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4147
失恋365天
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3、成本性态模型:y=a+bx4、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营业利润差额简算公式: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率cmR=cmp,变动成本率 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0=a cm= a (p-b) 保本额y0= a cmR= p x0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保本作业率 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R+ dR=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y’= px’=a+TPcmR= a+TP (1 –br) 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Bi)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xp预测利润额 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 X2=X1×(1+利润变动率DOL)1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 △R=RA-RB(2)差别成本 △C=CA-CB(3)差别损益 △P=PA-PB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17、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18、净现金流量 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Pt为第t年利润;Dt为第t年折旧额为;Mt第t年摊销额;Ct为第t年在财务费用中列支的利息费用;Rt为第t年回收额。19、复利现值系数(PF,i,n)=(1+i)-n20、复利终值系数(FP,i,n)=(1+i)n2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A,i,n)=[1-(1+i)-n]i2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A,i,n)=[(1+i)n -1]i23、净现值NPV,就是将各年现金净流量折合为现值NPV= NCF0×(PF,i,0)+ NCF1×(PF,i,1)+……+ NCFn×(PF,i,n)24、内部收益率 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计算步骤:1)逐步逼近法(逐步测试法)用利率i1进行测算,得到NPV1,如果NPV1>0,提高测算比率i2,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测算后得到NPV2,如果NPV2>0,继续提高比率测算,一直到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且一个NPV>0,一个NPV<0,然后就可以运用内插法;反之,降低测算比率,进行测算NPV 2)内插法的运用 假设通过测算得到两个NPV,起对应为如下:i1 —— NPV1 ,i2 —— NPV2(符合条件△i<5%,NPV1>0,NPV2<0)IRR= i1+ NPV1(NPV1- NPV2)×(i1- i2)25、成本差异计算分析成本总差异=实际价格×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标准价格×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耗用量差异=标准价格×(实际耗用量—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如果涉及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分析: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实际价格—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实际产量直接材料耗用量差异=直接材料标准价格×(直接材料实际耗用量—直接材料标准耗用量)×实际产量如果涉及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分析:价格改为工资率,耗用量改为工时直接人工成本总差异=实际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实际产量工资率差异=(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人工效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实际产量26、经济批量(Q*)=(2APC)^12—见教材361页A为全年需要量,P为每次变动性订货成本,C为年平均变动性储存成本
他笑蓝了整片天
中级会计考试——财务管理公式大全: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第三章:P-现值、F-终值、A-年金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12、复利终值F=P(1+i)n=P(FP,i,n)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偿债基金A= F(AF,i,n)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资本回收额A= P(AP,i,n)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19、永续年金P=Ai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股票计算: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债券计算: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第四章:34、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35、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36、原始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产投资37、项目总投资=原始投资+资本化利息项目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其他+流动资产投资+资本化利息38、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产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需用数39、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至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上年流动资金需用数40、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工资福利+修理费+其他费用=不包括财务费用的总成本费用-折旧-无形和开办摊销单纯固定资产投资计算:41、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息税前利润+新增的折旧+回收残值42、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税前净现金流量-新增的所得税完整工业投资计算:43、运营期税前净现金流量=税前利息+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44、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摊销+回收-运营投资更新改造投资计算:45、建设期净现金流量=-(新固投资-旧固变现)46、建设期末的净现金流量=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47、运营期第一年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旧固提前报废净损失递减的所得税48、运营期税后净现金流量=增加的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增加的折旧+(新固残值-旧固残值)建设期为0,使用公式45、47、48--;建设期不为0,使用公式45、46、48静态指标计算:投资回收期PPPP`、投资收益率ROI49、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50、包括件设计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建设期51、包括建设期的回收期=最后一个累计负值的年份+|最后一个累计负值|下年净现金流量52、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动态指标计算: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53、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复利现值相加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的复利现值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54、建设期不为0的时候,按递延年金来理解55、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第五章: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第六章:现金管理: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应收账款管理: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存货管理: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86、再订货点=每天消耗原始材料数量(原始材料使用率)×在途时间87、订货提前期=预期交货期内原材料使用量原材料使用率)88、保险储备量=12×(最大耗用×最长提前期-正常量×正常提前期)89、保险储备下的再订货点=再订货点+保险储备量第七章:90、对外筹资需要量=〔(随收入变动的资产-随收入变动的负债)本期收入〕×收入增加值-自留资金91、资金习性函数y=a+bx92、高低点法:b=(最高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低收入对应资金占用)(最高收入-最低收入)93、回归直线法:结合P179页例题中的表格和数字来记忆a=(∑x2∑y-∑x∑xy)[n∑x2-(∑x)2]b=(n∑xy-∑x2∑y)[n∑x2-(∑x)2]――注意,a、b的分子一样=(∑y-na)∑x普通股筹资:94、规定股利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95、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1-筹资费率)〕+增长率9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97、无风险+风险溢价法K=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溢价留存收益筹资:无筹资费率98、股利固定筹资成本=每年股利筹资金额99、固定增长率筹资成本=(第一年股利筹资金额)+增长率负债筹资:有低税效应100、长期借款筹资成本=年利息(1-所得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101、融资租赁:后付租金用年资本回收额公式,先付租金用即付年金现值公式102、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103、贴现贷款实际利率=利息(贷款金额-利息)104、加息贷款实际利率=贷款额×利息率贷款额÷2105、现金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信用期指最长付款期,折扣期指折扣百分比对应的天数第八章:综合资金成本的公式参考第七章106、筹资总额分界点=某筹资方式成本分界点该筹资方式所占比重杠杆公式:107、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px-变动成本bx=单位边际贡献m×产销量x108、息税前利润EBIT=边际贡献M-固定成本a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中不应包括利息费用109、经营杠杆=MEBIT=M(M-a)110、财务杠杆=EBIT(EBIT-利息I)111、复合杠杆=经营杠杆×财务杠杆=M(EBIT-I-融资租赁租金)112、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参见教材P229例8-12113、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公式EBIT加线=(股方案股数×债方案利息-债方案股数×股方案利息)(股方案股数-债方案股数)114、公司价值=长期债务现值+公司股票现值115、公司股票现值=(M-I)(1-T)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资金成本率见公式95、96、97第十章:本章公式需与例题结合记忆116、成本的弹性预算=固定成本预算+∑(单位变动成本预算×预计业务量)日常业务预算之一销售预算的编制公式:117、预计销售收入=预计单价×预计销售量118、预计销项税额=预计销售总额×增值税税率119、含税销售收入=117预计销售收入+118预计销项税额120、第一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比率+该期回收以前的应收账款121、某期经营现金收入=该期含税销售收入×收现率+前期剩余应收121、预算期末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余额+含税销售收入合计-经营期现金收入合计日常业务预算之二生产预算的编制公式:122、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存货-预计期初存货日常业务预算之三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公式:123、某产品耗用某直接材料需用量=某产品耗用该材料的消耗定额(已知)×预计产量124、某材料直接采购量=123预计需用量+期末库存-期初库存125、某材料采购成本=该材料单价×124预计采购量126、预计采购金额=125采购成本+进项税额127、采购现金支出=某期预计采购金额×付现率+前期剩余应付128、预算期末应付账款余额=期初应付余额+预计采购金额合计-预计采购支出合计日常业务预算之四应交税金及附加预算的编制公式:129、应交税金及附加=130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值税130、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注:城建税+教育费附加=(营业税+消费税+增值税)×税率日常业务预算之五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公式:131、某产品直接人工工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已知)×产量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单位工时工资率(已知)×131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计提标准(已知)134、某产品直接人工成本=132某产品耗用直接工资+133某产品其他直接费用135、直接人工成本现金支出=直接工资总额+其他直接费用总额日常业务预算之六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已知) ∑直接人工工时总数137、变动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131直接人工工时138、固定性制造费用现金支出=固定性制造费用-年折旧费139、制造费用现金支出=137变动性制造费用+138固定性制造费用日常业务预算之七产品成本预算的编制公式:140、单位生产成本=141单位直接材料成本+142单位直接人工成本+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平均采购单价×平均单位耗用材料数量142、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平均单位工时直接人工成本×平均产品工时定额143、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制造费用=136变动性制造费用预算分配率×平均产品工时定额144、直接材料成本=全部直接材料成本+耗用直接人工成本+耗用变动性制造费用145、耗用某直接材料成本=141单位耗用直接材料成本×产量146、产品生产成本=本期发生生产成本+在产品期初余额-在产品期末余额147、产品销售成本=146产品生产成本+产成品期初余额-产成品期末余额日常业务预算之九销售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48、变动性销售费用现金支出=单位变动性销售费用分配额×预计销售量日常业务预算之十管理费用预算的编制公式:149、管理费用现金支出=管理费用-年折旧-年摊销现金预算公式:150、可运用现金=期初现金余额+121经营现金收入151、经营现金支出=144直接材料+135直接人工+139制造费用+148销售费用+149管理费用+129税金及附加+预交所得税+预分股利152、现金支出合计=151经营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153、现金余缺=150可运用现金合计-152现金支出合计154、资金筹措及运用=短期借款+普通股+债券-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归还贷款-购买有价证券155、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154资金筹措及运用第十一章:156、成本变动额=实际责任成本-预算责任成本(注意教材P328例1上面的那句话)157、成本变动率=156成本变动额预算责任成本(费用的计算方法一致)157、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58、利润中心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157边际贡献总额-责任人可控固定成本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158责任人可控利润总额-责任人不可控固定成本160、公司利润总额=159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公司不可分摊的费用投资中心考核指标:161、投资利润率=利润投资额投资额是投资中心的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即净资产,也就是所有者权益。162投资利润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163、剩余收益=利润-投资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164、剩余收益=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占用额×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预期最低投资报酬率的计算参见第七章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5、标准工资率(元小时)=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时166、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标准成本=165标准工资率×工时用量标准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元小时)=标准制造费用总额标准总工时168、制造费用标准成本=167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用量标准成本差异基本公式:169、用量差异=(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常量下标准用量)×标准价格=(实际量-标准量)×标准价格――求量差就用实际量减标准量170、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常量下实际用量=(实际价-标准价)×实际量――求价差就用实际价减标准价直接材料成本差异:17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172、用量差异=(实际量-标准量)×标准价格173、价格差异=(实际价-标准价)×实际量直接人工成本差异:174、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标准成本=量差+价差175、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176、工资率差异(价差)=(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77、变动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变制造费用-标准变制造费用=量差+价差178、效率差异(量差)=(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率179、耗费差异(价差)=(实际分配率-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180、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固制造费用181、标准分配率=固制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时两差异法:182、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用-预算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183、能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三差异法:184、耗费差异同182185、产量差异=(预算下标准工时-实际下实际工时)×标准分配率186、效率差异=(实际下实际工时-实际下标准工时)×标准分配率第十二章偿债能力指标之短期偿债:187、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下限)=2(适当)188、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适当)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189、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指标大较好,但不能太大偿债能力指标之长期偿债:190、资产负债率=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60%(适当)191、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192、或有负债比率=或有负债余额所有者权益总额――指标小较好或有负债余额=已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对外担保+未决诉讼+其他或有负债193、已获利息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3(适当),至少>1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即财务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194、带息负债比率=(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应付利息)负债总额――指标小较好运营能力指标195、劳动效率=营业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运营能力指标之生产资料运营能力196、基本公式-某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某平均余额197、周转期(天数)=360周转率=某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198、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199、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0、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201、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成本202、流动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203、流动资产周转期=流动资产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4、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205、固定资产周转期=固定资产平均余额×360营业收入206、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额207、总资产周转期=平均资产额×360营业收入=202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208、不良资产比率=(资产减值准备+未提未摊潜亏+未处理损失)(资产总额+资产减值准备)获利能力指标:209、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210、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211、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12、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利润213、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214、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利息一般是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2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平均净资产是所有者权益年初年末平均数)216、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平均资本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年初年末平均数,资本公积指股本溢价217、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218、当期发行在外股数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股数+〔(当期发行股数×已发行时间-当期回购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获利能力之每股收益:219、每股收益=净利润普通股平均股数220、每股收益(两指标)=股东权益收益率×平均每股净资产221、每股收益(三指标)=总资产收益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222、每股收益(四指标)=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股东权益比率×平均每股净资产各指标理解股东权益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股东权益平均每股净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普通股平均股数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223、每股股利=普通股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224、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2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年末普通股股数发展能力指标:226、营业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227、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应>100%228、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应>0229、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230、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增长额上年利润总额231、技术投入比率=本年科技支出本年营业收入净额232、营业收入三年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三年前营业收入总额(开立方)-1233、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这权益三年前所有这权益(开立方)-1杜邦财务分析体系:234、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1 (1-资产负债率)
你不是我你懂我吗
管理会计相关公式和字母表示意思1、a(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2、b(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3、成本性态模型:y=a+bx4、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5、营业利润差额简算公式: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末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末存货量—完全成本法下单位期初存货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量6、利润计算基本公式:P=px-bx-a7、贡献边际相关公式:贡献边际总额Tcm= px-bx,单位贡献边际cm= p-b,贡献边际率cmR=cmp,变动成本率 bR=b p bR+cmR=18、保本点分析保本量x0=a cm= a (p-b) 保本额y0= a cmR= p x09、安全编辑相关公式:安全边际量MS量=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保本量 安全边际额MS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保本额 安全边际率MSR= MS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保本作业率 dR=保本量(额)实际或预计销售量(额) MSR+ dR=1利润=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10、保利点分析保利量x’=a+TP cm= a (p-b) 保利额y’= px’=a+TPcmR= a+TP (1 –br)11、综合贡献边际率(cmR’)=∑(cmRi�6�1Bi)Bi表示的是i种产品的销售比重12、经营杠杆系数(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 cm�6�1xp预测利润额 P2= P1×(1+产销量变动率×DOL)预测销售量 X2=X1×(1+利润变动率DOL)13、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单位贡献边际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14、差别损益法分析步骤:(1)差别收入 △R=RA-RB(2)差别成本 △C=CA-CB(3)差别损益 △P=PA-PB15、成本无差别点X0=(a1-a2)(b2-b1)16、项目计算期(n)=建设期+生产经营期=s+p17、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18、净现金流量 NCFt =CIt- COt简化公式:建设期NCFt =-It生产经营期NCFt=Pt+Dt+Mt+Ct+RtPt为第t年利润;Dt为第t年折旧额为;Mt第t年摊销额;Ct为第t年在财务费用中列支的利息费用;Rt为第t年回收额。19、复利现值系数(PF,i,n)=(1+i)-n20、复利终值系数(FP,i,n)=(1+i)n21、普通年金现值系数(PAA,i,n)=[1-(1+i)-n]i22、普通年金终值系数(FAA,i,n)=[(1+i)n -1]i23、净现值NPV,就是将各年现金净流量折合为现值NPV= NCF0×(PF,i,0)+ NCF1×(PF,i,1)+……+ NCFn×(PF,i,n)24、内部收益率 IRR,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计算步骤:1)逐步逼近法(逐步测试法)用利率i1进行测算,得到NPV1,如果NPV1>0,提高测算比率i2,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测算后得到NPV2,如果NPV2>0,继续提高比率测算,一直到两个利率相差不超过5%,且一个NPV>0,一个NPV<0,然后就可以运用内插法;反之,降低测算比率,进行测算NPV 2)内插法的运用 假设通过测算得到两个NPV,起对应为如下:i1 —— NPV1 ,i2 —— NPV2(符合条件△i<5%,NPV1>0,NPV2<0)IRR= i1+ NPV1(NPV1- NPV2)×(i1- i2)
拽到掉渣
在当今社会中,职场相互竞争残忍,没有一种技能,没有学历证书,就算你说破天也没用,虽说社会需要的不只是一张证件,更需要看你有多少的能力,能搞定多大的事情。但是证书证至少是块敲门砖,关键时候能防身。 新时代的会计人,应该具备哪些技能?有哪些值得考的证书呢?接下来让高顿财税学院Andy老师为你具体说说吧,为你推荐以下五种证书。还不知道自己是不适合学习ACCA,戳:学前评估一、ACCA全称:中文: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英文: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ACCA定义:ACCA成立于1904年,是目前世界上**及最有影响力的专业会计师组织之一,也是在运作上通向国际化及发展最快的会计师专业团体。目前已在世界上各主要国家都设立了分部、办事处及联络处。在170多个国家共设有300多个考点,拥有学生和会员超过二十五万人。ACCA课程全面、完善及先进兼备,现已被联合国采用作为全球会计课程的蓝本。ACCA发展史: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是当今世界上规模**、发展最快的全球性专业会计师组织,目前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2.6万多名学员和12.2万多名会员。ACCA的宗旨是为那些愿意在财会、金融和管理领域一展宏图的能人志士,在其职业生涯的全程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机会。ACCA在全球拥有近80个代表处和服务中心,通过这个网络,为40多万ACCA学员和会员的职业生涯全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ACCA在全球与50多家组织和机构建立了会计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以此为依托提供各类资格证书和一系列的服务,推广全球专业标准、促进会计行业发展、提升会计师在工作场所的价值。另外,ACCA与全球470多家注册的培训机构、近8500家ACCA认证雇主有着密切的合作。小编再送一个2019ACCA资料包,可以分享给小伙伴,自提,戳:ACCA资料【新手指南】+内部讲义+解析音频二、注册会计师证(CPA)注会证书不是万能的,但是有了注会证书,你却有不同的发展。注会证是会计里的高级别,证书考下来,你基本就可以靠证来赚钱了,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人一般都会被看成具有较好的财会基础和较大发展潜力的人才,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三、特许金融分析师(CFA)考试内容:伦理和职业道德标准、投资工具(含数量分析方法、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及公司金融)、资产估值(包括权益类证券产品、固定收益产品、金融衍生产品及其他类投资产品)、投资组合管理及投资业绩报告。全世界公认金融投资行业最高等级证书――CFA是国际“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凭此证书可应聘投行、证券公司、基金、外企、上市公司、银行金融机构、世界500强等企业工作,从事国际高级金融分析、投资与管理工作。四、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MA)考试内容:P1包含了财务报告、计划、业绩考核和控制等内容,主要讲述了外部财务报告决策(15%)(C级)、计划与预算和预测(30%)(C级)、业绩管理(20%)(C级)、成本管理(20%)(C级)、内部控制(15%)(C级)等5部分内容。P1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运营,提升内部竞争力和整体绩效:帮企业降低成本,提升利润,从而提高绩效。P2主要讲述的是财务决策,包含了.财务报表分析(25%)(C级)、公司财务(20%)(C级)、决策分析(20%)(C级)、风险管理(10%)(C级)、投资决策(15%)(C级)、职业道德(10%)(C级)等6部分内容。P2主要是针对企业在资本市场怎么样获得利润最大化,向外部要利润:公司理财(投资、融资、控股)、风险管理、决策分析。就是公司挣钱以后,怎么样把这些钱,再生钱。报名条件:1、持有教育部认可的三年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 2、持有教育部认可的学士学位证书 3、持有教育部认可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博士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 4、持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证的CPA、国家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认证的中高级会计职称证书、ACCA的全面合格会员符合CMA学士学位的教育要求 五、中国精算师中国精算师是评估经济活动未来财务风险的专家,一直以来,但凡是涉及经济的,都几乎与高薪挂钩。精算师是目前中国最稀缺的人才,物以稀为贵,各大企业对于精算师都是趋之若鹜,所以只要拿到了中国精算师证书,高薪的职业也是唾手可得。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你情人那么多
1、单利:I=P*i*n2、单利终值:F=P(1+i*n)3、单利现值:P=F(1+i*n)4、复利终值:F=P(1+i)^n 或:P(FP,i,n)5、复利现值:P=F(1+i)^n 或:F(PF,i,n)6、普通年金终值:F=A{(1+i)^n-1]i 或:A(FA,i,n)7、年偿债基金:A=F*i[(1+i)^n-1] 或:F(AF,i,n)8、普通年金现值:P=A{[1-(1+i)^-n]i} 或:A(PA,i,n)9、年资本回收额:A=P{i[1-(1+i)^-n]} 或:P(AP,i,n)10、即付年金的终值:F=A{(1+i)^(n+1)-1]i 或:A[(FA,i,n+1)-1]11、即付年金的现值:P=A{[1-(1+i)^-(n+1)]i+1} 或:A[(PA,i,n-1)+1]12、递延年金现值:第一种方法:P=A{[1-(1+i)^-n]i-[1-(1+i)^-s]i}或:A[(PA,i,n)-(PA,i,s)]第二种方法:P=A{[1-(1+i)^-(n-s)]i*[(1+i)^-s]}或:A[(PA,i,n-s)*(PF,i,s)]13、永续年金现值:P=Ai14、折现率:i=[(Fp)^1n]-1 (一次收付款项)i=AP(永续年金)普通年金折现率先计算年金现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再查有关的系数表求i,不能直接求得的通过内插法计算。15、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换算:i=(1+rm)^m-1式中:r为名义利率;m为年复利次数16、期望投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或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17、期望值:(P43)18、方差:(P44)19、标准方差:(P44)20、标准离差率:(P45)21、外界资金的需求量=变动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变动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百分比x销售的变动额-销售净利率x收益留存比率x预测期销售额22、外界资金的需求量的资金习性分析法:(P55)23、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PF,i1,n)+票面金额x i2(PA,i1,n)式中:i1为市场利率;i2为票面利率;n为债券期限如果是不计复利,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1+ i2 x n )x (PF,i1,n)24、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CD(1-CD)x 360N x 100%式中:CD为现金折扣的百分比;N为失去现金折扣延期付款天数,等于信用期与折扣期之差25、债券成本:Kb=I(1-T)B0(1-f)=B*i*(1-T)B0(1-f)式中:Kb为债券成本;I为债券每年支付的利息;T为所得税税率;B为债券面值;i为债券票面利率;B0为债券筹资额,按发行价格确定;f为债券筹资费率26、银行借款成本:Ki=I(1-T)L(1-f)=i*L*(1-T)L(1-f)或:Ki=i(1-T) (当f忽略不计时)式中:Ki为银行借款成本;I为银行借款年利息;L为银行借款筹资总额;T为所得税税率;i为银行借款利息率;f为银行借款筹资费率27、优先股成本:Kp=DP0(1-T)式中:Kp为优先股成本;D为优先股每年的股利;P0为发行优先股总额28、普通股成本:Ks=[D1V0(1-f)]+g式中:Ks为普通股成本;D1为第1年股的股利;V0为普通股发行价;g为年增长率29、留存收益成本:Ke=D1V0+g30、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w=ΣWj*Kj式中:Kw为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j为第j种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Kj为第j种资金的成本31、筹资总额分界点:BPi=TFiWi式中:BPi为筹资总额分界点;TFi为第i种筹资方式的成本分界点;Wi为目标资金结构中第i种筹资方式所占比例32、边际贡献:M=(p-b)x=m*x式中:M为边际贡献;p为销售单价;b为单位变动成本;m为单位边际贡献;x为产销量33、息税前利润:EBIT=(p-b)x-a=M-a34、经营杠杆:DOL=MEBIT=M(M-a)35、财务杠杆:DFL=EBIT(EBIT-I)36、复合杠杆:DCL=DOL*DFL=M[EBIT-I-d(1-T)]37: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公式:[(EBIT-I1)(1-T)-D1]N1=[(EBIT-I2)(1-T)-D2]N2当EBIT大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负债集资较为有利;当EBIT小于每股利润无差异点时,利用发行普通股集资较为有利38、经营期现金流量的计算:经营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利息+该年回收额39、非折现评价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额投资总额x100%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投产若干年每年相等的现金净流量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40、折现评价指标:净现值(NPV)=-原始投资额+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x年金现值系数净现值率(NPVR)=投资项目净现值原始投资现值x100%获利指数(PI)=1+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IRR(PA,IRR,n)=INCF 式中:I为原始投资额41、短期证券收益率:K=(S1-S0+P)S0*100%式中:K为短期证券收益率;S1为证券出售价格;S0为证券购买价格;P为证券投资报酬(股利或利息)42、长期债券收益率:V=I*(PA,i,n)+F*(PF,i,n)式中:V为债券的购买价格43、股票投资收益率:V=Σ(j=1~n)Di(1+i)^j+F(1+i)^n44、长期持有股票,股利稳定不变的股票估价模型:V=dK式中:V为股票内在价值;d为每年固定股利;K为投资人要求的收益率45、长期持有股票,股利固定增长的股票估价模型:V=d0(1+g)(K-g)=d1(K-g)式中:d0为上年股利;d1为第一年股利46、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收益:Rp=βp*(Km- Rf)式中: Rp为证券组合的风险收益率;βp为证券组合的β系数;Km为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即市场收益率;Rf为无风险收益率4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x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48、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持有机会成本+固定性转换成本49、最佳现金持有量:Q=(2TFK)^12式中:Q为最佳现金持有量;T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为有价证券利息率(固定成本)50、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TC)=(2TFK)^125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x资金成本率52、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x平均收账天数53、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x变动成本销售收入54、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当期必要现金支出总额-当期其它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总额)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55、存货相关总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存储成本=存货全年计划进货总量每次进货批量x每次进货费用+每次进货批量2 x 单位存货年存储成本56、经济进货批量:Q=(2ABC)^12式中:Q为经济进货批量;A为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B为平均每次进货费用;C为单位存货年度单位储存成本57、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TC)=(2ABC)^1258、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W=PQ2=P(AB2C)^1259、年度最佳进货批次:N=AQ=(AC2B)^1260、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Q=[(2ABC)(C+R)R]^12式中:S为缺货量;R为单位缺货成本61、缺货量:S=QC(C+R)62、存货本量利的平衡关系:利润=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储费x储存天数63、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日变动储存费率或:每日变动存储费=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每日利率+每日保管费用64、保本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每日变动存储费65、目标利润=投资额x投资利润率66、保利储存天数=(毛利-固定存储费-销售税金及附加-目标利润)每日变动存储费67、批进批出该商品实际获利额=每日变动储存费x(保本天数-实际储存天数)68、实际储存天数=保本储存天数-该批存货获利额每日变动存储费69、批进零售经销某批存货预计可获利或亏损额=该批存货的每日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实际零售完天数+1)2]=购进批量x购进单价x变动储存费率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购进批量x单位存货的变动存储费x[平均保本储存天数-(购进批量日均销量+1)2]70、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销售收入总额-该利润中心可控成本总额(或:变动成本总额)71、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成本总额=该利润中心边际贡献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72、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可控利润总额-该利润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73、公司利润总额=各利润中心可控利润总额之和-公司不可分摊的各种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74、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固定基期数值75、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76、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77、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78、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79、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8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8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82、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83、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84、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85、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x计算期天数周转额86、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x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87、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x360)主营业务成本88、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其中: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总额x360)主营业务收入总额89、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90、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91、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92、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93、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9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95、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96、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上交的财政收入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缴的各项税款。97、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它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98、销售(营业)增长率=本年销售(营业)增长额上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x100%99、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x100%100、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1、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x100%102、三年利润平均增长率=[(年末利润总额三年前年末利润总额)^13 - 1]x100%103、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