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5658
森眸暖光
额。。。我是大一的,学金融,大一上学期开始学,准备大学四年全部考出来。。。。这也只是准备而已。。。据我推算,差不多将就这四年能考出来。。。。考完钱三门之后的感觉是,认真学的话其实挺简单的,前三门我看来还是挺好过的,加油吧!
言沫言语
这要看你的勤奋度.在南审, 有人三年便通过荆晶ACCA准会员普华永道上海所"所有的虚荣都在这两张证书上。眼泪和汗水留给过去,希望和幸福--在未来"– 题记12月24日,及其平淡的一天。在家加班,清了一天Coaching Notes。晚上8点左右查的分,6门都通过了。有点意料之外。吃了个苹果,过了一个相当愉悦的平安夜。应该写点东西,替自己总结,给别人经验。关于我总成绩423分,会计70、审计67、财务管理65、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76、税法69、经济法76。每科不突出,但也不至于太低,一如我的风格。准备时间大概2个半月,每天大约12小时。之所以只用了2个半月时间,是因为自己有会计的基础,大学本来就是的ACCA专业。大三已经通过了ACCA14门全部课程,也只花了两年时间。关于复习方法。我觉得这点很重要。之前看过一篇帖子,是一位2009年6个月一次通过6门的牛人写的,他的方法是反复循环。先将经济法和公司战略仍在一边,其他4门,在前4个半月每科安排一周,到考试前,大概复习4遍,最后一个半月,连同另外两科,再背+模拟题+查漏补缺,最后上考场。当我读到他的经验时,已经是6月底,虽然相当赞成他的方法,但时间却无法对应。他有6个月,我却只有2个半月。于是我就开始分析我俩的差异。他是法律系的,对会计基础虽是0,学两法却应该比我轻松,他会计,审计,财管,税法复习5遍上战场,经济法、战略复习2遍上战场。我,本身ACCA专业,09年刚刚通过,会计、审计、财管、战略在学ACCA时都有所涉及,而且学的还都不错,但税法和经法基础确是0。所以根据我俩专业背景和准备时间长度的不同,我制定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先把战略仍在一遍,剩下5门跟着网校学一遍,每门6到7天,总共一个多月时间。再花一个月复习这5门,并一次性把战略过一遍。最后半个月白天练真题,晚上逐一把各科考点再过一遍。具体进度安排。合理设计好进度,这也很重要。我在刚开始准备CPA时,便做好了复习6门的计划,实际执行时,虽然有所出入,但还是算比较符合预期计划。我基本上每科都复习了2到3遍,下面我简单说下我的安排。第1遍,听课,我有ACCA基础,所以听会计、审计、财管、战略相对比较简单。但税法和经济法对我来说就不简单了。前四科我基本都是一遍听过,而后两科听老师讲完后,我都会自己再看一遍,该背的也先初步背一遍。第2遍,看讲义,做题。这一遍大概花了一个月,每天基本在12个小时以上。这一遍中,我主要是构建框架,重在理解,把听课听到的东西总结到自己的笔记里。第2遍里,我开始做题,我只做选择题,大题我只看,有的甚至直接就背。这一遍下来,选择题的速度大致练出来了,大题的框架也有了,知道怎么答了。第3遍,也就是最后半个月。先花了一周把最后6套模拟题做了,一共六六三十六套,每天大概要做5到6套,学习时间也基本超过了15小时。当时真的感觉自己快死了。剩下的的一周,属于调养巩固期,每天在保证睡眠的情况下,把所有考点和错题的笔记过了一遍。 科目安排这个我真没有经验。不过,我说句良心话,还是提倡考6门的,各科之间关联很大,考6门还是对相互理解很有帮助的。而且最后一门综合本身就是6门的综合,这种学法就好像把综合先过了一遍。推荐喜欢自虐的人考6门!各科1,会计会计俗称CPA最难的一门。但因为自己有两年的会计基础,ACCA的F7和P2都是讲的会计,所以我听网校的课感觉很好,有些东西自己本来就知道,老师讲的思路又清晰。CPA相对于ACCA更注重细节,听一遍下来,对有些账务的处理感觉更清晰了。然后直接做网校的讲义和辅导书上的题,加深了对分录的理解。2,审计在大二那年,为了给ACCA f8打基础,学校就给我们安排过CPA审计这门课。所以当我看到700多页的审计课本时,也没至于惊慌失措。毕竟是科班出生嘛。学习方法很简单,听课+理思路+背题。我先把网校老师的课听了一遍,讲的相当不错,审计要的就是思路,audit sense。之后我就对着课本,自己把整本书总结了一遍。先把审计的大框框列出来,再往里面塞程序,先自己回忆,想不起来的再翻书。这样一折腾,基本上书上哪一页讲的是什么自己就相当清楚了。然后就是背题。我主要是把07年开始的真题(主要是简答题和综合题)看了两遍。第一遍看,自己理解,总结答题思路。第二遍直接把内容背下来。3,财管除了战略花时间最少的一门。因为当年考ACCA F9财务管理时分数考得挺高,就觉得自己很有天赋。就只把网校的课过了一遍,讲义和辅导书上的题做了一遍。所以这次财管考的这么低也只能怪自己轻视它了。但我还是想说一点,财管是最不推荐看题的科目。它需要算,需要反复算,看题是没有用的,只有自己反复计算,才能达到CPA的要求。虽然我财管花的时间相对不是很多,但我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做题上了,把网校老师的讲义和辅导书上的题目基本都做了一遍。4,税法税法是6门中我觉得最头大的一门!大家都说税法简单,我也觉得的确不难,但实在是太烦太烦了。网校老师讲的条理很清楚,但因为自己丝毫没有基础,学起来真的不轻松。我把网校课听了一遍,讲义看了一遍,把辅导书上选择题全都做了一遍,才开始有我已经学过税法的感觉。税法我觉得正如叶青老师所言,要懂得放弃。税法很杂,诸如营业税税收优惠背得吐血也背不下来。所以多做些题,把各个税种搞清楚,就足够了。5,经济法同样是自己没怎么接触过的科目。但我觉得它比税法简单很多。税法杂,有计算,所以容易出错。但经济法是纯记忆的,会了就能写出来。所以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反复记忆。考过是不成问题的。6,公司战略这门简直就是ACCA P1和 P3的翻译版。我学这门听课花了3天时间,复习加做题花了2天半时间。主要是因为与战略相关的模型以及公司治理、风险方面的知识之前就学过。我觉得这门比较看重的是你的思维。当然,思维也是建立在你把书本基本知识都记熟的前提下再加以应用。先记模型,再找些案例练习应该是学这门相对不错的方法了。后记现在在普华工作,很累但很充实,喜欢这样的感觉。最近final了,非常忙。好不容易能抽出时间写点东西,希望真的可以帮到大家 ^^ 也真心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情定今生
时间不够用?那你应该这样做!1. 要做好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并张贴出来。把计划、进度表贴在墙上,让家人一起督促你。我老婆就会经常过来检查我的进度。(这条同样适用于不自律的宝宝哦!)2. 找个适合自己的老师。如果没有太多时间的话,有个老师带着备考真的太有必要了!很多时间自己花半天搞不明白的问题,老师一句话就解开了。真的超级省时间而且备考效率大大提高。比如像中华的老师,他们都是多年研究注会考试的老师,对注会考试很了解,知道哪里是重点,他们的指点不仅帮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更让我对注会考试有更深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点都不假,对考试更了解了,你才更有把握拿下它。我自己喜欢的注会老师有:会计高志谦郭建华、财管贾国军达江、审计陈楠荆晶、税法杨军叶青、经济法王妍荔、战略杭建平。3. 充分利用零散时间。把网校的APP下载到手机上,空间不够的可以选择只下载语音版,上下班期间听课、银行或办事排队等待时间听课、在饭店点完菜等待期间听课,总之,形成一个习惯,就是一有时间就听课或做题。网校有一个题库,每次十道题,基本上从开始做到对完答案也就十五分钟,这个也挺好的。不自律怎么办?1. 关闭微信朋友圈、卸掉一切诱惑自己分心的APP我在每年注会报名后,都关闭朋友圈一直到10月考试前一阵子才开启。关闭朋友圈后,我发现自己的世界突然清净了很多。也有了更多的时间能够专心备考,不被其他的事情所打扰。其实朋友圈无形中吃掉了我们很多的时间。2. 让家人、朋友监督自己;或者在网校论坛找同在备考的小伙伴,相互鼓励监督。学习效率不高,怎么办?1. 找到你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和地点,并确保大块的连续学习时间。我自己最喜欢图书馆自习室的氛围,如果不在图书馆,我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就是晚上。如果在图书馆,只要进去了,学习效率都会很高,所以我是从开馆到闭馆一待就是一整天。提前把网校的课程下载到电脑上,把讲义打印出来。有的图书馆可以给电脑充电,有的不能充电或者充电口太少,我就在图书馆附近中午吃饭时在餐馆里给电脑充电,电脑听课没电了,就看讲义做题。2. 充分利用答疑板。其实网校还有一个很宝贵的隐性资源,那就是答疑板,答疑板会把这个题目所有学生的提问和老师的解答都罗列起来。有时一道题目的答疑能把相关的知识点都串起来,效果很好。很多答疑内容我都用word按章节保存下来了,在后来复习时多看了几遍,帮助很大。还有很多答疑内容会注明在教材哪一页,我也会经常翻到教材中仔细理解这些内容。3. 千万不能眼高手低,一定要做题!财管是机考,税法、会计也有不少的计算。平时做练习题的时候,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财管的成本计算,税法的个人所得税大题最后的加总数,务必和答案分毫不差,才算达到了练习的目的。会一点和不会没有区别,在考试上都是错!而且,做练习题时候的紧张程度是1的话,考场上很可能就是10,可想而知重压之下出错的可能性会增大多少。如何克服懒惰的毛病恢复学习的动力?懒惰是学习最大的敌人,懒人即使再聪明也不会有多大成就。既然决定要一边上班一边学习,那么就应该按照计划坚持下去,否则还不如尽早放弃。上班回到家感到累,可以稍作休息,或做做饭,或洗个澡,能否克服懒惰的毛病完全在于个人,要磨练自己毅力坚持自己的信念,不想看书时,想想自己的理想,想想现在不满意的现状,相信你很快就能恢复学习的动力。在职备考确实有些难度,但是大多数考生也一样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也不要过于忧虑,只要多付出时间和精力,一定会收获应该收获的!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