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向狙击
注会不需要会计证也可以报名。注册会计师简称CPA五月份报名,当年九月份考试。会计中最难考的考试五年内通过专业阶段的六门科目,会计,审计,成本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企业战略。方可报考高级阶段,一门综合,三年过完。高级阶阶段通过后可参加英语综评含金量较高。 报名需要专科以上学历,到当财政局会计处报名
牵强的笑
有了CPA证书以后好找工作情景也可以。因注册会计师证书被广大同胞冠名为,财会第一证——金字塔顶层证书,注册会计师持证人也被誉为高端财会人才。所以,在财会界,注册会计师薪资也是出了名的高!注册会计师一直都很“火”,不仅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非常高,更是因为注册会计师涵盖的知识量全,容纳了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这六科非常重要的知识。而这六科的知识量,几乎是涵盖了财经与金融相关的知识体系,深入且面广,被业界人士成为横跨财务与金融行业的通行证。换句话说,注册会计师中的会计科目,其隐含学习者的基础是需要 MPACC(会计学专硕),即会计学研究生的水平!所以,这也就难怪注册会计师薪资非常高了!四大招聘网站注册会计师工资30w+在面试大多数企业中高层领导岗位,都要求具有“注册会计师证书”。前程无忧,智联,猎聘网,中华英才网上检索年薪30W以上的财会与金融中高层职位,至少80%以上都标注CPA优先,或者直接要求CPA持证。主要分布在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税务经理,高级审计等;全球500强财务总监/经理,内部审计师,内部控制经理,风险经理,CFO;金融机构:基金经理,投资银行合伙人,基金/保硷经理人等。拥有了注册会计师证书,你可能这个月要拿双薪了?!很多企业都非常欢迎注会人才的加入,还有一些企业甚至直接发放现金奖励!那么很多职员都在网上吐槽说:拥有了注册会计师证书,你可能这个月要拿双薪了。其实,单从薪资方面来说,即便没有企业这些福利,注会持证人拿到的薪资也是基础财会人薪资的两倍以上。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鼓励大家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的福利:1.增加落户积分直接落户近几年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对注册会计师等人才需求量不断走高,为了留住高端财务人才,促进城市发展,北京、上海、广州以及天津等城市,对cpa持证人给予了增加落户积分或直接落户的福利,这为注会人子女就学或医疗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发放高额租房、购房或安置补贴住房一直都是大家生活中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来本地落户,很多城市出台了购房、高额租房以及安置补贴等方面的福利,甚至部分地区给予了100万元的补贴。例如:广东省给与生活补贴最高达100万元,并纳入人才安居房保障范围;天津市执业注会奖励3万元;海南租购房补贴108000元。
好梦如初
1、报两门
1)会计+审计
注册会计师在执业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会计和审计。但是这两门难度比较大,第一次报考且有很强毅力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搭配。
2)会计+税法
会计和税法的联系是很紧密的。最突出的联系有:会计中的负债会涉及到税法中关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税法主要是实地征税。
3)会计+经济法
首次报考注会的考生一般都会选择会计这门基础学科。
2、报三门
1)会计+审计+税法
这三科都是需要计算的。很多考注会的考生都吐槽会计和审计是这些考试科目中的两大拦路虎。
2)会计+审计+财管
这个搭配难度系数很高,适合有扎实的会计基础的考生。
3)审计+财管+战略
有会计基础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科目组合。
4)会计+税法+经济法
这个科目组合是难度系数最小的。注册会计师
cpa审计有哪些备考建议?
如果准备审计会让我们的考试更加顺利呢?下面是高顿小编给大家的几点建议:
1、首先第一点,建议你是已经学习过会计科目的,再来备考这门课的,毕竟这门课是学完会计的同学,第一次看的时候都很绝望的课程,审计很难,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打好会计的基础,才能让这门课学起来相对轻松一点。
2、大家一定要多做选择题,审计科目需要背的东西不多,更多的是在做题时要对这个知识点有印象,凭借理解和常识去作答,像应收账款函证,有很多规定,其实总的来说大概就是要保持整个函证过程的独立性、可靠性、真实性,从这个角度去看案例材料和选择题的选项,就比较容易做出答案。
3、教材很重要,不要长期在网课和做题中切换,一定要反复读教材,教材是最基础也是知识点最全面的地方。
应届大学生可以参加注会报名吗?
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2022年新规定已公布,应届毕业生是可以参加注会报名的。报考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学历信息,将由中注协统一提交“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认证,考生需要耐心等待认证结果。待认证通过后,考生可于规定时间内登录网报系统查询个人审核状态,审核通过后方可打印准考证,参与后续考试。
更多关于注册会计师(CPA)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红线轻牵
相当于考进全国钱50-100的大学了。
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不仅要在专业知识方面非常熟悉和理解,同时做题速度也是考验。也就是在有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题。这确实不太容易。纵观这几年的注会考试现场,每个考场缺考率都很高,有的教室安排几十人考试,也就来了10个。通过率自然也会比较低。
注册会计师考试难度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要求毕业生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才能报考,大部分考生除了应届毕业生以外,都是在工作的,工作的同时要备考难度这么高的考试,难度相对较大。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钻研,考题也在变化,想要通过有时是比较累。
注册会计师报名条件和要求如下:
一、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学历,或者具有会计或者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二、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综合阶段考试:
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已取得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简称财政部考委会)颁发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业阶段考试合格证并且在有效期内。
笑看过往
多数吐槽CPA很难很难的考生几乎都是报名未参加考试的,到考场未做完题目的,考试未充分准备的,借口没时间,工作忙,有其他事情等等。一、CPA本身难度因素可能有这些:1、科目多,书厚CPA考试分专业阶段六门考试,综合阶段一门考试。一共七门。如果你只看课本,是不用想过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辅导书。2017年的会计课本581页,税法495页,两科合计1076页。专业阶段六门的话,,3034页(审计更厚,但战略比较薄,以下所有的计算,只是大体计算而已)。实测会计+税法,书+辅导书厚度为8.5cm。六本书+六本辅导书厚度应该是25cm左右。知识点看起来比较快,但是一页的习题你做下来,还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你看书的速度按照8页每小时来说的话,看完这6门需要825个小时。学习过程中,你需要听课件,做习题。课件难点需要听2遍,一般是加速听。这些时间都可以折算到8页每小时中,但是你复习的时间,做考前的模拟题的时间,都没有计算。保守保守算上,你就需要1000+小时才能完成专业阶段。2、考试周期长一般出书是四月份,考试是十月份,中间你有六个月左右的复习准备时间。1000个小时的最保守估计,六个月内,每天不停,是学习5.6个小时。一年通过专业阶段的凤毛麟角。即使你学习时间很充足,咱们还是按照2年来通过专业阶段吧。因为还有综合阶段,所以,你最顺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这个证来。3、书本难啃,试卷就是为难你的书本的难啃程度属于偏难的。虽然都是些会计专家编的书,专家来编书,是因为专家搞学术搞的好,并不代表编书编的好,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地方。至于CPA考试的试卷呢,就更奇葩了。举个例子,2009年的会计关于每股收益的章节,一共10页。学习的时候,面授的老师说:这个大家自己看看就行了,最多也就是考个单选题。结果考了一个9分的计算题。纵观全书,难点章节是重点章节,不难的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厚的是重点章节,薄的也仍然是重点章节。总结一下就是:全书都是重点。出题人的宗旨就是:怎么难怎么考。二、其他辅助因素可能有这些:1、工作强度大,性价比不高连续六个月每天大约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你熬过了三年,拿到了这个证。有几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工作强度大,小所待遇低。大所工作强度更大。很多人去事务所,也是为了以后转职到企业去的。二是企业的会计。工作一年了,觉得知识是很有用的。但知识不是全能的。企业的岗位,需要专业知识+工作协调能力。如果说哪方面更重要,其实工作协调能力更加重要。你花三年的精力去考到了这个证,只是代表着你的知识过关了,并不代表你就能胜任财务主任或者什么样的岗位。听研究生的舍友讲过一个故事。他的一个学霸同学,本科期间考出了专业阶段CPA6门,然后毕业考去了银行,考完专业阶段了说自己这辈子再也不干会计了。2、毕业后才能考这里指的是专科毕业或者本科毕业才能考。研究生可以在上学期间考。这个规定大约是在2010年出台的,不过一开始执行并不严格,现在执行的很严格,在校生(非研究生)报不上名。这一政策,其实是一个“好的政策”。以上提过,你需要每天很多很多的时间才能够学习复习的。但是学生时间充足,没有烦心事,不用担心工作升迁,不用担心办公室勾心斗角,不用照顾家庭孩子。与在职人员完全不是一个起跑线。而且,在校生考出了CPA来,其实任何的实际业务能力都没有。也造成了持有CPA证的持证人群的业务能力的总体降低。这一规定,看似对想考CPA的在职人员的保护,其实更本质的是对CPA含金量的保护政策。在职人员才能考,这就决定了准备考试的时间一定会显得不足。按照一年三门的节奏准备的话,最保守估计得一天需要学习三个小时,连续学习六个月才能通过。在时间精力的保障下三年拿证是乐观估计,在职人员实际四五年太正常了。作为职业生涯规划,五年就算是中期规划了吧。职业规划,四五年,现在的经济形式,五年后什么情况真的很难讲。远不如那些半年能够考出来的资格证来的更加的及时。3、意识上的“难”有一位知友的公式“考试难度=知道这门考试的人数通过这门考试的人数”。解释的很棒。论考试难度,精算师比CPA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东西,去考这个东西呢。人群基数肯定特别少。但是会计从业人员呢?多如牛毛。CPA作为会计行业的顶级证书,只要是学会计的,或者做会计的,就知道这个证的存在,所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基数人群知道它很难。我自己就是屡次报名,很少参加考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