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审计会计战略

怪她多情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907

首页> 会计职称> cpa审计会计战略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亡命Honoria

已采纳

楼主上午好,学派坛坛很高兴能在百度知道上为楼主答疑解惑,这是坛坛在大家论坛看到的帖子,楼主也可以去那边找找其他的注会相关资料。关于CPA考试中的审计策略我们主要注意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目的注册会计师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目的是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审计方向,并指导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二、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应考虑的事项(重点理解)1.确定审计范围;2.审计报告目标、时间安排及所需沟通的性质;3.确定审计方向;4.所需要的审计资源。三、确定审计范围需要考虑的事项(重点理解)1.编制拟审计的财务信息所依据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2.特定行业的报告要求,如某些行业监管机构要求提交的报告;3.预期审计工作涵盖的范围,包括应涵盖的组成部分的数量及所在地点;4.母公司和集团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控制关系的性质,以确定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5.由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审计组成部分的范围;6.拟审计的经营分部的性质,包括是否需要具备专门知识;7.外币折算,包括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8.除为合并目的执行的审计工作之外,对个别财务报表进行法定审计的需求;9.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获得性及注册会计师拟信赖内部审计工作的程度;10.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情况,及注册会计师如何取得有关服务机构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有效性的证据;11.对利用在以前审计工作中获取的审计证据(如获取的与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相关的审计证据)的预期;12.信息技术对审计程序的影响,包括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对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预期;13.协调审计工作与中期财务信息审阅的预期涵盖范围和时间安排,以及中期审阅所获取的信息对审计工作的影响;14.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时间协调和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

59评论

软囚

审计策略简单的说就是审计计划,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

49评论

深海再深没你心深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可以根据相关性进行搭配,比如会计、审计、财管,或者税法、经济法这样的进行搭配,利用相关性提高备考效率,考生也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进行选择。

77评论

微笑扯痛了唇

有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前者主要是审计项目总的方针时间 数量等的安排如安排到重要存货场地监盘的项目组成员数量 对重要审计项目的时间预算是否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何时召开项目组预备会和沟通会项目负责人如何进行监督指导复核等等这些内容审计教材均有列明可以查查具体审计计划就是针对具体审计项目而展开的需要对该项目进行详细了解后设计并实施

61评论

恐落花未尝遂人愿

同学很高兴为你进行解答:1.会计、审计、财管(最好不要同一年报考)CPA考试中,专业阶段比较有难度的就是会计、审计和财管三个科目,其中会计和审计以难度著称,财管以计算量著称。财管和审计都需要有会计基础,但是审计和财管也都需要笔记长时间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无形中考试周期会增加,所以建议零基础第一次报考CPA的同学不要三科全报,会计和财管组合最优,其次是会计和审计。2.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不建议单独报)税法和经济法相比其他科目是难度比较低的科目,科目搭配时最好和其他难度较大的科目进行搭配,第一次考的最好不要只报这两科。因为初次参考人员一听难度比较低,为给自己赢得信心,一般容易偏向选择这两科,但对于注会考试,难度再低也是有相当难度的,想顺利通过还是需要充分准备,不可大意!否则,初考不利反而会影响对考试的信心。因此建议应该难易搭配的方式报考,同时考虑科目之间的联系。3.推荐的报考方案:1)会计+审计+税法:主要考虑到会计和审计的联系以及会计与税法的联系,但是难度较高;建议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审计做好第二年通过的打算。2)会计+财管+风险管理:主要考虑到财管和风险管理难度要低,而且联系紧密,且会计能为财管打基础;优先保证会计和财管的通过。3)会计+财管+税法:主要考虑到财管能够提前学习,会计和税法联系紧密,且能共同促进财管的学习;优先保证会计和税法通过。

17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