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5
浏览数
14589
夏天不能没有西瓜
做审计底稿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编制审计底稿的规范性有以下几点要求:
一、必要性规定。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第15条)。“《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同时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进行记录,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第19条)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是对CPA执行审计业务的强制性规定。没有审计工作底稿的审计报告无疑是一份地道的虚假报告。
二、技术性规定。
《独立审计准则第6号—审计工作底稿》第五条对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性规定,即“内容完整、格式规范、标识一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三、适当性规定。
规范的审计工作底稿并不是各种书面文字的简单堆砌,应当体现已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审计工作底稿种类繁多,且有不同的来源和编制人,为保证审计工作底稿的适当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审计工作底稿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复核”(第21条),同时,对于由业务助理人员编制的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应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
幸福爱人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1)公司简介,阐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及重大 会计政策的变更情况等;
(2)审计概况,主要阐述 审计过程,包括: 审计计划的执行情况, 审计的总体评价,审计前后主要 财务指标及应引起 部门经理和主任会计师注意的重大事项;
(3)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和建议的重要调整事项;
(4) 审计结论,说明拟出具的 审计报告的意见类型及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的评价与建议。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此女子不懂爱
综合类工作底稿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计划阶段和审计报告阶段,为规划、控制和总结整个审计工作并发表审计意见所形成的审计工作底稿。它主要包括:审计业务约定书、审计计划、审计总结、未审会计报表、试算平衡表、审计差异调整汇总表、审计报告、管理建议书、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声明书以及注册会计师对整个审计工作进行组织管理的所有记录和资料。(一)综合类工作底稿在整个工作底稿中的地位如果要对一本审计底稿进行审计、复核的话,入手之处肯定为“综合类工作底稿”,综合类工作底稿集中体现审计工作执行情况、执行结果,是所有审计工作底稿的灵魂、精髓。(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综合类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进程阶段可以分为预备调查阶段等五个阶段,具体如下:综合审计程序汇总 预备调查阶段 业务风险和环境控制的 审计计划阶段 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 审计实施阶段 试算平衡表、审计调整分录 总结及审计报告阶段 审计工作小结、实务介绍——综合类底稿综合类工作底稿按其编制特点、编制人员等区分,可以分为:客户承诺、声明类工作底稿调查了解类工作底稿综合类审计 工作底稿特殊、重大会计事项审计类审计情况总结类工作底稿二、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 综合类工作底稿的特点及其重要性为:(一)综合类工作底稿贯穿整个审计过程,脉络清晰,条理分明;(二)客户承诺书、客户声明书类的工作底稿划清审计与会计的责任,明确客户(包括会计人员)的责任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对客户的行为起到威慑及约束的作用,保证审计基础的真实性;(三)调查了解类的工作底稿,让注册会计师能够迅速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控制环境、关联交易等会计经营活动,从而帮助注册会计师能够及时、有效地执行审计业务;(四)分析复核类、特殊、重大会计事项审计类工作底稿单独归类,既能够提醒注册会计师必须重点关注此类会计事项,按照审计程序指引进行审计,又能够让查看审计工作底稿的人快速了解公司的重大事项;分析复核类工作底稿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实务介绍——综合类底稿(五)审计情况总结类工作底稿,既是注册会计师对审计情况的归纳汇总,又能够帮助审计工作底稿阅读者比较迅速的了解公司最终审计调整及审定报表情况;(六)内部流转类工作底稿,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计划、小结以及出具最终审计报告,该部分工作底稿流转于事务所内部,进行三级复核,是保障审计质量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之一,保障审计工作开展的顺利、严密。三、综合类工作底稿的分类介绍(一)所有审计程序完成情况的综合类工作底稿综合审计程序(索引号Z1)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该工作底稿按照审计执行阶段分段记录审计工作的具体完成情况,详细记录具体每一审计步骤是否完成以及完成的底稿索引。该底稿系注册会计师在完成所有审计程序之后,最终完成的工作底稿;该底稿集中概括记录了所有审计程序的执行情况。 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1)回答审计步骤“适用与否”要明确、清晰,必要时候可以用简短语言表达该审计步骤的适合情况,记录相应的工作底稿索引要清晰、完整。(2)该底稿编制时间是在完成所有审计工作底稿之后,是最终完成的审计工作底稿。但是需要在审计开始之前、审计过程之中不断阅读各阶段的审计步骤指引,可以帮助、提醒、敦促审计人员按照审计规范步骤进行操作。(二)预备调查阶段综合类工作底稿1、业务风险和环境控制的调查问卷(索引号Z2)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该调查问卷主要询问有关业务风险和控制环境各种情况的各种问题,主要是通过问卷形式的调查达到了解目标客户的审计目的、经营环境、经营活动、公司治理及控制环境、财务状况、管理当局诚信度以及内控情况等。一般情况下,项目经理应在接受业务委托前填写本调查表,经主任(副主任)复核。主任(副主任)据此及其他有关考虑确定是否接受业务委托。(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①实际工作中,是否接受业务委托要等到签订业务约定书时才能最后确定,因此本调查表的填写应以截止最近日期所获取的资料及了解的信息为依据。②项目经理在对本调查表所列的调查问题进行回答后,应对客户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概略性评价。③若接受委托后,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发现原对问卷所作回答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情况,项目经理应及时修正对客户的概略性评价并报告主任(副主任)。实务介绍——综合类底稿④若有迹象表明管理当局的诚信度值得关注或可能存在财务欺诈,项目经理和主任(副主任)都应引起高度注意,并对管理当局言论的可信度特别加以考虑,必要时,应追加延伸性审计程序,以控制风险。⑤项目经理在完成调查问卷进行总体评价时,对回答“是”所涉及的重大情况应以书面作出详细记录。⑥编制该底稿时候,可以不仅仅局限于事务所的底稿内容与形式,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设计点专项问题,以达到有针对性地了解公司情况的目的。⑦回答问题可以简单明了、结论清楚,必要时候可以用简短的语言表述一下简单情况及理由。 2、业务登记表(索引号Z3)、审计业务约定书(索引号Z4)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业务登记表、审计业务约定书均是在决定接受审计业务之后填写的工作底稿,其中业务登记表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批流转以及审计业务信息统计;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委托方、被委托方双方之间的一个合同,用于约束双方的法律行为,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明确审计时间、范围及审计费用等。(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①审计业务约定书上确认的审计报告时间具有法律约束力,所以在签订时候要充分估计一切意外可能性。②审计业务约定书对审计范围、审计内容要表述清楚,避免事务所的审计范围在具体实施审计过程中无限制扩大。③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审计收费约定要注明是否包括差旅费、通讯费以及调查取证费用等以及费用的支付方式,建议对新接客户保持最低50%的首付款。④业务登记表按照事务所流转程序规定一式几份,其中的资产总额等财务数据填列的系调整前未审报表数据。⑤长期档案类中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概况表”可以作为业务登记表的附件用于内部流转审批(三)审计计划阶段综合类工作底稿1、总体审计计划-当年重要会计政策变动记录(索引号Z6-1)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该底稿记录审计期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动情况,记录具体变动原因、变动审批程序以及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影响程度。 (2)编制该底稿时候需要注意事项:了解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是否变更、如何变更,有利于分析公司是否存在欺诈可能性,也有利于审计时候有针对性对变更情况进行追踪查验。 2、总体审计计划-审计范围及审计策略(索引号Z6-2) (1)底稿主要内容、编制目的介绍:审计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候专用底稿。进行合并报表审计时候确定“重点审计、一般审计、审阅审计以及利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 ”的公司名称,确定预审、决算审计的审计步骤,并进行人员分工以及时间安排。
闺蜜另一个情人
(一)审计工作底稿要素(二)审计工作底稿要素举例(控制测试的审计抽样)(三)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四)审计过程记录(五)审计结论(六)审计标识及其说明(七)索引号及编号(八)编制人员和复核人员及执行日期【所属章节】: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六章审计工作底稿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的内容。【知识点】:审计工作底稿的要素(一)审计工作底稿要素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分别是:1.审计工作底稿的标题;2.审计过程记录(P112展开);3.审计结论(P113展开);4.审计标识及其说明(P114展开);5.索引号及编号(P114展开);6.编制者姓名及编制日期(P115展开);7.复核者姓名及复核日期(P115展开);8.其他应说明事项。(二)审计工作底稿要素举例(控制测试的审计抽样)【解读】以下索引号CGL-3的审计工作底稿是以控制测试审计抽样为例,说明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同时可以理解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控制测试审计抽样的基本测试流程。熟悉审计工作实务中的典型审计工作底稿,可以使大家“零距离亲近”审计考题,缩短从教材到考题的“距离感”。
优质会计职称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