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初级会计公式汇总

借杯烈酒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9439

首页> 会计职称> 增值税初级会计公式汇总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方水北方诗

已采纳

1、是租金还是押金?如果是租金,则直接按10万的含税价计算税额,因你只能收到10万,并不能再收取税款而售价100万元不含税的货物,你最后收到的款项是117万元。所以租金的增值税是101.17*0.17=1.45万元本题加上货物的增值税额则为18.45万元,答案是对的。 2、如果是押金,一般情况下是不计算增值税款的,只有逾期未退回的押金按其他业务收入计算增值税。对于酒类产品的包装物押金则直接计征增值税哪些酒类产品,多久是逾期,押金是含税还是不含税,这个都有明确规定一、《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征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55号):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包括纳税人自己或代其他部门)向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和逾期包装物押金,应视为含税收入,在征税时换算成不含税收入并入销售额计征增值税。 上面如果是租金,也可按此条视做100万之外的费用(价外费用),应视为含税收入,所以不能在此做为租赁业务计征营业税,也不能按不含税收入直接乘税率计算增值税 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5]192号)关于酒类产品包装物的征税问题:从1995年6月1日起,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而收取的包装物押金,无论是否返还以及会计上如何核算,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增值税问题解答(之一)》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288号):包装物押金征税规定中“逾期”以1年为期限,对收取1年以上的押金,无论是否退还均并入销售额征税。个别包装物周转使用期限较长的,报经税务征收机关确定后,可适当放宽逾期期限。

152评论

冷山

(1)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公式为(销项税-进项税)×10%1.商贸型销售税金:销售额除以1.03*0.03之后的金额是附加分别城建税是应交增值税额*7%;教育费附加是应交增值税额*3%;地方教育费附加是应交增值税额*1%(2)服务型:销售额直接*5%,附加同上(3)一般纳税人销售税金:《销项税-进项税》*17%之后的金额是附加同上。

100评论

还爱

一、计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项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13%、17%)进项税额=所购货物或应税劳务的买价×税率(13%、17%)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销项税额=117001.17*0.17=1700元进项税额=93601.17*0.17=1360元本月应纳增值税=1700-1360=340元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应纳税额=销售额(不含税)×税率(4%、6%)例:当月出售产品11700元,购进商品9360元,均为票面金额即含税价,税率为17%,计算应交增值税如下:当月应纳增值税=117001.06*0.06=662.26元二、关税1.从价税率计算方法。从价税是按进出口货物的价格为标准计征关税。这里的价格不是指成交价格,而是指进出口商品的完税价格。因此,按从价税计算关税,首先要确定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出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2.从量税的商品计算方法。从量税是依据商品的数量、重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来征收关税的。它的特点是不因商品价格的涨落而改变税额,计算比较简单。从量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3.复合税的计算方法。复合税亦称混合税。它是对进口商品既征从量税又征从价税的一种办法。一般以从量为主,再加征从价税。混合税额的计算公式如下: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单位完税价格×适用税率4.滑准税的计算方法。滑准税是指关税的税率随着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的一种税率形式,即价格越高,税率越低,税率为比例税率。因此,实行滑准税率,进口商品应纳关税税额的计算方法,与从价税的计算方法相同。其计算公式如下:应纳关税税额=T1、2×P×汇率5.特别关税的计算方法特别关税的计算公式如下:特别关税=关税完税价格×特别关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消费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1-进口环节消费税税率)进口环节增值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进口环节增值税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完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特别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关税的计算比较复杂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如有问题可以再提出。

34评论

独挑春秋

我举个例子:如果销售不含税额是100元,则对应的税额时17元。合计:100+17=117元此时117元是含税金额。增值税的计算是:不含税额100元*税率17%=17元如你要按总金额算则:117元(1+17%)*17%=17元都不会变的。不存在“ 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数字×(1+17%)”

172评论

叹息声

销项税金=销售收入(不含税)*税率=销售收入(含税)(1+税率)*税率进项税金=购货成本(不含税)*税率=购货成本(含税)(1+税率)*税率你应该明白,增值税是价外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金-进项税金-----这里就不写留抵税金和转出税金之类的了希望能帮助到你!

139评论

陈潮

中国的销售,习惯性讲含税价。。你去买东西,一个手机1000块钱,你不会考虑税多少,货物本身多少钱。实际上它是包含17%的增值税还有其他很多税。。。因此在题目和实际中,将货物的价格分为两种,1、含税价。2、不含税价。(至论增值税)。仅就增值税论,17%的税率。增值税=不含税价*17%含税价=增值税+不含税价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增值税=含税价(1+17%)*17%含税价=不含税价*(1+17%)不含税价=含税价(1+17%)这几条公式用数学方式,来回变换。不用考虑什么进货价乱七八糟的,正规的考试不会出现这种词,他会让你明白这个数是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一般会标明是否含税)。现实中就更好办了,一张表,你可以直接写上含税或者不含税。你在买东西时,买100块钱(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支付117元。其中17元是进项税(买东西时产生的)你在卖东西是,卖200元(不含税)的货物,实际上要收取的金额是234元。其中34元是销项税(卖东西时产生的)建议这种专业的东西,只是了解可以看看百度百科,如果要深究,根据需要的深度可以考虑看会计类书籍《初级经济法基础》《会计》增值税相关章节《税法》增值税相关章节。

94评论

一半一半

增值税是价外税。就是说,是以不含税价格为记账基础的。不含税价格*17%=应交增值税不含税价格*(1+17%)=价税合计含税价格)现实中,产品报价往往是含税报价,所以应交增值税额=含税价*17%(1+17%)=含税价*14.53%这下子明白了吧?

1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