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5727
鬼猫稳情人
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知识点来掌握,14分左右的分值基本可以:
一、资金需要量预测,包括三个方法预测资金量
1.因素分析法: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直接套用公式代入数据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2.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基期敏感性资产-基期敏感性负债)×销售收入增长率-基期收入(1+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同样也是直接套用公式代入数据就能得出正确答案,只是销售百分比法运用更灵活。
3.资金习性预测法:采用“高低点法y=a+bx”求出不变资金(a)与变动资金(b),注意选择销量销售收入(x)的高点和低点,代入公式求解。
二、资本成本的计算
1.债务资本成本=利息(1-所得税税率)筹资额(1-手续费率),注意债券的利息是根据面值和票面利率确定的,而筹资净额是根据发行价格确定。
2.股票资本成本=第一期股利股价(1-手续费率)+股利增长率,如果是优先股资本成本公式中股利增长率为零,如果为留存收益,手续费率为零。
三、杠杆效应
1.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
2.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利息)
3.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四、资本结构
1.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EBIT-I)×(1-T)-优先股股利]÷普通股股数,写出两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令其相等,解出息税前利润,这个息税前利润就是每股收益相等(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当利润为此数时无论选哪个方案都行。接着算出题干中的目标利润,与无差别点相比,如果小于无差别点则选择股权筹资,如果大于无差别点则选择债务筹资。
2.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资本成本,选择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3.公司价值分析法:公司价值=股权市场价值+债务账面价值,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债务权重×税后利率+股权权重×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成本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妄潮我心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1章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财务管理》公式总结:第2章(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 =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 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30、本期收益率=年利息买入价
31、不超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间利息收入+买卖价差)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按360天年)
32、超过一年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到期额或卖出价买入价)(开持有期次方)
33、超过一年每年末付息=持有期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与债券估价公式一样,这里求的是i,用内插法)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