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香樟与夏花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922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准则的国际化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破镜重圆重归于好

已采纳

会计的国家化:在一国特定的生产力水平、经济体制、社会制度、文化等与会计紧密的联系下,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表现出一定的、明显的国家特色,可以称之为会计的国家化。 会计的国际化:是通过有关国际组织的国际协调,达到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实现各国会计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会计的国家化与会计国际化是会计发展同时并存的两个不同重要特征,也是会计的科学化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 PS:由于会计体系要服从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和权益的基本要求,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决定了不同的会计模式;不同的法律造就了不同的会计体制。而另一个方面,随着国际投融资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会计国际化成为一种不可变更的趋势。因此,在坚持不脱离本国国情情况下,会计的国际化要求在与我有利的前提下,达到扫除本国财务会计信息对国际资本顺利流动的障碍、尽量缩小差异、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尽可能的向国际公认会计标准看齐。

143评论

我贱人娇情她百般温柔

会计准则国际化实质是各国利益之争这种观点值得探讨,它实质是各国在经济合作需要的背景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会计理论、技术、制度、实务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过于强调会计准则国际化中各国利益冲突的一面将使得我们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本质,从而可能导致我们在对待会计国际化的经济后果、国际会计准则委员的重组、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等问题上形成错误的认识,进而使得我国在会计国际化的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上陷入被动。

91评论

有种放学别跑

(1)了解借鉴阶段 借鉴的前提是了解,借鉴必须建立在切实吃透、弄懂国外会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才能博采众长。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系统学习,深入了解国外会计的丰富内涵,吸取其精华,借鉴其合理内核。由于会计协调在这个阶段大都是自发进行的,因此自发性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学习借鉴国外会计中先进的合理的成分则是该阶段的工作重点。在了解借鉴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与国际性或地区性的职业组织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协调活动,和了解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会计经验。 ②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有条件的高等院校乃至政府会计主管机构,应该设立专门的外国会计、国际会计的机构,以搜集、整理和研究国外先进的会计信息资料,取其精华,为我所用。 ③在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时,应充分借鉴国际会计组织的经验和,使我国新出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保持一致,避免出现“走回头路”、“朝令夕改”的现象。 ④加强会计协调的超前性与务实性研究。超前性要求会计研究具有预见性,研究国内已经存在但不普遍、甚至还未出现的会计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研究国际上已经出现的会计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其在中国运用的可能性。务实性要求会计研究“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使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能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⑤深化改革会计,培养国际会计人才。在会计教育过程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国际性教育,如开设西方会计、国际会计、国际贸易、国际、国际税收、经贸外语、会计电算化等课程,提高会计人员处理国际会计业务的水平。 (2)协调阶段,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尚有一定的距离。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会计的商业语言作用去沟通、发现、寻求与各国会计的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通过协商调整我国会计准则中的某些内容,以使其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基本一致,为第三个阶段的规范统一打下基础。 在协调阶段,应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措施: ①加强国际性的会计双向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我国通过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积极地、辩证地学习和吸纳西方各国会计理论与及国际会计准则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国际讲坛向国外介绍中国会计,使国际会计职业组织的决议中包含适应中国情况的内容,实现双向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又便于我国对外投资。 ②针对我国会计准则中与国际会计准则中不一致的内容,与主要会计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职业组织共同协商解决,实现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③建立健全政府或民间会计协调组织机构,具体领导和负责我国会计协调活动,以它们的强制性或权威性来引导会计协调活动走向新的阶段,取得更大的成就。 ④加快我国审计的国际化进程,保证我国财务报告鉴证的广泛适用性。

98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