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怎么算中级会计

我不霸气怎能显得你娇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646

首页> 会计职称>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中级会计

4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眼睛这么美真不该拿去流泪

已采纳

当期所得税费用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纳税调整增加额: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

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职工工资及薪金的14%)、工会费(2%)、职工教育经费(8%)、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扩展资料: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得税费用

69评论

纯情爱人

当期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所得税税率(25%)其中应纳税所得=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

83评论

我把一切给你你把一切给他

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其中,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也指“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该科目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属于损益类科目。其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企业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对该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所得税费用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而是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之和,即为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是指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核算企业负担的所得税,是损益类科目;这一般不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因为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

如果只有永久性差异,则等于当期应交所得税。应对国家征税政策,月度所得税征缴采取月度汇算清缴的方法实现,即多退少补的政策。具体表现为:企业设立一个汇算清缴账户,并存入一定的金额,在核算出当期的所得税时税款通过汇算清缴账户结算,即使后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也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返还或者补全。

125评论

初见薄荷叶青青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纳税调增额-纳税调减额*税率

16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