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结转损益后就结束

身凉
  •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5811

首页> 会计职称> 会计结转损益后就结束

8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不悲不喜有你无忧无虑有我

已采纳

都行,但是你先记账之后,再结转损益的话,那你损益结转的那张凭证还要 再记一次账。。。如果你先结转损益的话,那你就要把包含未记账凭证勾选

41评论

随风飞舞的发丝随波逐流的心房

结账是最后一部了,结完账就什么都做不了了。要先把结转损益之前的凭证审核,记账(用友通T3系列的可以不用记账),然后做期末损益结转,注意结转的时候日期不要填错了,再把结转之后的凭证审核,记账,最后就可以结账了。

8评论

别再浮夸

月度只需要结转损益,就是把收入费用结转到本年利润。年度结账的时候才需要结转本年利润,把本年利润转入未分配利润。

会计要素是指会计对象是由哪些部分所构成的,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也是指对会计对象按经济性质所作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是构成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主要因素,也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要素。

会计要素的划分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学分类。会计对象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错中复杂的,为了科学、系统地对其进行反映和监督,必须对他们进行分类,然后按类设置账户并记录账簿。划分会计要素正是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没有这种分类,就没法登记账簿,也就不能实现会计的反映职能了。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对会计对象进行分类,必须确定分类标志,而这些标志本身就是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不将会计对象划分为会计要素就无法设置账户,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

173评论

立持如意

结转损益是指将本期发生的所有的收入、成本费用、利得和损失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这个科目去;而期末结账是指,将本期所有有发生额的科目结出余额,然后扎帐,出报表。从而进入下一个会计期间。结账后,就不能在进入已经结账的期间做会计处理。

167评论

我要回幼稚园当学霸

只是每月进行结转损益,12月份就是最后一个月的,也就是全年最后一次,结转损益没有年度结转。利润分配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只是在年末分配一次,平时各月均不需要提取公益金公益金。

144评论

我在身边别慌我在心里别急

先结转损益再结账。

结转损益是指在期末,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将全部结转到“本年利润”中,结转后,损益科目余额为零的过程。

结转的目的有四个:

一、是为了结出本会计科目的余额;

二、是为了计算本报告期的成本;

三、是为了计算当期的损益和利润的实现情况;

四、是为了保持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一定要把本会计年度末的余额转到下个会计年度。

结转当期损益分录:

1、结转损益(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2、结转损益(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营业外支出

贷:管理费用

贷:销售费用

贷:财务费用

做账流程:

1、根据出纳转过来的各种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编制记账凭证。

2、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3、月末作计提、摊销、结转记账凭证,对所有记账凭证进行汇总,编制记账凭证汇总表,根据记账凭证汇总表登记总账。

4、结账、对账。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5、编制会计报表,做到数字准确、内容完整,并进行分析说明。

6、将记账凭证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百度百科-结转损益

百度百科-会计账务处理

97评论

以他之姓冠我之名

会计工作要遵守国家的会计准则,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每个月月底,会计人员都要结转损益,并完成结账工作,只有把这个月的账结完之后,才能开始进行下一个月的记账处理工作。

53评论

好想好想和你在一起

不管是小规模纳税人、还是一般纳税人,每月都必须结账。小规模纳税人是季报,一般纳税人是月报。

63评论

相关问答

    向你推荐

      热门问题