日,分两个时间段进行。
经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决定,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高级资格考试(以下简称初级、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定于2021年5月举行,全部采用无纸化方式。
《初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时长为105分钟,《经济法基础》科目考试时长为75分钟,两个科目连续考试,时间不能混用。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2020年11月6日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2021年度初级、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日期、报名方式等考试相关事项。
2、2020年12月1日至12月25日,“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的初级、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报名系统开通。在上述时间内,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自行确定本地区的报名开始时间,考试报名及缴费统一在12月25日24时截止。
3、2021年4月16日前,各省级考试管理机构公布本地区初级、高级会计资格考试准考证网上打印的起止日期。
4、2021年5月15日至19日,5月22日至23日组织初级、高级会计资格考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关于2021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高级资格考
时光静好我亦不老
——广东初级会计2022年考试时间5月15日-5月19日
考试的主要两个科目是《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一次通过两科,每科60分(100分制),一年考一次,现在由于会计证取消后,初级成为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了,可以说门槛有一定的提高。
我们应该在1月份报名,在4月8号之前各地区就会陆陆续续公布准考证打印时间,然后在五月份时开始考试主要时间段是8:30-11.30或14:30-17:30,最后在6月22号前便可以查询成绩。
皇上臣妾做不到
弃考的话对考生没有任何影响,弃考后如果想继续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第二年还是可以继续报考的。缺考会浪费报名费,除此之外,对本人没有任何影响,几乎任何考试都有缺考的人。
2019年度初级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上升至439万人,一举成为报名人数最多的考试之一。报名人数巨增,弃考率同时飙升!具调查,部分考场初级会计考试弃考率高达30%~50%,创下历年缺考率新高。
除非特殊原因,是不支持弃考的,既然已经报名参加初级考试,即使没有好好复习也可以来现场体验一下,因为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考试,拼的不仅仅是智力和实力,有的时候拼的还是运气和胆气!虽然部分考生选择裸考,但每年都有裸考生通过初级,总归还是有希望。
人社部印发考试新规
此前,人社部发布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考务工作规程》的通知,2021年4月1日起施行。此次对考务工作规程的修改,是自2000年后第一次大修!初级考试更严了。
变化一:由属地化原则:明确为在工作或居住地报名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四条:报考人员原则上应在工作地或居住地报名参加考试。
变化二: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五条: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级人事考试机构应当通过对外服务场所、门户网站等渠道,充分告知报考人员证明事项的设定依据、证明内容、材料要求、承诺的方式、不实承诺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及资格审核部门的核查权力等内容
报考人员在报名过程中应当准确、完整填报信息,书面(含电子文本)承诺已知晓告知事项、已符合相关报考条件、愿意承担不实承诺的法律责任以及承诺的意思表示真实等内容,不允许代为承诺。
不愿承诺或者无法承诺的报考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记录期内的失信人员,应当依有关规定和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变化三:新增关于考试大纲相关三条规定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条:
行业部门、考试机构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组织编制考试大纲,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定后公布。考试大纲一般应在考试实施6个月前公布。
考试大纲应当明确考试目的,提出知识、能力水平要求,说明考试内容和形式。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一条:
负责命题工作的单位应当按照考试大纲要求命制试题、试卷,制定标准答案,规范征(命)题、审题、审定试卷等工作流程,建立试题试卷质量评估和审查机制,确保考试评价导向正确,保障试题试卷科学性、原创性、针对性。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第十二条:
参与考试大纲编写、试题试卷命制的专家,应当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修养,在相应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一般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变化四:考试与考后监管更严
【新规】人社厅发〔2021〕18号新增:
考试期间,每个考点设1名主考,按需设若干名副主考、监考、流动监考和考务保障服务人员,电子化考试考点另设至少1名系统管理员;
考试期间,每个考场设至少2名监考人。电子化考试考场中,至少有1名监考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考试时长2小时以内的科目,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电子化考试可视情况调整至考试结束前15分钟;考试时长超过2小时的科目,考场封闭2小时;语音类、视频类考试考场封闭一般至考试结束;
保密期内的考前试卷、考后答卷交接后,应当存入专门的、全程实时监控的保密室(或指定场所),并安排至少2名人员24小时值守。监控信息保存时间不少于3个月;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6个月;涉及严重、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或重大异常情况的试卷、答卷、考场情况记录及其他相关考务资料的保管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2年;
答卷、考场情况记录等按规定要求转化成电子文档的,电子文档的保存期限自成绩公布之日起不少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