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3814
莫过于失望
来料加工通常会计处理如下1、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借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2、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辅助材料贷:应付职工薪酬贷:制造费用3、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1)确认销售收入借:应收账款(或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生产成本(3)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废料注销退回委托方,贷记“受托加工物资—某公司”(注明物资数量),其废料不需要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如果有废料客户没有要求退还,在取得来料加工废料收入时会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我为了反映来料加工全过程处理,所以全都告诉你了,销售废料,当然,只需要直接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但这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不能少,销售废料要计提增值税的。
旧城里的旧爱
你这个问题,分成两部分理解,如果是客户提供了原材料,你生产完成后,卖回给客户,但价格中不含有材料的价格,这样可以视同委托加工,你只收取加工费,在加工费里面包含了你自己购买辅助材料的部分价款。具体的会计分录为:1.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按合同价(或不记录实际金额)登记备查簿,领用时作相应的附注说明,不必做会计分录。 2.对于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生产成本: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辅助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 3.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同时,在备查簿中将受托加工物资注销,与第一步相适应,相匹配。 问题二,卖出去的价格含有客户提供的材料价格,对于这种情况,不能是委托加工的行为了,这种情况,你只能作为,购进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视同的是你们自己购进材料,然后销售产成品的情况了。分录如此做:客户提供材料时,你必然将这部分材料款先预付或者怎么处理给客户方,要不然,你卖产成品给对方时,产品中不可能含有材料的价款,因为对方不是傻子。不会白给你这部分材料的。所以: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现金)生产时借: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销售时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想当你的太阳温暖你
一、收到受托加工的材料时 借:原材料--XX 贷:其他应付款 二、发生相关费用时: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XX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制造费用 三、加工完成按合同规定发给委托方时: 1.确认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加工费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交税收――应交消费税(如果加工的产品属于消费税应税产品的,受托方应该履行代收代缴消费税义务,这里的计税价格一般参照受托方同类产品的价格或组成计税价格) 2.同时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应付款贷:生产成本四、受托方上交消费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贷:银行存款
所谓坚强不过是装得无所谓
甲公司单独核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方法
1.收到乙公司提供的棉花时
借:原材料92000(9200×10)
贷:预收账款——乙公司(来料加工预收原料)92000
2.加工领用原料时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92000
贷:原材料92000
3.结转消耗的工费成本
借:生产成本——工费成本55200(6000×9.2)
贷:应付工资、制造费用等科目55200
4.加工商品完工入库
生产成本合计:92000+55200=147200元
每吨棉纱成本:147200÷9.2=16000元
借:库存商品——40支棉纱(来料加工待发9吨)144000
库存商品——40支棉纱(来料加工盈余0.2吨)320
贷:生产成本——原材料92000
生产成本——工费成本55200
5.确认加工费收入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84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72000(80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2240
6.结转加工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54000(6000×9)
预收账款——乙公司(来料加工预收原料)90000
贷:库存商品——40支棉纱(来料加工待发9吨)144000
7.结转节约的原料余额
借:预收账款——乙公司(来料加工预收原料)2000
贷:其他业务支出2000
该项业务经营利润:72000-54000+2000=20000元,其中:原料节约2000元,加工利润18000元。
甲公司不单独核算原材料的会计处理方法
1.收到乙公司提供的棉花时,不进行账务处理,将棉花入库、出库记录备查登记。
2.结转消耗的工费成本
借:生产成本———工费成本54000(6000×9)
贷:应付工资、制造费用等科目54000
3.加工商品完工入库,不进行账务处理,将产品入库、出库记录备查登记。
4.确认加工费收入来源:考试大
借:应收账款——乙公司84240
贷:其他业务收入72000(8000×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2240
5.结转加工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54000(6000×9)
贷:生产成本——工费成本54000
该项业务经营利润:72000-54000=18000元,按第一种会计处理方法计算的原料节约部分不能单独反映。
两种方法的比较第一种方法将来料加工业务视同于自营生产业务,整个核算过程也反映了生产的全流程,所有的存货增减记录均记载于账册,便于内部的监管与核对;并且可以反映为原料节约额,为减少能源支出,增加企业效益提供依据;但这种方法增加了工作量,如果来料加工批次和加工品种较多,将会给成本核算带来一定难度。
第二种简便实用,可操作性强,但不利于内部控制与管理,存货账实存在差异,容易出现漏洞,所以采用这种方法的企业必须要做好实物进库与出库的备查登记并且对存货要进行实时监控。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