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3997
我还记得你喜欢的一切
MPACC初试考管理类联考综合和英语二管理类联考200分 75初高中数学 60逻辑 65中文写作英语二完型10 阅读40 新题型10 英译汉15 小作文10 大作文15MPACC的国家线不高,难就难在各个学校复试线不一样,挺高的,而且几乎不存在调剂,所以报考的学校一定要好好选
初中生的思想都黄色化了
有一定的差别。会计基础是会计专业最基础的课程,都是最基本的原理性内容。初级会计要比会计基础难一些,会涉及更多的实务 补充:我不知道你具体要做什么。如果是要考会计类的证书的话,两个都必须学,会计基础是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类似于初级会计学)是会计初级职称的考试科目,而又必须先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才可以考会计职称;如果是上大学的话,这两门课程也是学校的必修专业课;而如果自学的话,则可以有所取舍,但是最好循序渐进,以防止难以理解初级会计的内容
微笑感染黑暗的街头
学会计要先了解以下几点:
1、首先要知道会计工作与单位性质密切相关。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不一样的,各个行业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所以你首先要定下来准备从事哪个行业的会计工作;
2、会计核算就是如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内容,这样,那就可以从了解该行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入手,了解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3、把你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单位的经济活动实际情况,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紧密结合起来;
4、虚心向有实践经验的老会计学习,不懂就问。当然问那些你发现工作实际与理论不尽相同的地方、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提问题要一个一个地提,千万不能急于求成;
5、会计业务方面,将会计原理联系工作实际,明白会计账户、会计科目和借贷关系等基础知识;学习《会计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一般核算方法;根据你单位的实际情况,学习好相关会计制度和财务准则;
学会计先从哪里入手?必然是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会计电算化。特别是会计电算化,更加注重实操,这对于以后在从事会计工作的时候特别重要,没有人会让你在工作中背诵理论知识,但是操作技能无时无刻不在考验你。
1、熟悉会计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本课程要求在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开出后进行。学生进入本课程学习前已经了解了会计原理及实务、计算机软件操作及硬件使用等相关知识并具备了文字录入的基本技能。如果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还有欠缺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本课程的学习。
2、细心比较电算化和传统手工处理业务的异同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有很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分析和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的优越性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3、一个人学习、复习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与别人沟通交流就不同了,当你遇到问题时你可以去问一下别人,也可以听听别人对同一个知识点的不同的理解,加快你的学习进度。而且每天在腾讯课堂都有会计知识点讲解,不是真心想学习的就不要来了。
4、充分利用上机练习提高操作技能会计电算化是一门操作性强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一门课程所以科学合理的安排理论学习和上机实验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完成每一个功能模块的操作练习而且尽量做到反复进行练习以便达到不但会用而且熟练地效果。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我知道你是梦不是命
复试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政治,开卷,100分,这个就不说了,考不好,你杯具我就木有办法了2,专业课笔试,100分,闭卷。内容为初级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参考教材:《初级会计学》第五版,朱小平、徐泓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60分;《管理会计学》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贵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0分),本科要是学财管和会计的,考前看看压力不大3.综合能力面试,150分(其中英语听力、口语测试50分)。,给你一篇英语文章,提前给你几分钟看一看,第一遍是读出来,然后翻译好了,复试大概就是这些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她的矫情我的真心怎能比
另两所学校不太清楚,人大用的是:1、财政学:陈共的《财政学》第四版,人大出版社2、会计用的有两类:一个是非会计专业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西编《企业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版会计专业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编的系列教材,包括《初级会计学》,《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等等。或者直接用当年注会教材。不知道你的用途,如果不需要了解太深的话《企业会计学》就足够了
我的眼里流的消毒水
对外经贸大学MPACC首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和社会对我校会计硕士学生的认可程度。实际参加就业人数50人,由于部分同学的最终去向未定以及信息搜集不完全的原因,暂时只了解到将近90%同学的就业去向。银行总行(8人):工行总行、建行总行、华夏总行、广发总行、进出口总行、河北银行总行、建总成都业务处理中心银行分行(6人):建行(北京、江西分行)、交行北分、国开安徽、工行青海、人民银行某市级中心支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人):中原信托(业务岗)、君联资本、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等。四大:审计+税务(共8人) 安永咨询1人央企+国企(共14人):五矿集团、中航财务公司、中国邮政集团、长城工业集团、中移动终端、中海油(分公司)等单位。外企、事业单位(共4人):英特尔、人民出版社、研究院等单位。公务员:税务、公安系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对外经贸大学”、“贸大”,英文简称“UIBE”,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从1954年至1960年,我校是新中国唯一被批准从事国际贸易教育的高等学府。198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当时主管其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得名。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学校同时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跻身5所“教育部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高校、15所全国重点外语类高校,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首所中国成员高校。截止2013年,学校有在校学生1.6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000余人,研究生4500余人,来华留学生2300余人,为中国大陆地区留学生比例最高的高等院校。
放不开左手的承诺得不到右手的幸福
对外经贸大学MPAcc项目目前只招收全日制MPAcc项目,在职MPAcc项目是不招收的;对外经贸大学的MPAcc项目的全日制费用是5万元,’对外经贸大学的全日制MPAcc项目的复试分数线是:23910050,对于报考对外经贸大学全日制MPAcc项目的笔试考试内容要认真研究一下哈:笔试部分,也就是联考,主要考的内容是:综合能力试卷:上午8:30-11:30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200分,试卷是由数学、逻辑和写作构成,其中数学75分,逻辑60分,写作65分。数学和逻辑主要是考选择题,数学是25道选择题,逻辑是30道选择题,数学不考高等数学等其中具体分布是:数学 就是初等数学,比如初数,排列组合概率,几何等。但大多考MPAcc的都是全日制的毕业生 ,大家基础都还可以,所以数学模考能拉开分数差距不多。在数学考试内容中,考的最多的是初数,其次是概率题,几何一般出两道大题,一道容易的,一道难的。数学掌握题型考点之后,一定要多做真题,大量地练习巩固。逻 辑 就逻辑而言,它考的是形式逻辑,要特备注重它的语言结构和语法结构。如果没有弄清楚,在逻辑上,你会比较吃力。逻辑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语感和对题型的了解。如果发现自己搞不定,建议你可以报个都学课堂,这些知识和陷阱,老师会给你详细总结,备考时间有限,尽量做到最好。写 作 600字要求的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700字要求的论说文35分。写作一定要注意,多积累一些素材与模板,并且要强化自己的练笔能力,多写,多抄,否则最后的考试就是很凌乱。英语(二):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00分,英语题型难度介于四、六级之间,求掌握大纲词汇词汇量在4500~5500个单词左右,核心词汇3500个左右。或者更浓缩的核心词汇在2400个左右英语二虽说是介于四、六级之间,不考听力,所以难度相对来说比六级简单点,但是相对来说英语考比较灵活,得熟练掌握相应的 技巧。建议广大备考2023年MPAcc的考生务必现在开始就要迅速进入英语的备考状态,开始从英语的核心单词记忆开始,为英语备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伴羁友
根据下面分数线看的话,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相对容易一些。
云南师范大学复试科目:①政治理论②会计财务综合(《会计财务综合》含《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各占50%),加试科目:管理学
云南民族大学复试科目: 1.思想政治理论 2.会计学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1.会计学原理 2.财务管理
复试参考及加试参考书目:
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六版。
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学》,戴德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七版。
会计学:1.《初级会计学》,朱小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七版。 2.《财务会计学》,戴德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第七版。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