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8904
挽心
通过 待处理财产损溢 来核算吧借: 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被盗属于意外,不是日常经营,所以查明原因经领导批准后,冲减保险公司的赔款后 转入 “营业外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其它应收款 贷:固定资产(此处应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哈哈,打字打的太快,打错了,固定资产早就转了,确实应该是待处理财产损溢,三楼看得蛮仔细嘛)
是非
二楼说的对,应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核算,不过后来的分录有些问题。固定资产丢失,固定资产净值转入待处理: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如果收到保险公司赔款或责任人赔款:借:现金或银行存款或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最后结转损失:借:营业外支出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将待处理财产损溢余额转入营业外支出,而不是再贷固定资产。
孤鸣
1.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解答: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对外投资 解答:这种情况下一般是要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原则处理的。若是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长期股权投资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若是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长期股权投资贷: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对外捐赠的分录 解答: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营业外支出贷: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接受方的账务处理: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营业外收入借:固定资产贷:营业外收入4.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分配股利 解答:都是视同销售处理。借:应付股利贷:主营业务收入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职工集体福利 解答: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库存商品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将外购货物和自产货物用于职工个人福利或个人消费 解答:借:应付职工薪酬贷:原材料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借:应付职工薪酬贷:主营业务收入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醉忘归路
【导读】视同销售的情况就是本来不是销售行为,但是需要当做销售行为来处理,这些行为是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在进行会计账务处理的时候,需要确认收入结转成本,那么会计业务处理中,视同销售的情况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
2、销售代销货物;
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至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
4、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应付职工薪酬处,"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
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对于自产产品的视同销售是否作为主营业务收入核算,需注意以下政策:
企业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管理部门、非生产性机构、捐赠、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奖励等方面,是一种内部结转关系,不存在销售行为,不符合销售成立的标志。
企业不会由于将自己生产的产品用于在建工程等而增加现金流量,也不会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因此,会计上不作销售处理,而按成本转账。企业按规定计算缴纳的各种税费,也构成由于使用该自产产品而发生支出的一部分,应按用途计入相关的科目。
以上就是会计业务处理中视同销售的八种情况,是增值税中确认的,在增值税条例中有明确的规定,希望大家能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这也是税务师考试中,对于增值税考察的一项内容,需要大家重点关注。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